七子园里话建安

且行且吟

<p class="ql-block">郭贵昌</p> <p class="ql-block">  在临漳县城南,有一处风光旖旎的公园,园内宝塔高耸,拱桥卧波,漫道逶迤,名卉婆娑,波光粼粼,游人如织。这就是七子园。</p> <p class="ql-block">  临漳作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和建安七子文学创作活动的发起地。在河北省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中,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了这座园林式的主题公园,对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纪念对中国文学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先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要为这项民心工程的决策者和建设者点个大赞。</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临漳人,我们经常在七子园里休闲健身,娱乐观光,但多数人对建安文学和建安七子并不了解,对树立在路边湖畔的七子塑像熟视无睹,对雕刻在拱桥护栏和人物背屏上的美文诗作更是语焉不详。所以有必要对建安文学和建安七子的相关情况做个普及,不求精通,但求了解,这样才能自豪地称咱是临漳人,建安七子的老乡。</p><p class="ql-block">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的文学史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有一个标志性文体。大体上是先秦散文,两汉骈赋,唐诗宋词,元代杂剧,明清小说。</p><p class="ql-block"> “建安文学”以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命名,中国文学发展到这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在曹操的统治中心邺城,这些建安文人的文学创作,在对汉代乐府诗学习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五言诗已经成熟,七言诗也已开端。这些作品具有遒劲刚健,慷慨悲凉,直面离乱,直抒胸臆的特点,史称“建安风骨”,为后代的诗歌创作树立了典范。唐代大诗人李白称赞“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可以说没有建安文学的发展,就没有唐诗宋词的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除曹氏父子外,最著名的就是王粲、孔融、陈琳、阮瑀、徐干、应玚、刘祯,史称“建安七子”。这七人中,除孔融以外,其它六人与曹氏父子关系密切,在邺城期间,他们与曹氏“行则同舆,止则同席”,登台游园,形影不离。他们在文风上追随曹氏父子,又各有千秋,分别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p><p class="ql-block"> 关于建安七子的情况,本文不想一一赘述,只想选取他们当中较为突出的三位,分别谈谈他们的履历生平、创作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历史上他们身上发生的精彩故事。</p> <p class="ql-block"> 建安七子之冠一一王粲</p><p class="ql-block"> 王粲,字仲宣,东汉末年文学家,山东微山人,王粲善于写文章,诗赋成就居建安七子之冠,他与曹操之子曹植并称“曹王”。王粲出身名门望族,祖辈世居高官。</p><p class="ql-block"> 王粲少有才名,记忆力超群,有过目不忘之能。相传还是一名围棋高手,打翻的棋局,他凭记忆复盘竟可不错一目。王粲的才学深得当时的大学者,也就是蔡文姬之父蔡邕的赏识,蔡邕把家中的藏书数车约六千册悉数赠送给了王粲。王粲早年怀才不遇,辗转求仕,先投荆州刘表,后来归附曹操,并成为曹氏父子的心腹。王粲与三曹在邺城过从甚密,经常随待左右,不时有诗赋来往应和。</p><p class="ql-block"> 王粲的代表作是《七哀诗》和《从军诗》,他的作品内容很多和邺城有关。如“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吉日简清时,从君出西园……北临清漳水,西看柏杨山。”</p><p class="ql-block"> 建安二十二年,王粲随曹操征伐孙权,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p><p class="ql-block"> 王粲死后,曹丕亲自率众文友为其送葬。为了表达对王粲的哀悼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现场响起一片驴叫之声。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p><p class="ql-block"> 王粲虽然寿命不长,但文学成就很高,还收获了宝贵的友谊和赞誉,给他的评价是一个字“值”,值得的“值”。</p> <p class="ql-block"> 建安七子的另类——孔融</p><p class="ql-block"> 孔融,字文举,山东曲阜人,东汉大儒,建安七子之一,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少承庭训,家学渊博,能诗善文,以文见长,其作品现在大多遗失,诗歌仅有八首存世。 </p><p class="ql-block"> 他的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如“出门无所见,白骨敝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对东汉末年混战离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进行了真实反映。他是建安七子中年龄稍长的一位。</p><p class="ql-block"> 孔融长期在地方和东汉朝庭担任要职,是坚定的保皇派。他性格刚直不阿,喜欢抨击时政,对曹操擅权谋国的行为非常不满,经常言辞触犯曹操,被曹操罗织罪名满门抄斩,孔融是建安七子中唯一一个没有在邺城生活过的建安文人。</p><p class="ql-block"> 孔融是和蔡邕齐名的汉末大儒,许多历史典故和他有关。比较有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收到了蒙学经典《三字经》中。另外耳熟能详的“忘年之交”这个成语,也是讲他与弥衡的友谊的。现在重点讲讲其它两个典故。一个是“小时了了”,另一个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p><p class="ql-block"> “小时了了”讲的是,孔融10岁时,随父亲到京城洛阳。当时名士李膺在洛阳任职,不是名人或亲戚门人一般不通报。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啥样人物,就给门人说和李膺是亲戚,这样就见到了李瘠。李膺不认识孔融便问是啥亲戚,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向你的祖先老子学过周礼,所以咱们是世交,李膺和在场的名士都夸赞孔融不简单。这时旁边一个名土不以为然,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聪明。孔融当即反驳,看来你就是小时候聪明。整得名士面红耳赤,张口结舌。孔融的机智和辩才的确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讲的是,孔融被曹操治罪时,有个9岁的儿子。孔融求曹操放过这个儿子,但孔融的小儿子说,打破的鸟窝里,哪儿还有完好的鸟蛋。料定曹操会斩草除根,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慷慨赴死,颜色不变。孔氏父子这种不畏强权,舍身取义的壮举,令人赞叹,不愧是圣人的后代。</p><p class="ql-block"> 对孔融的评价还是一个字“直”,耿直的“直”。</p> <p class="ql-block"> 檄文之祖——陈琳</p><p class="ql-block"> 陈琳,字孔璋,江苏扬州人,东汉名士,建安七子之一。他与孔融年龄相当,是建安七子中年纪稍长的人。</p><p class="ql-block"> 陈琳在文学创作上诗文双绝,尤其擅长撰写章表书檄之类的公文,写出了许多传世名篇。代表作有《为袁绍檄豫州文》、《饮马长城窟行》等,他对汉乐府民歌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魏晋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陈琳早年依附袁绍,建安五年,官渡之战爆发,陈琳奉命为袁绍撰写讨曹檄文,该文和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檄武曌文》一道,成为中国文学史最著名的檄文。建安九年,曹操击败袁绍,攻破邺城,陈琳被曹操俘获。曹操深爱其才,不计前嫌,重用不疑,让他和阮瑀一道担任秘书之类的官职,专事公文之类的写作。对于陈琳的作品,有时曹操也不能增减一字,可见陈琳确实是个高才。</p><p class="ql-block">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陈琳还是建安七子中在邺城居住时间最久的人,也是和邺城结缘最深的人,据文献记载,建安二十二年,陈琳因瘟疫死于邺城,死后葬于邺西高陵附近。</p><p class="ql-block"> 关于陈琳和曹操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典故,叫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官渡大战前,袁绍为师出有名,号召天下共同讨伐曹操,命陈琳撰写讨曹檄文。檄文是古代的一种军事和政治文书,是敌对双方为标榜正义,列数对手罪行,达到闼伐对手,凝聚民心作用的战报。在这篇檄文中,陈琳痛斥曹操欺天子、杀大臣、盗坟墓等种种劣行,还把曹操祖宗三代骂的狗血喷头,其文风犀利,气势刚健。当时曹操正犯头风病,看到檄文惊出一身冷汗,竟然治好了头风病。后来曹操攻破邺城俘获陈琳,曹操责问陈琳,“你骂我罢了,为啥把我祖宗都骂个遍?”陈琳很难为情地说,形势所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宰相肚里能撑船,听罢陈琳的话,哈哈大笑,对陈琳既往不咎,量才重用。</p><p class="ql-block"> 对陈琳,我的评价依然是一个字“智”,智慧的“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建安文学的内涵博大精深,建安七子的成就光照千秋。本文只是撷取了片光零羽略作介绍,如果你是建安文学的爱好者,建安七子的崇拜者,那么请到临漳七子园,赏湖光水色,品六朝风月。</p><p class="ql-block"> 郭贵昌</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5日</p><p class="ql-block"> 于邺下观世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