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读书会第117期

洋贝壳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各位书友:</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第117期舒心读书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span></p><p class="ql-block"> 多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满满的全是小时候的回忆,记得那时有首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大概就是现在这个时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明天就是农历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抬走了烦恼与忧愁,抬来了生活的喜与乐,抬走了疾病与伤痛,抬来一整年的健康。春天携着好运来,春风裹着欢乐到,带着幸福与宁静,我们一起来聚首,在读书之前我趁着这个龙抬头节先祝各位书友家庭、事业、财源节节高,心情永远美美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第一部分有书共读</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共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第139页—149页的风雨天一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span></p><p class="ql-block"> 历经400年的风雨侵袭,这座普通的民间建筑为什么会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仅是范钦对藏书的痴迷,更是他的子孙后辈们对文化古籍的敬畏……</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第二部分个人分享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 蔡文姬</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2px;"></i></p><p class="ql-block"> 战乱不光对于古文化遗产是一场浩劫,对于战乱中的人民大众更是苦难,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距今1800年,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代,东汉末年的才女—蔡文姬。</p><p class="ql-block"> 三字经中说“蔡文姬,能辨琴”。是说蔡文姬六岁时,父亲在家中弹琴,不小心断了根琴弦,蔡文姬正在一旁玩耍,就说第二根弦断了,父亲以为孩子无意猜中,于是故意又弄断一根,蔡文姬说第四根断了,父亲很是惊讶,这才发现女儿在音律方面很有天赋。弹琴的父亲正是东汉末年的大儒-蔡邕,弹的琴正是我国四大古琴之一的焦尾琴。传说蔡邕在江南隐居时从一堆燃烧的火旁走过,听见里面的桐木噼里啪啦的声响,便料定此木是制琴的良木,于是,赶快从火里抽出带回家做成了一把七弦琴,果然是天籁之音,只是琴的尾部还有一截被烧焦的痕迹,这就是著名的焦尾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文姬名蔡琰,字昭姬,西晋时期为避司马昭的“昭”字改名为蔡文姬。史书上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她的《悲愤诗二首》以及《胡笳十八拍》被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 蔡文姬的《悲愤诗两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五言体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世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p><p class="ql-block"> 《骚体悲愤诗》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较简略,中间大篇幅的自然风景用于渲染蔡文姬背井离乡的悲痛心情。</p><p class="ql-block"> 《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p> <p class="ql-block">  说起蔡文姬先得从他的父亲蔡邕说起,蔡邕是东汉末年时期的名儒泰斗,他家的藏书达到4000多卷,简直就是一个图书馆。他除了通经史,善辞赋外又精于书法。他当时就是文化领域的一个符号,天下所有文人都纷纷投入他的门下,哪怕镀层金也好,当时的曹操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但曹操本身就绝非凡人,所以他和蔡邕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蔡邕所在的时代,外戚专权,宦官弄政,政局动荡,名怨鼎沸,蔡邕因得罪了宦官而被贬,后来为了避祸隐居于会稽山12年,专心编著《后汉史》。蔡邕大半辈子都在被贬或避祸,何曾想越躲却名声越大,成为当时的文化名流。公元189年,董卓奉诏进入洛阳,趁着十常侍之乱废掉了汉少帝,改立陈贸王刘协为为师,史称汉献帝。曹操逃到青州,和袁昭一样准备联合各路诸候伺机讨伐董卓。</p><p class="ql-block"> 董卓自为相国,独揽朝政,此时他需要网罗各方名士来安天下,文化名人怎能少了蔡邕,他三天之内给蔡邕连升三级,请他出山,都被蔡邕拒绝了,于是,董卓以杀他三族为威胁逼迫他,蔡邕无耐只能留下妻女,独自一个人出仕。蔡文姬一定想不到他和父亲的这一别竟然是永诀。残忍如董卓,好色如董卓,蔡邕到达京城后,董卓要娶文姬嫁给他。蔡邕无耐赶快送信给曹操,让他帮忙赶快把女儿嫁出去,以防落入老贼之手,曹操收到信后,赶快着手为蔡文姬出嫁之事,他为蔡文姬选了名门之后,西汉名将卫青的后人也是蔡邕的学生—卫仲道。</p> <p class="ql-block">  和卫仲道成婚之后,夫妻二人,一个抚琴一个读史,倒也是琴瑟和鸣,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位才女,随后所发生的一切改变了这位才女一生的命运。一年后,卫仲道因体弱多病而去世。婚后蔡文姬也没有生下孩子,本来婆婆就不满,现在更是坚信自己的儿子是被蔡文姬克死的,要她给儿子做陪葬。蔡文姬收起了对丈夫的哀思,不辨不吵不哭不怒,偷偷的逃回了娘家。</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用反间计挑拨吕布,杀了董卓,蔡邕在庆功宴上,想起董卓对自已有知遇之恩,不忍董卓头颅被悬于城门,因而感叹了一声,王允见状痛斥蔡邕,认为他是董卓同党,将他打入大牢。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求情终不能改变王允心意。不久,蔡邕在狱中郁郁而亡。刚刚失去丈夫现在又丧父,一时间蔡文姬失掉了所有的仪仗,家破人亡,双重打击同时降临在这位柔弱的女子身上,如果不幸就只有这些倒也罢了,然而厄运远远不止这些。</p> <p class="ql-block">  王允和吕布杀了董卓之后,对于董卓的旧部西凉兵是杀还是用的政策犹豫不决,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干脆先下手为强杀进了洛阳,王允被杀,吕布逃走。与此同时,匈奴南下趁火打劫,他们遇到粮食牡畜就抢,见到男人就杀,把人头挂在马头的两边,而见到女人就抢回去做奴隶,生儿育女。蔡文姬在逃亡路中也被虏,他和被抢的妇女们一起被迫趟过黄河,走入草原,走进大漠。一路上身边的女人一次又一次的被欺凌,一个又一个被饿死冻死。即使亲人骨肉见面也不敢说话。“或有骨肉惧,欲言不敢语〞。蔡文姬在悲愤诗中还写道:“㝠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孤,乃遭此厄祸”。最终蔡文姬被送到了匈奴未来单于的继承人左贤王的大帐中,这一年蔡文姬23岁。</p> <p class="ql-block">  爱人新丧慈父又亡,而自己又背井离乡嫁给了一个异族人,在这里语言又不通,可想而知他当时有多崩溃。但蔡文姬受住了,他活下来了,而活着,就是对苦难最有力的反击。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了解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蔡文姬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心是足够的强大,生活的真相再残酷,也能咬牙挺住,裘皮衣服他穿不惯,牛羊肉的膻气他吃不惯,气候恶劣,他住不惯,胡人的野蛮他看不惯,但她总要活下去。他学会了吹胡笳,胡笳声声吹奏着她满腹的心事,排遣着她无边的孤寂,她以胡笳为媒苦中取乐,余秋雨说:“即使深陷沟渠,也要仰望星云”。蔡文姬就是眼里住着星云的人,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乐观与可爱,在未来的十二年里,蔡文姬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但他依然思念故乡,她终日企盼着有朋自远方来,带着故乡的消息,却一次次的失望。“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己,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p> <p class="ql-block">  盼着盼着,终于等来了汉朝的使臣,原来在这十二年里,曹操一统北方,大业得成,他想起了蔡邕,不忍心他的女儿流落在外,于是他用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去换得文姬归汉,然而蔡文姬始终无法带走他的两个儿子,她跪地求左贤王,让自己带着儿子哪怕一个也行,可左贤王冷冷的回答绝对不行。“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儿子说:“人们都说你这一去就不回来了,我还没有长大,你怎么忍心弃我而去呢?“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盼望了十二年,好容易有了自由之身,却要经历骨肉分离。那她能不回去吗,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仅仅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她更是蔡文姬,是名满天下的才女,是大汉朝的尊严,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即使他不走匈奴赶也要赶他走,大汉抢也要抢回他,接回他是大汉朝的颜面。于是她带走了冷烈的胡风,带来了满腹的文化和才华,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中原。</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蔡文姬已年近不惑,为了让她有个依靠,曹操为她挑选了一个小小的屯田都尉名叫董祀。起初,董祀对蔡文姬无爱无感,经常冷脸相对,但两人也相安无事,本来日子也就这样过下去了,偏偏命运又给蔡文姬开了一次玩笑。</p><p class="ql-block"> 一次,董祀犯了死罪,而作出判罚的正是曹操,蔡文姬为了救丈夫,他只能去求见曹操,那是一个寒冷的数九天,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天空飘着大雪,蔡文姬赤足散发,穿着薄衣跪在曹府门前,当曹操得知蔡文姬求见时,对参加宴会的文武百官说:“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就在门外,我让你们见识一下当今天下的才女。”蔡文姬跪在漫天的大雪里,跪在满朝文武大臣面前,诉说着儿女情长,凄楚哀婉。他讲述着自己这么多年所遭受的苦楚与磨难,陈述着自己对拥有平静生活的渴望,祈求曹操成全他,让他安安静静度过余生。蔡文姬不卑不亢,言辞恳切,满朝大臣无不动容。史书上记载:“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一番话打动了在座的所有人,曹操说:“你实在是值得同情,但定罪的文书已发出,如何是好啊?”蔡文姬说,“曹公的马厩里有成千上万的宝马,军营里有成千上万的勇士,你何必吝啬一人一骑去挽救一个活生生的性命啊。”曹操只好派人追回了文书,赦免了董事的死罪。</p><p class="ql-block"> 自此事后董祀一改常态,传说后来与蔡文姬隐居山林,继续编著蔡邕未完成的后汉全书。自此,史书上再无蔡文姬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曹操为什么花重金接蔡文姬归汉,原因有三,一是他和蔡邕的交情,曹操敬重蔡邕视他为知已,也非常欣赏蔡文姬的才华。二是当时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分为五部,臣服于汉朝,单于做了人质,接回蔡文姬是展示实力。三是曹操很注重文化建没,北方刚刚大统,他需要天下名士的辅佐,必须赚个口碑。而蔡文姬归汉对于中国文化史诗的收藏和发展也起到了关健的作用。后来曹植和杜甫五言诗都受到蔡文姬五言诗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曹操问蔡文姬,听说你家原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文姬说父亲留有的古籍4000多卷,因战乱所剩无几,现在能想起来的也就400余篇了,曹操大喜,那我派10个人陪夫人写下来,蔡文姬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和笔,我写好了给你便是”,就这样蔡文姬将自己所记的古籍一一写下,送给曹操,文无遗误,可见蔡文姬才情之高记忆力之强。</p>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出生名门,年少才高,却被命运一次次无情捉弄,父亲被冤死,年轻守寡,一生三嫁,被虏匈奴,又骨肉分离,仿佛一片随风飘零的落叶,绕树三匝,无枝可依。但他用瘦弱的身躯,顽强的心智,一次次抗击着命运的不公,把自己活成了坚韧如丝的蒲苇。而面对曹操,她是极度的自尊自重,不卑微,不取悦,是那种就算低到尘埃里也永远让人无法小瞧的女子,不卑不亢,活得清醒而通透,生于乱世,历经坎坷,但她不自怨自艾,或把悲惨说与他人听,祈求怜悯,而是硬挺着,承受着,追寻着暗淡人生中微弱的光亮,他最了不起的是,命运将他陷入绝地,但他一次次能绝地重生,从谷底一步步爬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世界新患叠着旧伤,几多痛苦,几多绝望,愿我们如蔡文姬这般,坚持自我自尊自爱,经得起繁华,也也耐得住寂寞,承受的风雨再大,最终都能守着云开见月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