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王家花园,是我敬重的文学老前辈、成都市民革老前辈王大炜先生的私家花园。老先生高个精瘦,镜片背后藏着一双智慧深邃的眼睛。他今年八十有九,听力虽有所下降,但头脑特别清醒,长年坚持笔耕不辍,笔力不凡,文化底蕴深厚。别看他老了,心态还挺年轻,玩起手机来十分娴熟,能与年青人比肩,毫不逊色。我是真心佩服老先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他堪称老者中的奇葩!<br> 先生与夫人张姐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从他们之间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就能洞察出他们的情深深意切切,真是钦佩这对老夫妻恩爱有加,和睦亲密。老两口均待人真诚热情,只要去他们家里拜望,都要留下共餐,张姐唯恐怠慢客人,点餐满桌,香气四溢,总能煽动起客人的味觉,无奈来者战斗力不强,辜负了满桌的美味佳肴,惜餐!满情!<br> 先生和张姐同为爱心人士。先生21年如一日,日日购买5元钱的面包渣,投放在小区里清流旁的护栏上。每每八哥、画眉、白头翁、斑鸠等鸟儿,准点飞来跳去,算着时间鸣唱着欢迎爱心爷爷拄着拐杖给它们送去的美食,真可谓人鸟共情长!张姐关心着一群流浪猫,花园里到处可见为那些猫们布置的小家,堆放着一袋袋猫粮。张姐告诉我,冬天天冷了,猫窝里还会放上热水袋,流浪猫们深受女主人的宠爱,采用自己的回馈方式,守候着这方净土不被鼠害侵扰。<br> 两位老人闲暇之余,把小花园打理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花盆摆放的错落有致井井有条。沿着花园里的小石径漫步,淡淡的兰花香味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墙边三五株茶花含苞待放;铁脚海棠吐露着芬芳;几颗柠檬🍋累累挂枝头;蓬勃发展的昙花已展现出气度,但等花开的季节,跃跃欲试显姿容;一盆盆兰花铆足了劲,争先恐后竞相开放,为女主人的付出送上一缕缕清香……<br> 我喜欢这个优雅别致的王家花园,小而精致,有春风春阳助力,有女主人的精心呵护,花开朵朵灿若云霞,绿叶泛着青光,尤其温阳下三五亲朋好友围坐品茶、🍵聊天、说文解字多么惬意!<br> 特别说明:王老先生是成都市纠正错字的专家,曾经坐上专车,穿梭于成都市的大街小巷专纠错字,可以说这是他人生轨迹的一道风景,一个引以为傲的亮点。向王老先生致敬!祝愿老先生与张姐健康长寿,幸福吉祥!</h3> <h3>我与德高望重的王老合影</h3> <h3>张姐绘声绘色地告诉我:她与那些猫🐱的趣事;花的爱抚;鸟的亲近,俨然一个大自然的爱神!</h3> <h3>“花园里有对八哥〈黑八儿〉,可能牠的蛋或雏鸟被猫伤害过,牠俩轮翻俯冲追啄我们家猫,猫被啄得惊叫唤!”<br><br>“小鸟儿们爱憎分明,谁伤害它们的孩子,向谁打击报复,那只猫该得到应有的惩罚。”[呲牙]</h3> <h3>与张姐分享手机里记录下点点滴滴的美好与幸福</h3> <h3>“这几幅是用老手机诺基亚拍的,现在翻拍的,画眉饿了,在窗台外候食!”</h3> <h3>爱心拉近距离<br>——与王大炜先生的今生缘<br>文|静怡<br> 说起我与先生的交往时间不长,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面,总会增添一份敬意。<br> 初见先生,还是在成华区图书馆四楼会议室,第一次参加省散文学会文友部活动的时候。先生瘦高个子,腿脚不太方便,肩挎一个布包,手中拄着一把雨伞,脸上挂着淡淡的笑,镜片后面一对深邃的眼睛,闪烁着亲和的光芒。他随身携带的那把雨伞,发挥着多功能的作用,既当拐杖,撑开后可遮雨避阳。<br> 我由于初来咋到,对在座的老师都不熟悉,没有主动给他打招呼,直到活动结束,所有参会者在门厅出口台阶处照集体合影时,经《西部故人来》公众号主编万晓玲老师介绍,我才知道先生姓王,并叫了一声“王老师好!”殊不知先生立即从布包里拿出了二块沙琪玛递给我:“你还没有吃到沙琪玛吧!最后二块全给你了。”当我接过沙琪玛时,心中顿时涌动着一股暖流,甜点虽小,情真意浓,由此对先生产生了几分好感。<br> 随后晓玲老师告诉我:王老师每次来参加活动都要带沙琪玛来分给大家。果不其然,我几次参加学会活动,都能感受到先生的深情厚谊,手中都有一块被文友们冠名的爱心沙琪玛。<br> 自此,我从文友的口中得知:先生1950年3月12日参军,是成都市民革一位很有声望的老前辈,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作家。<br> 尤为记忆深刻的是2019年8月1日,省散文学会文友部举办了庆“八一”暨《文友情深》新书发布会活动,这次活动气氛热烈意义非凡,86岁高龄的先生拖着带病的身体、拄着拐杖、自费打的、带来了一个庆贺节日的大蛋糕与文友们分享,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文友们分享着爱心蛋糕,欢喜洋溢在脸上,且心存感激。原省委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雷新乾老师用心用情挥笔而就的:“大力弘扬真善美,炜光四处放光辉”的书法作品,亲自送给了先生,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br> 难忘的2020年9月24日,雨过天晴,《西部故人来》公众号的21位文友,在主编万晓玲老师和责任编辑强军老师的组织下,相聚在九里堤公园。文友们分别来自彭州、金堂、郫都、新都、犀浦及市区。87岁高龄的先生又带上了爱心大蛋糕赶来参加聚会,蛋糕上面写着“友谊长青”,可见先生至情至真,把文友之间的情谊看得很重,不由得对先生更增添了几分敬重。彭州赶过来的陆先武老师主动热情买单,文友们争先恐后的与先生合影留念,大家高歌抒怀好不热闹,文友们把对先生的感激与尊敬,融入进了杯中酒与美好的祝福。<br> 先生的爱心蛋糕、爱心沙琪玛飘散着爱的味道,传递着爱的祝福,用他真诚善良的爱,拉近了文友之间的距离。<br> 今年2月的一个下午,无阳却温暖。应先生邀请,前往贵舍聊写作,交流思想,最重要的还是受赠于他的佳作——《秃笔之花》三部曲,(抗战篇、随说篇、祖统篇)也借此机会挑选了早有耳闻的原省散文学会会长卢子贵先生的2本散文集。<br> 此次邀请的起因,源于金牛区作协副秘书长周庆老师2月21号在九里堤公园的相约。下午阳光明媚,公园茶园一半置于春阳之中,照得身上暖洋洋的,大家因疫情久未见面,见面倍感亲切。<br> 三人围坐一方小桌,周庆老师给每人要了一杯茶,我预感先生又会拿出爱心沙琪玛,果真如此!他不紧不慢地从布包里拿出沙琪玛、桃片、核桃糖,分成2份,我和周庆老师一人一份,多么细致入微的老人啊!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温馨之举留存于心。<br> 我们开始聊写作、谈创作、聊成都名人轶事……总之不拘一格、海阔天空的聊,聊到高兴时,也会开心一笑。<br> 别看先生今年88岁,记忆超凡,思维敏捷,聊起往日的写作、投稿、有关文学方面的话题精神着呢!话语有条不紊,津津乐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你就静坐在他身边,听他娓娓道来,就是一种享受,一点儿也不会觉得乏味,而是越听越喜欢,越听越扎劲。<br> 先生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且擅长文字纠错,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发表几篇短文,纠正人们易读错、写错的字。在他回忆起当年用汽车拉着他在成都大街小巷专纠错字的那段经历时,喜形于色,几分荣耀写满脸上。那是自然,现在像他这把年纪的老人头脑如此清醒,如此睿智,能有几人相比?!着实令人钦佩不已。<br> 我好奇于他是在电脑上写作还是在手机上写作,问他,他爽快地回答:在手机上写作,这样方便。可见这位老人接受新生事物,玩转手机并不差于同辈的人,甚至超过某些中年人。<br> 闲聊中,获知先生原来当过多家报、刊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和特邀作者,所以上稿无数,还是当年在成都报界小有名气的文人,与此同时也提到了他的佳作《秃笔之花》三部曲。但令我们遗憾的是,在他慷慨赠书的2016年,我与周庆老师都还未进金牛作协,故未得到他的赠书。当我们提出想读到此书时,先生立即表态为我们俩人找全此套书,并表示尽快达成我们的愿望。<br> 果不其然,先生办事雷厉风行,短短4天时间,2月25号就邀请我们去贵舍取书,心中甚是欢喜。<br> 按先生所示的定位图、文字提醒、拍摄的居家外环图片,兴高采烈地去了。先生翘首窗前,看见我走来,立即开窗热情的向我招手,先生的热情周到再一次感动着我!“快进来,不脱鞋,是坐窗前,还是坐客厅?我给你们准备了几样水果,有远道而来的柠檬柑,是嫁接的新品种不酸,几种水果都给你们准备好了。”连珠炮似的话语,亲切而温暖。<br> 环顾先生家,窗明几净,文风扑面,客厅一字排开四个大书柜,书房一字排开三个书柜。先生年轻时与夫人的帅哥美女照高挂书房墙上,堪称天造一对,地设一双。名人字画、手工艺品、女儿的艺术照、绿色盆栽、摆挂在醒目的位置,将一个家装扮的温馨素雅。<br> 打开书柜之门,里面藏书令人目不暇接,中外名著、小说、散文、史志、地方志、荣誉证书、奖章等一应俱全,可谓一个玲琅满目的“百宝库”。先生告知:还有好些成套的书已送于一些文友,庆幸我不是最后一个,若再晚来,或许心怡的书就没有啦!<br> 我们参观了先生170平米的花园。花园里有高大挺拔的核桃树、逢季结满枝头的樱桃树、花开百朵的昙花、香气四溢的兰花、还有站立一排繁开的茶花、盆栽等。花园打理的井井有条,若是阳光明媚日,或家人或朋友三四,沏上一壶清茶坐于花园,静静地赏花聊趣,该是多么的惬意!<br> 这天无阳,我们选在客厅就坐 ,品尝先生亲自剥好的柠檬柑、甜橙,听他眉飞色舞的聊藏书,聊流沙河,(先生是流沙河的同学)聊川军抗战,聊成都的几多名人作家到他家做客的趣事,(先生好客)聊一生的精彩荣耀……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同时能感受到他强大的人格魅力。<br> 先生夸起夫人来赞不绝口:多亏这位贤妻,把这个家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但凡家里来客,都是夫人亲力亲为,招待、点菜里里外外一把手。<br> 在此期间,我观察到了先生一个细微的动作,别看先生年龄大,也是一位爱整洁的人呢,在掺茶倒水吃水果时,但凡有水或果汁漏滴在地面,他都会脚踩着抹布把地面上的水和污渍擦拭干净,看得出良好的卫生习惯非一日之为,而是天长日久的养成。<br> 说话间,先生的夫人张姐探视朋友从外面回来,先生逐一介绍,张姐热情的拿出刚买的桃片请我们品尝,非常有亲和力。见我们交谈热烈,也凑过来面带微笑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俨然一位知书达礼贤淑无拘的雅士。她时不时也掺合着我们的话题说上几句,真可谓一见如故,毫无生分之意。 <br> 听先生介绍,张姐的父亲还是一位知名书法家,一家报社的刊头曾留下了他父亲的墨宝。常言: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甘愿奉献的女人支持。张姐就是这样一位无私付出、受人尊敬的贤妻良母。<br> 我们聊得兴起,已近晚餐时间,先生与张姐热情挽留共进晚餐,盛情难却,去了附近的“大厨小味”餐厅。张姐娴熟的翻开点餐单,快速的勾划出特色佳肴,她与大堂服务员的亲热程度,不难看出是这里的常客,才有如此这般的和谐共处。<br> 与张姐的第一次接触,感受到了她与先生的相同之处:健谈、无世俗气、大方乐观开朗,为人处事谦和礼让,待人真诚旷达豪放。一桌丰盛可口的晚餐,溢满先生及张姐的一片真情。<br> 先生赠我的书,择时一定认真拜读。守住这份精神财富,友谊地久天长。 <br> 真诚祝愿先生及张姐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r>2021.6.1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