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5年前的3月2号,22岁的新华社特派记者钱毅在淮安县石塘区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表示“宁叫枪毙,绝不自新!”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1946年初摄于淮安夯轮寺港秦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钱毅,安徽芜湖人,原名钱厚庆,是文学家阿英(钱杏邨)长子。盐阜大众报原副主编,时任新华社盐阜分社暨盐阜日报特派记者。</p> <p class="ql-block">1941年底,16岁的钱毅抱病离开上海孤岛,前往新四军一师一旅服务团参加抗战,次年来到“华中抗战的中心”盐阜区,进入三师鲁工团。1943年春,调入新四军三师东海大队,与敌周旋。</p><p class="ql-block">1944年,钱毅入《盐阜大众》报社任编辑,屡因辛劳致病,亦不稍休,被选为模范工作者。抗战胜利后,钱毅担任报社副主编。</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钱毅奔赴战场采访,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及时报道战场情况。</p> <p class="ql-block">钱毅写给弟弟钱小惠的信</p> <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人民报》一版刊发钱毅殉职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华中二十四日电】名文学家阿英长子、本社盐阜分社及盐阜日报特派记者钱毅,坚持蒋军侵占区后方新闻阵地,不幸在淮安南郊石塘区采访时,在突围中,被蒋军俘去后英勇牺牲。当蒋军迫其自新时,钱毅即厉声回答“你们没有资格和我谈话”,又说“宁叫枪毙,绝不自新(投降)”。次日即在石塘镇外从容就义。钱现年二十三(虚)岁,中共正式党员。</p> <p class="ql-block">钱毅牺牲后,陝北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播发了钱毅牺牲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图片中红框内是钱毅,是新华社150多位烈士之一,延安清凉山新华社纪念馆中有他的大幅照片和事迹介绍。图中最后一位女士,是1999年在南联盟牺牲的邵云环烈士。</p> <p class="ql-block">浴乎仁,游于义,当年熟读南冠草;</p><p class="ql-block">不负国,不亏党,今朝重谱正气歌。</p><p class="ql-block">上面的挽联,是阿英在山东根据地听闻噩耗后,于万分痛苦中写下的挽子联。</p> <p class="ql-block">钱毅牺牲的消息传来后,柳亚子先生题词</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先生为钱毅题写墓碑(图片由钱荣毅提供)</p> <p class="ql-block">“阵前出入经风雨,敌后耕耘叩鼓钟。</p><p class="ql-block">血沃江淮存典范,吾侪接力绘新容。” </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钱毅毕生为之奋斗的新中国成立了。黄克诚将军念及前事,亲笔写下了这句话。</p> <p class="ql-block">1980年12月,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读钱毅的书,填词一首祭奠:(此手稿由钱荣毅提供,首次公示)</p> <p class="ql-block">《钱毅的书》三联书店1980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3月2日,淮安、盐城、宿迁的报纸媒体刊登了钱毅烈士牺牲75周年的纪念文章。</p><p class="ql-block">同一天,钱毅烈士墓前摆满了鲜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代表高素琴及淮安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安保专业班的师生前来祭奠英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师生们在淮安市楚州烈士陵园参加缅怀钱毅烈士牺牲75周年纪念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三师分会代表高素琴整理挽联</p> <p class="ql-block">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敬献的花篮</p> <p class="ql-block">向钱毅烈士致哀</p> <p class="ql-block">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纪念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高素琴宣读祭文</p> <p class="ql-block">学生代表发言</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在这里,长眠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们。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地。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都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他们,为了严守党的秘密,为了保卫战友,为了战斗的胜利,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毫无惧色。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冲锋陷阵,在所不辞,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壮丽之歌。</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当我们站在纪念碑前的时候,我们悼念、我们品读、我们铭记。我们悼念无数为了解放而英勇捐躯的英雄;我们品读革命志士的信仰、坚贞、崇高和不朽;我们铭记源远流长、不屈的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时间在流逝,时代在进步,然而丰碑常在,英魂永存!思想永远昂扬,灵魂永不跪倒,步伐永远坚定,这就是我们面对革命先烈的铮铮誓言。我们将无愧伟大的时代!我们将愤然前行!</p><p class="ql-block">现在请全体同学跟我一起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以青春的名义宣誓:</p><p class="ql-block">我以青春的名义,面对革命先烈,庄严宣誓</p> <p class="ql-block">誓 词</p><p class="ql-block">: 我以青春的名义,面对革命先烈,庄严宣誓: 我们将继承烈士们的遗志,祖国至上,勇往无前,抛弃懒惰与柔弱,告别散漫与消极,以坚强的意志、崭新的面貌、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以我壮志豪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铸造强硬的身躯。为中华民族复兴奉献终身</p> <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视频剪辑</p> <p class="ql-block">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学员们纷纷表示:</p> <p class="ql-block">A:今天是钱毅烈士的75周年纪念日,在听到高素琴老师读的“祭钱毅烈士文,让我感到了英勇的将士们,为了实现对于自己的理想,和广大人民一道,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想起钱毅烈士说出“宁可枪毙,决不自新,让我对于钱毅烈士的信仰坚贞、崇高和不朽,他让我明白于他的源远流长、不屈的民族精神,虽然他已逝去但他的丰碑常在,英魂永存,他的思想永远昂扬,灵魂永不跪倒,他让我们想起革命先烈的铮铮誓言,我们将带着他们理想,在这个时代中奋然前行。</p> <p class="ql-block">B:那些岁月尽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这些英雄的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多读读革命烈士的故事,感受一下,当时的生活,是多么地艰苦,而解放军多么勇敢、坚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品质,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p><p class="ql-block">C:没有革命先辈同敌人不屈不挠的战斗,哪有我们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这一代人繁荣富强的生活?哪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欢声笑语?但有些同学对自己的生活还是不满足,他们认为自己在家, 就是王子,就是公主。</p> <p class="ql-block">D: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溪流,江海不能就其深;没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就不会有今天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回忆对比,深深的缅怀应敬献在革命先烈的纪念碑前;扶今追昔拳拳思情该馈赠无数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E: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中的独生子女的学生们能否明白;身在福中知奋发,不辜负革命先烈的期望?为了革命先烈用血打下的江山向继有人,为了祖国的永久富强,不受他人欺侮,就要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p> <p class="ql-block">F:先烈的故事令我感动,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不惜在敌人的狱中忍受各种酷刑而严守党的机密,不惜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用这些才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抱着一腔热血染山河的崇高信念以血内之躯铸起中华民族不倒长城</p> <p class="ql-block">G:那些岁月尽管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这些英雄的精神,所以,我们应该多读读革命烈士的故事,感受一下,当时的生活,是多么地艰苦,而解放军多么勇敢、坚强,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品质,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p> <p class="ql-block">H…(略)</p> <p class="ql-block">3月3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会长朱宏佑、副秘书长钱荣毅(钱毅的侄子)前往新华社捐赠了烈士的油画像和有关文物。并参观了新华社社史馆,新华社办公厅郭立新副主任参加了捐赠仪式。</p> <p class="ql-block">钱毅文物捐赠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钱荣毅讲述爷爷阿英、大伯钱毅、父亲钱小惠的文坛轶事。</p> <p class="ql-block">钱荣毅在新华社烈士浮雕墙的大伯钱毅像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颁发的收藏证书</p> <p class="ql-block">新华社演出的情景剧,背景的烈士英名中有钱毅烈士。</p> <p class="ql-block">75载沧海桑田,故战场早已换了人间。今天,春风吹拂盐淮大地,钱毅的形象宛然如昨,他的品质皎皎如月,他的事业仍在延续,他的精神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本篇图文部分选自“盐渎杂谈”,其余图片由朱宏佑、高素琴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