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对于陕西人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在一夜之间让西安沦陷。寒假伊始,我们改道兰州,然后由兰州直飞武汉。在这次出行中,最让我们震撼的是“博物馆之旅”。</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来到位于兰州的“甘肃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闻名的是“丝绸之路文明展厅”</p> <p class="ql-block">格格在历史书上刚刚学过“张骞出使西域”,今天我们所在的兰州,就是中原和西域连接的重要枢纽站。漫漫的丝绸之路在此经过,留下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印记。都说“国宝会说话”,我们参观这些出土的文物,足见当时西汉王朝的强盛。</p> <p class="ql-block">这是甘博的镇馆之宝之一——青铜连枝灯,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她精美的造型让我们震惊,十字托横向四出,四端各饰透雕花叶一个,象征火焰,干枝顶端有仙人骑鹿形花饰。原有灯13盏,现存9盏。</p><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展柜之外惊叹她的美丽,想象着13盏灯全部点亮,这是怎样一座千年前豪门贵族家的奢华的落地灯啊!</p> <p class="ql-block">来到甘博,一定要看“铜奔马”。我们的运气不错,“铜奔马”没有外展,让我们静静地欣赏“马踏飞燕”带来的雄浑气魄。</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身姿矫健,作奔腾状。原有鞍具、辔勒,已失。马双目圆睁,鼻孔奋张,颈部粗壮,身躯健硕,头微左偏,三足腾空,右后蹄掠踩一展翅飞翔、回首惊顾的飞鸟。鸟尾齐头略束,上有一圆凹坑,应为燕隼类。奔马以黑彩绘鬃尾,口、耳内涂朱红。奔马全身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把握了力学平衡原理。蹄踏飞鸟,表现马行迅疾,以飞鸟惊顾回首来衬托,极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表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面貌,自出土以来,多次出国展出,一度出现“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p> <p class="ql-block">在甘博的文创店里发现的好东东,格爸说这个适合我!</p> <p class="ql-block">在甘博里,格格觉得最能体现汉朝王者风范的是“铜车马仪仗队”,也就是历史书封面上印的“铜轺车”。</p> <p class="ql-block">庞大的铜车马仪仗俑群,由38匹铜马、1头铜牛、14辆铜车(除1辆牛车外,余为马车)、17件手持矛戟的武士俑和28件奴婢俑组成,这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的东汉铜车马仪仗俑,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铸的杰出成就。</p> <p class="ql-block">除此以外,我们一致认为甘博里颜值最高的文物是“元代玻璃莲花托盏”</p> <p class="ql-block">用流光溢彩,玲珑明艳,格调非凡······这些词来形容它一点都不为过。 迄今为止,它是我国出土的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由盏和托两部分组成,为普兰色半透明玻璃质地,盏身呈七瓣莲花形,托腹壁直外撇呈八边形,外边沿呈八瓣莲花形,胎内气泡比盏内多。托与盏搭配得相得益彰,宛如蓝色夜幕下一朵盛开的睡莲。</p> <p class="ql-block">每次站在博物馆里总觉得自己特别渺小,不仅仅是因为尺寸比例,更是因为一种对历史、对祖先的敬畏。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呢?它就源于博物馆内众多的馆藏文物。“没有书本的房子,就如同没有思想的大脑”,同样,没有珍贵藏品的博物馆,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体。在静谧肃穆的博物馆里走过,请你一定要低语缓行,你听,那些国宝在说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