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二月二,龙腾之日,风和日丽,上午十时,汝州市区东2o公里的紫云河畔,北张村韩氏族人,为先祖立碑仪式正式举行,虽然人数不多,但不失庄重与崇敬。先祖们头枕嵩岳,脚蹬汝原,长眠与此,随着鼓掌声,今族长韩长河(爷),与我共同为北张村韩氏祖莹纪念牌揭碑,与此同时,远在上海,苏州,长沙,南京,台州的韩氏后代通过v信群,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一幕。高科技释放他们不能直接祭拜祖先之遗憾。</p> <p class="ql-block">先祖自清朝中叶由密县迁入汝州直隶州大峪镇北一公里高崖头自然村(今属大峪乡龙王村),后垦荒于今焦村乡北张村大风口,在此垦荒垒堰造田筑庄,并新辟村庄曰韩窑,经过数十年的辛勤付出,已小有成就,拥有田产上百亩,骡马羊成群。但民国二十年,匪患四起,多次遭遇匪徒绑票,家财赎尽,无奈5世长门韩科(曾祖父),二门韩德(2曾祖父),四门韩记(4曾祖父)五门韩五(5曾祖父),六门韩六(6曾祖父),七门韩七(7曾祖父)暂居张村,三门韩道(3曾祖父)之子更水爷暂居焦村。</p> <p class="ql-block">1947年汝州解放,分产分地分房,3门定居焦村,2门定居陕西省合阳县马家庄人民公社全兴寨大队,这一支不尽人意,无后嗣。5门新婚不久因病离世,没留下后嗣,6门3个女儿无子嗣〈由7门韩长河跳入),其他定居张村,从此安居乐业。需要说明的是5世长门,2门,3门,4门,7门同属高祖格成(小名韩书)之子,5门,6门是高叔祖格善之子。</p> <p class="ql-block">本次立碑原设想是均摊的办法融资,6o以上老人不纳入融资范围,而在估算时失误,所筹资金不足开支,考虑无法2次再均摊,商量采用献爱心的办法融资,情况在v信群中说明后,韩俊杰,韩冰轲,韩延伟,韩红涛,韩俊国,韩川乐,韩中会,韩俊卫,韩志杰,踴跃特别奉献捐款,〈排名按交款顺序〉解决了资金不足之题。在此我为韩氏后代感到欣慰,他们大多4o以下,创业于异乡他地,但常怀感祖之恩……需要补充的是,韩氏的今人,大多都有担当,估算失误后,永红叔,俊杰弟等都对我说,真筹不来资,我一个把不足之款全包了,为他们这种大度点赞!</p> <p class="ql-block">在施工过程中年过六旬的韩长河(爷)韩贵营(叔),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参与,可敬可赞,从上海刚回汝州焦利红〈婶〉,不顾旅途疲惫,也搬砖卸车,彰显崇祖之情。她说,人不能忘本,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先祖先宗,我们常年在外,不能在春秋两个祭祖日,上坟拜祖非常愧疚,所以一说献爱心,就义不容辞。我也特别奉献石粉及砖2顶。‘</p> <p class="ql-block">在碑文编纂过程中,韩红涛〈叔),雷丽英姿〈婶〉,韩俊卫〈二弟〉,韩俊亭〈三弟〉,韩俊杰(堂弟),韩志杰〈堂弟〉,韩龙雷(二大),韩永红〈叔〉,韩中会(叔),韩中平(叔)韩延伟〈堂弟〉,韩大朋,韩冰轲(堂弟),及时提供祥细的资料,经数十次研讨,而最终有我整理成文。特别是英子婶,三弟俊亭,都提岀了升华的建议,使行文更加完美流畅,实属点石成金。由于版面有限,他们只能当无名英雄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先辈大多无文化,至今汝州张村分支,和大峪高崖头分支也续不上家谱,更谈不上和密县宗族们续家谱,现期望密县同宗同族的宗亲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家谱,以供我们寻根寻祖!同时我们还拟成立汝州北张村韩氏家谱编纂委员会,尽快续家谱,如若实在续不上,只好另立家谱了。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