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曾想到,六年后,我再一次到康复医学科转上一转。这一次,心境已然大不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年前,我突然生病,急性疾病三个小时导致我脊髓损伤,跌入万丈深渊!那个时候,满脑子想着自己还能站起来,只要自己努力锻炼就行了。所以,在大坪医院的神经外科待了一个月以后,我就匆忙要求转去了同院的康复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康复科,你就会看到如同监狱一般的景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在这里康复的每个人都怀揣着希望,有加油声,也有嘶吼声,患者在家属或者护工的带领下,行色匆匆,丝毫不敢耽搁宝贵的时间,甚至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锻炼,争取早日康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日康复,多么美好的愿望,却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目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尿路感染,我住进康复科就开始发烧,我还记得那个护士妹妹开玩笑说:怎么我一上夜班你就发烧嘛?结果,康复锻炼变成了炎症对抗,加上医生告知我真相——我想要站起来的希望极其渺茫。那时候的我是接受不了这样的残酷现实的,所以,整天都在哭哭啼啼,不配合治疗,头脑里想象着一万种死法,还在纠结哪一种会痛苦少一点,死相好看一点。现在回忆起来,甚是可笑,但那却是一段真实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一晃就是六年,我这次是自己主动想起来康复科再看看,目标明确,就是做好膀胱管理,减少泌尿系统的感染,顺带做一些康复训练,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情是平静的,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再愤恨无情的疾病。这六年来,我肯定也会有情绪崩溃的时候,但我想,我已经学会和轮椅为伴,学会与自己和解,学会和生活相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医附二院的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在一栋比较老旧的楼房里,只有一部电梯,公共大厕所,换做以前,我估计我会嫌弃这样的环境,这一次我却觉得还好,毕竟,人是要不断的适应各种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要觉得康复科里住着的都是中老年人,到了这里你才会发现,健康的失去,是不分年龄的,10-40岁这个年龄段的康复人员目测占据了一半的数量,尤其是中风偏瘫的年轻患者,真的还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直觉得这两年貌似还比较少听说有新的脊髓损伤的伤友出现,来了才猛然发现有四位新伤友在这里康复。陈妹妹,周妹妹,余兄弟,还有向大哥,分别是27岁,29岁,29岁,48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妹妹最年轻,在骑车去产检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就损伤了脊髓神经。她的肚子里正怀着五个多月的宝宝,就住在我的隔壁床,看起来十分柔弱。好在她的老公和婆婆妈目前对她都还是挺好的,尤其是她的婆婆妈,非常耐心的在这里照顾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周妹妹没有这么幸运了,据说她的男友给她交了住院费后,就没了消息。周妹妹的心态却是相当的好,不卑不亢,在护工的照顾下做着康复锻炼,她说她是在货车侧翻的时候,被砸成了脊髓损伤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兄弟受伤八个多月了,他是在工地上摔伤,肌张力高,对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再次来康复。他的老婆很健谈,透着一股子乐观,我想她的乐观,应该是余兄弟树立起生活信心的重要支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向大哥和我是一模一样的病情,就连损伤的位置节段,以及伤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几乎一样。我们的相遇,也让他相信,原来不仅仅是他中了“彩票”,还有其他人和他一样,都中了十万分之一的概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疲惫,恐惧,无奈,种种情绪,写满他们的脸上,他们看我,觉得我很阳光,殊不知,六年前的我,还不如他们坚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自己的康复治疗以外,这一趟行程,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老伤友更应该承担一定的心理指导和生活指导的责任。重庆市肢残人协会成立脊髓损伤委员会已经好几年,一个又一个希望之家的成立,为伤友提供了康复交流的好平台。但是,我依然觉得脊髓损伤委员会的工作与康复科是脱节的,对伤友的帮助,应该从医院里就着手,应该与康复科进行联合,让新伤友从一开始就不要独自在痛苦的泥潭里挣扎沦陷,尽早的摆脱孤独感,通过群体的力量,给予他们康复指导,护理指导,生活指导,从而帮助他们尽快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配合康复师的治疗,早日回归社会。我想,这是我这趟行程,额外的一份收获,也希望我们广大伤友一起携手,把老带新的工作,做好,做实,做到位!</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