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乃物中精华,善求者必博”。教师的精神成长,离不开阅读的滋养;教师的职业发展,离不开名家的引领。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应潜心修炼,不负韶华,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更需厚积方可薄发。</p><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汇仟小学教师们纷纷到图书室借阅书籍,开展了“悦读悦享 一起向未来”的读书活动。开学之初,惠风和畅,万物复苏。一场读书分享活动的帷幕于盎然的春意中徐徐拉开……</p> <p class="ql-block"> 本次分享人是我校的赵盼盼老师,她带来的书籍是陈春华的《心怀柔软 做教育》。本书的价值在于以切身的体会来引领生命化教育实践,无论对于校长或者普通教师,都有借鉴和启迪意义。</p> 悦享人 悦享书籍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书籍概况:</b></p> <p class="ql-block"> 本书是作者作为生命化教育实践者在15年的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文字。遵循生命化教育要关怀人关怀生命的理念,作者无论是对年轻教师,稚嫩的学生,还是对于课堂教学、课堂建设,都充满着深情的关怀,深刻的认识,并且在15年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书籍作者:</b></p> <p class="ql-block"> 陈春华,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校长,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丛书》特聘编辑。从教二十余载,坚持阅读与写作,开设个人教育博客,撰写博文三十余万字。</p> 悦享心得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生命化教育的核心理念:</b></p> <p class="ql-block"> “对于教育面对的‘生命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教育应该顺应生命的自然之道,同时从自然中引出应然来以对受教育者作应然的导向,给予每个个体生命充分的尊重和关爱,静待花开,使他(她)成为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简而言之,就是欣赏、敬畏每一个受教育者,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要以爱育爱,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阅读所感:</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命教育 融于课堂◀️</span></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要多读书,深信“书籍是心灵最好的营养师”,在读书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安顿心灵的宁静和平和,渐渐走出教育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关于课堂教学,总结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一是要关注“沉默的大多数”,在备课时想想如何给更多孩子创设适合他们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乐于在课堂上思考和交流。二是让孩子爱上你的学科,每个老师都应该有一些“自己人”,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你和你的课堂。三是洗尽铅华,回归本质。我们的课堂还是要回归课程本身,那些热闹的教学形式能够辅助教师完成课程目标,做到“锦上添花”而非“喧宾夺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生命教育 真我之思◀️</span></p> <p class="ql-block"> 让人怦然心动的课,总结下来,有三个特质:真诚、丰富、深刻。真诚体现在教师生命在场上。教师用心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学生,给到学生反馈,以生命激活生命,以自己的深情投入换来学生的投入,此为真诚。丰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当然,我们现在说四维目标。二是教学方法多样化,让课堂丰盈起来。课堂要达到深刻的特质,就需要教师有解读教材、处理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能力。教师的文化底蕴、文化视野、人文情怀都决定着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所以这也是对教师的一项挑战,如何达到深刻,还需在平日里的不断学习和积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游学四方 生命绽放◀️</span></p> <p class="ql-block"> 作者走出国门,去了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全新视野的开阔,都是一次专业发展的迭代。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去别的国家走走看看,但是随着作者也能看到了一些西方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如:美国注重小组合作,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在课堂上孩子没有太多规矩约束,但也时常在一节课上完不成教学目标;再如新加坡人才立国,从教育部自上而下做了卓越学校发展计划的顶层设计,各种支持性系统成熟而有保障,当然,这是国家层面的部署,我们暂且不提;加拿大国家提倡的尊重、接纳、替他人着想、责任感的价值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细节。</p> 精彩悦读 <p class="ql-block">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p><p class="ql-block"> 课堂文化的变革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梳理已有文化中的精髓与不足,慢慢渗透新的文化理念,实现新的文化实践,渐渐趋于卓越课堂文化追求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摘自《于无声处听惊雷》</p><p class="ql-block"> 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地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p><p class="ql-block"> ——摘自书中引用毕淑敏的话</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除了阅览专业书籍之外,还可以阅览其他一些课外书籍,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先生有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博览群书、读自然万物、感社会人情,一起面向未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诗意、有内涵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