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世界和人类为坐标和舞台,既立足中国,又放眼世界。为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2年3月4日,济宁市实验初中政治教研组长王程程老师组织政治学科全体教师齐聚任和校区,进行学习和宣讲活动。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进行。</p> <p class="ql-block"> 首先,在第一个环节,教研组长王程程老师带领全体思政教师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指定篇目,老师们认真学习,并发表相关看法,深入透彻的对相关理论进行解读。</p> <p class="ql-block"> 在充分的学习之后,活动进入第二个环节:宣讲解读新时代,由李晓杰、刘倩倩、潘贞梅、郑岩、王晓旭、常延寒、崔文静七位老师结合时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宣讲。</p> <p class="ql-block"> 首先进行宣讲的是刘倩倩老师。倩倩老师选取的是第36问,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导入部分通过一段视频,向大家阐述了什么是法律援助,由此展开下面关于依法治国的讲述,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倡导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p> <p class="ql-block"> 第二位宣讲的是郑岩老师,她选择的是第72讲:如何理解“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意识形态连风的最前沿,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中国共产党由大党而为强党,强大的网络执政能力是必备要素。可以说,互联网是没有硝烟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宣讲的是常延寒老师,她选择的是第76问:为什么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常老师的宣讲十分具有感染力,通过视频带领老师们了解国家坚持医疗公益性的原因和具体做法,引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第四位宣讲的是潘贞梅老师,她选择的主题是第67问:如何理解和把握伟大抗疫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潘老师深入浅出,通过一个个的温情故事,带领老师们感受中国的宝贵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第五位宣讲的是崔文静老师,她选择的是第58问:如何理解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崔老师带领大家通过视频走进第四届农民丰收节的现场、感受“厕所革命”、感悟城乡融合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解读,感受农业农村的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 第六位宣讲的是李晓杰老师,她选择的是第24问: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的新的一大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以一句古语引入,下设三个篇章,老师们深入的了解学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位进行宣讲的是王晓旭老师,她宣讲的主题是第20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晓旭老师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数字,晒出中国经济成绩单,带我们进一步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p> <p class="ql-block"> 宣讲结束后,程程老师对七位老师的宣讲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并给老师们进行颁奖。老师们则表示,通过本次宣讲活动,自己感悟颇深,收获良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三环节,教研追求新高度。教研组长王程程老师分析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教师和教育的重要性并分享学“习”方法、宣讲注意事项,并传达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计划,以及工作重点、创新点。程程老师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在大力学习之下,老师们定能快速提高理论水平。</p> <p class="ql-block"> 教研有深度,成长有力度。通过本次活动,政治组全体教师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习”有道,宣讲有情,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济宁市实验初中 王文惠撰稿 王程程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