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大火里的故事

锦衣夜行

<p class="ql-block">三十年前三八节,悬案未解情缘结。</p> <p class="ql-block"><b>一、大学里的一场火</b></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的1992年3月8日,是个星期日。这一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在天津大学第十八教学楼,发生了一场大火,近10辆消防车到达现场,市局防火处、南开分局防火科、天津大学派出所三方派人开展联合调查。估计当年在天大读书的同学,对这场大火应该还有印象。</p><p class="ql-block"> 而我对其更是印象深刻,因为我就是当事人之一,这场大火更是改变了当事人的人生轨迹。</p> <p class="ql-block"><b>二、当年的背景</b></p><p class="ql-block"> 我是1990年考入天津大学管理系管理科学(运筹学)专业读硕士。那时天大硕士的学制是两年半,到1992年初基本上就准备论文开题等工作了。我平时住在北门附近的44号宿舍楼;另一个当事人是陈同学,为了专心学习就住在了18教学楼的一个资料室里。</p><p class="ql-block"> 那时,即便现在估计也是,学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所以涉及的行程时间全部按自行车速度估算。</p> <p class="ql-block"><b>三、也是三八节</b></p><p class="ql-block"> 3月8日当天,由于是星期天,我起床比较晚;然后就去十八教学楼找陈同学,大家一起聊了一会论文的事,抽了几支烟。将近11点的时候,我们决定去找家住市里的王同学。到王同学家敲门,结果他爱人说王同学去学校了,我们急忙下楼就往回赶。</p><p class="ql-block"> 那时没有手机,不像现在通讯联系这么方便。怕是王同学来找我们,进了天大我们决定兵分两路,陈同学回十八楼,我回44宿舍楼。回到宿舍没有发现人找我,便拿了饭盆准备到学二食堂去吃饭。</p> <p class="ql-block"><b>四、突然就火了</b></p><p class="ql-block"> 在去学二食堂的路上,突然发现陈同学骑着车慌慌张张地跑来,第一句话就是:坏了,18楼着火了!我急忙招呼同行的几个同学向18楼跑去。</p><p class="ql-block"> 到了18楼前,发现消防队已经到达,并且拉起了警戒线,寻常人等不得靠前。我一方面安排同学向系主任何伯森报告,一方面简单向陈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回到资料室,一推开门,火便轰地一下扑面而来,他急忙打水救火,却发现已经无能为力。有人发现起火,急忙报了警。陈同学在救火时,手、头等也有多处被火烧伤。</p> <p class="ql-block">  火势很快被扑灭,没有蔓延到其他房间。火情调查随即开展。有市局消防处的杨警官、南开分局防火科另一位杨警官、还有天大派出所的一名探长。我和陈同学是主要的嫌疑对象,因为我们是最后离开现场,而陈同学又是最早返回现场的。</p> <p class="ql-block"><b>五、惴惴不安</b></p><p class="ql-block"> 最开始接受调查问讯时,我们也曾惴惴不安。那时的教学楼没有开水房,平时只能用电炉等加热器烧水喝(当然这是不符合管理规定的),而陈同学的床下,就放着这么一个电炉。</p><p class="ql-block"> 从我俩离开,再到陈同学返回资料室,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烟头不可能这么快引起这么大的火情,因为现场一把木制的椅子已经被烧烂,最可能的还是大功率用电器引起火情。</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也是警察们关心的重点。他们围绕是否使用电炉开展攻心战和问询战,但碍于我们的学生身份和我的现役军官身份,倒也不敢过分。</p> <p class="ql-block"><b>六、案情翻转</b></p><p class="ql-block"> 开始,我们最担心现场勘察发现电炉,自己因此说不清楚,倒是警察给的信息使我们放下心来。警察说:如果你们用了电炉,不说也没关系。电炉插着电引发火情,插头的两个插片一定会陷在插孔中,一般人是拔不掉的。听完这话,我彻底放心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便是催促警察去勘察现场,追问现场勘察结果。后来我们自己也去现场看过,也发现一些疑点。</p><p class="ql-block"> 警察对我们的态度开始逐渐转变。除了聊案情,也慢慢聊起了家常。</p> <p class="ql-block"><b>七、塞翁失马</b></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傍晚,杨警官约我出去单独聊聊。我以为是谈案情进展,结果却是要促姻缘。拒绝肯定是不合适的,答应又一时搞不清情况,只好使出缓兵之计。我说:最近有人帮忙刚介绍了一个,还没有结论,要稍等几天才能确定。</p><p class="ql-block"> 回到学校,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马上意识到,<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案件性质已经发生转变,我们的嫌疑基本洗脱。案件已由过失失火转为盗窃纵火。</b></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回复杨警官同意见面,地点就安排在离天大不远的杨警官家里。他家女儿当时好像在上幼儿园,我们聊到一半,就在外面招手把女孩叫了出去,一本正经地说:二姨二姨,这人可不行,长得太黑,还一脸疙瘩,太难看!这件事到现在还经常作为笑谈。</p><p class="ql-block"> 记得见面那天是1992年3月21日,是个星期六。</p> <p class="ql-block"><b>八、之后的事</b></p><p class="ql-block"> 直到93年毕业,这个悬案都没有结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同学本有志于走从政之路,</span>当时正在申请入党,但派出所说案子未结不能出具本人与该案无关的书面证明。陈同学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成了当地“学历最高个体户”。</p><p class="ql-block"> 我则毕业之后仍然回到军队系统工作。再之后的事,再之后的事好像就和“3.8”没什么关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