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诗意 用心灵触摸大地(之二)

滴水生根(土墙酒店——未来)

<p class="ql-block"><b>守望诗意 用心灵触摸大地(之二)</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作者:少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精神家园建立在信仰的大厦之上</b></p><p class="ql-block">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滴水生根是一个信仰坚定和务实高效且具有守正创新的人。在人们的眼里,他总是如此的风趣开朗,语言和诙谐能给你带来久违的心动和感慨,却不知道,在私下他所吃的苦中苦几乎无人能及,这些可以从他每天清早猩红的眼白里看到端倪。和写作品一样,他深知生命是由一连串的选择开始的,选择了什么就会经历什么,就得经营什么。人生必须由自己的选择而决定,选择决定成败。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从不抱怨和指责,总是快乐面对,教诲大家从容以对,在文学的路上,他更是如此。文学,让他得到了不一样的信念、寄托和力量,得到了对党的感恩和对社会承担的第一责任及引领践行的理念。在繁杂的工作与世事博弈中,滴水生根坚定地保留了对文学不改的初心和本真的热爱,保留了精神世界的一片桃花源。在《我的甘南》中:……那时小鸟在山腰/在那发芽的枝头/膫望天空/总想飞过山的那头/就这样/小鸟在这里欢歌成长/它赞美谷子 赞美荞麦/赞美火塘和榻板屋顶的炊烟/就这样/小鸟在这里守望/耕牛 犁耙 镰刀的悦耳/修炼着它飞翔的翅膀……比喻和隐喻是诗人实现心中梦想的山泉和对时空勾勒的胆识。我曾以为,一只柔弱的小鸟,是飞不过一片偌大的山林的,认为小鸟缺乏飞过山林的勇气,后来我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林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天道远,人道迩”,人的一生,取决于努力,诗的一页,取决于灵魂。诗让世界有了另一种神话,诗让人生多了一份遥远。因此,作为诗人,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华而不实的点滴,也看不到那种诗人般的诳语和寥寂。他勤奋踏实眼界宽,高远精道思路奇,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各种难题总有一种简略却透彻,游刃有余却契而不舍的劲头,就是这种修炼和恒性,建立起了他包容兼蓄、海纳百川的精神家园。在作品《青稞的故事》里,他说:呜呼,打开窗户,瞭望苍生。只可容之,不可斗之,容之使其蹈也。为蹈而乐之,让其融化。与此同时,他以青稞的无私奉献品格,歌颂了人类只有倡导这种无我无私的精神,才能自强不息、战无不胜: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青稞文化的豁达,青稞精神的善源,悠然卷来……“无我”便是“利他”就是这般自然。这种自然,或许便是远古的心灵。心灵可以传承,有如火炬……他就是用这种朴素的力量,诠释了一个民族文化血脉的真谛。不像有些人写的文字,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硬是写得连鬼都看不懂,还美其名曰这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本来就很平凡,为什么一定要高于生活?他的笔下全是低调的生活,高调的风光。他在《四季》里说:……把四季的变化融入日常的生活,有温度地书写。让人们能够在人间四季中,寻觅到一种舒适简单的生活美学,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晨起暮落,烟火众生,各有各自的喜乐与不易,所以要准备好现在,新的一天才真新鲜……我不知道滴水生根的这段话是文字发出的光亮,还是为了唤醒每个灵魂深处的纯粹而提笔润色的。当我反复阅读它时,心灵动觉一种震撼,竟然有点想把高原的四季都用手扳成一个个花瓣,然后装进一个个调色盘的冲动。原来,他是有意将人类的温度和日常生活的寓意融入到了四个季节中去谈美,审美,享受美的。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我们需要的已不再是一趟旅行,而是一盏引路的明灯,去点亮那一双双苛求和纯净的双眼,现在,一切终于如期而至了。过去他来不及参与,未来的他一定会奉陪到底。他总是将一棵树、一只鸟、一座山、一条小河或比喻或拟人,把这些有灵的东西从某种抽象的身份中剥离出来,进而将它还原为有个性、有血肉的真实和复杂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启示。在《一棵古树》里:如果说拉沟村是一片洁净的云朵,那么那一棵古老的松树便是它的枝杆,每当清晨来临,或许你还在朦胧的睡意之中,它们便在空中欢舞,或许肉眼只看见了云、树和空中,相信还有无数生灵一起欢舞,一起护佑着洁净的拉沟村——它们生生息息、生生不息依恋的家园……他在描写的时候,完全把它当作一个具有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来看待,让它有人的举止,有思想,懂感恩,有自己的个性,有属于人的爱和恨、幸福和渴望。人们说,爱久了,会成一种习惯;痛久了,就会成一道挥之不去的刻痕。人生苦短,鲜花和掌声都是过眼云烟,瞬间即失,读书才是思想的寻觅与探索的天堂。如果,如果每个人,在工作之余,都能捧上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在人间最美的季节,在夜晚最宁静的地方,孤寂的去研读它一场,又何尝不是人生一件快意妙事,一份美味和享受?如同沐浴在春风里,让清淡的书香,叫人神清气爽,神志飘逸。远遁尘嚣,消除杂念,如同与名家大师的一次对话,如同听哲人学士的一次教诲,使人的思维跨越时空,去畅游天地四海。“一起等我们的最后,最后的最后(余秋雨语)”。</p><p class="ql-block"><b>四、自信的力量支撑起文化认知的梦想</b></p><p class="ql-block">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人们早就把目光投向星空、投向远方,不仅始终心怀梦想,而且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表现的都是最初的梦想,这些梦想,让这个世界流光溢彩。一位哲人说,当人类开始仰望星空的时候,梦想就开始了。滴水生根《秋天》的诗也是这样描写的:一片叶子/点亮了整个春天/那是秋的期望/秋啊/你用金黄与果实/收获了春的初梦/一场梦/一场春秋的心灵交换。对中华文明伟大梦想的追求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基因里,深深地融化在了他的血脉中。在甘南大地上诞生和成长起来的他,热爱和眷恋家乡的情结常常让他内心很不平静,很不平静回忆,很不平静地思考,很不平静地面对眼前的青山绿水和牛羊帐篷长叹,叹她的美丽,叹她的小康幸福,也叹她的脚步还需要加快。他用文学、用摄影和他的努力向世人宣告,勤奋的人们还在努力,我们更需要勤奋!在《尕海湖》诗中:湖的那边/通向黄河岸边的油路/犹如琴弦连着山脉/仿佛要被湖水漫去/湖的这边/牧人的羊鞭/挥动着低低的彩云/谁的牧歌这样缠绵/湖的另一边/曾经的居舍/已经远离湖的颜面/在远远的阳坡/开始起居。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是他的梦。《从河畔出发》这首诗也是他对梦的一个展望:又是一个明媚的春光/我已经到了山顶/冬夜的雪曾在这里覆盖/现在已经是染绿的山梁/姹紫嫣红的/不仅是生灵的笑容/我抬头瞭望/草原已经在脚下无限地澎湃/与我的心一样宁静荡然。春光是枝头淡淡的嫩绿,是生命的象征,是春天的使者。一步步走来,诗人从前人的脚印里,从中华民族高擎的旗帜上,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看到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他是有自觉和信心的。他在《我爱阳光》里放歌:阳光,化作一份光粒……静静地在树的末端,地的埂头,山的港湾,城的一阁,以阳光的形式普洒着自己,这是心所在,脉之初,根所源,步所启。 我爱阳光,有无数个这般的原由,唯有初始不曾动摇,那是生养者无尽的目光,它也是一束阳光,照亮着无来无去的星程……在有感于甘南作者的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的短诗中,滴水生根大气地喊出:栅栏已经没有了/只有宽广的草原/我在宽广的草原/心灵比蓝天还要宽广/手握金刚/比金刚强大的是心灵。这让我想起了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笔下的《死亡赋格》和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笔下的《坛子轶闻》,还有波兰诗人切·米沃什《礼物》中忍冬花上的蜂鸟那种理性和宽容,纯洁和善良,想到了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鱼》中,鱼一般的撕裂和撼动,以及鱼得到自由的快乐和洒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滴水生根先生说:由于认知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人类群体,不同的人类群体又促成了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这一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至今影响着人类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今天,人们却正在陷入知识的错觉和群体的无知,这种无知加深了对历史进程和认知的魔化演变,因此,除了奋斗,何以等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少闻,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创作,有百余篇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发表。创作中篇小说《红军曼巴》及剧本《红撒拉》《陇右星火》等,出版了由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阿来题写书名、甘肃省作协副主席陈玉福作序的长篇小说《栅栏那边的羊群》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