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春到颐和园</p><p>2022.03.01</p><p>朋友告诉我,颐和园文昌阁下的昆明湖畔,有太平鸟飞来饮水,并发来拍照的图片。看着那美丽的小鸟,我当即产生去拍照的愿望。</p><p>时已3月,正是春风向往的美好季节。我走在昆明湖东岸,阵阵春风吹来,令人爽快愉悦。到了文昌阁下的船坞边,哪里有什么太平鸟,只有风吹湖水掀起阵阵波浪。</p><p>园区工作人员告诉我,前几天湖面冰雪刚融化时,有太平鸟飞来饮水,现在冰已化,水滿湖,小鸟到哪里都可以喝到水,何况这是一种季节性候鸟,刚刚飞走了。我望着远处的湖水与冰面连结处,早上有八只刚飞来的白天鹅在游浮,从相机远镜头中,还能看到几只熊猫鸭在嬉戏。“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精辟极了。</p><p>站在湖畔放眼望去,近处的玉带桥,远处的玉泉山塔,还有佛香阁在山峦中突起,岸边杨柳在金黄中泛绿,远山在微风中泛青,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色。这是春天的气息,春天来了。</p><p>春天带着诗情画意向我们走来。我驻足湖畔,尽享阳光的暖意,风的温婉。不远处就是高高矗立的文昌阁,据说,文昌阁是颐和园里六个关城中最雄伟的一关。唐朝诗人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如今是春风吹拂文昌阁。我决定穿过文昌阁关门,往东宫门,走乐寿堂,经过长廊,从如意门出园。边走边拍照,边享受春天带来的快乐。</p><p>刚过文昌阁,就看到左边的知春亭。虽然亭边的树木仍枝条萧萧,但却在春风里透着生机。红桥,蓝天,亭阁,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知春亭,是最先知道春天到来的地方。</p><p>在乐寿堂的玉兰树上,桂满了迎春的小红灯笼,透着欢快喜庆,带来春天的红火。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好似传唱着春歌,把堂院内沉睡的花木唤醒。我忽然想起苏轼写的诗:“春鸟啼,春鸟啼时花满枝,花满枝时春来到,春来到时春鸟啼”。这是一首首尾相扣,字句相交错的圆回诗。</p><p>春天来了,万里晴空,枝丫萌动,生机盎然。我隔着厚厚的口罩,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新冠疫情,游人都戴着口罩。以往颐和园的长廊里,人头攒动,穿流不息,照相时都避不开人。疫情的影响,颐和园内游人稀少,三三两两,迈着缓慢的步伐,好像被春风暖意吹得浑身懒洋洋的。我抓住人少的时机,从长廊邀月门起,用手机录像,把这八百米长廊春风留下来。</p><p>经过漫长的冬天,人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春风。尽管每一个季节,都有数不清让人心动的风景,可是,这所有的所有里,春天总是最喜人的。快到如意门时,我站在半步桥上,向东看是白玉桥,据说是为林彪乘车进园时修的。向西看,是冰雪融化的湖面。随着冬日清寒的渐行渐远,湖畔树丛草坪披着冬霜的风雅,带着对春天的满怀情愫,已经竞相伸腰展姿了。喜鹊落在冰岸上,左顾右盼,翘首向往春天的婉约,赏阅春来万物复苏暖阳般的景象。</p><p>出了如意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旷地带,政府在搞“三山五园”的建设,不久,这里将是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春风吹到这里,带来了希冀,春明景和,令人陶醉。</p><p>我热爱春天,春天使我们对生活充满向往。走在回程的路上,沐浴浩荡春风,我由衷祝愿:万寿山依旧,昆明湖长流,皇家园林璀璨。人类生生不息,世间生机勃勃。春天真的来了。春天真好!</p> <p>春到颐和园</p><p>2022.03.01</p><p> 朋友告诉我,颐和园文昌阁下的昆明湖畔,有太平鸟飞来饮水,并发来拍照的图片。看着那美丽的小鸟,我当即萌生去拍照的愿望。</p><p> 时值3月,正是想往春天的美好季节。我漫步昆明湖东岸,一阵春风拂面,令人爽快愉悦。来到文昌阁下的船坞边,湖面未见太平鸟,只有微风吹动起层层微澜。</p><p> 听园区工作人员说,前几天湖面冰雪刚融化时,有太平鸟飞来饮水,现在冰已化,水滿湖,小鸟到哪里都可以喝到水,这又是一种季节性候鸟,可能飞走了。我望着远处的湖水与冰面连结处,有八只白天鹅在游浮,从相机远镜头中,还能看到几只熊猫鸭在嬉戏,此景真是应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p><p> 站在湖畔放眼望去,近处的玉带桥,远处的玉泉山塔,还有佛香阁在山峦中突起,岸边杨柳在金黄中渐绿,远山在微风中泛青,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这里充满春意,啊,春天来了,春到颐和园。</p><p> 春天带着诗情画意迎面走来。我流连湖畔,尽享阳光的暖意,春风的温婉。不远处就是高高矗立的文昌阁,据说,文昌阁是颐和园里六个关城中最雄伟的一关。唐朝诗人王之涣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句,眼前正是春风吹拂文昌阁。我决定穿过文昌阁关门,去东宫门,走乐寿堂,经长廊,从如意门出园。一路上边走边拍照,享受春天带来的快乐。</p><p> 过了文昌阁,左边就是知春亭。虽然亭边的树木仍枝条萧萧,但却在春风里透着生机。红桥,蓝天,亭阁,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我来到知春亭,这是最先知道春天到来的地方。</p><p> 在乐寿堂的玉兰树上,挂满了迎春的小红灯笼,透着欢快喜庆,带来春天的红火。树上叽叽喳喳的鸟鸣,在传唱着春歌,把堂院内沉睡的花木唤醒。我忽然想起苏轼的诗:“春鸟啼,春鸟啼时花满枝,花满枝时春来到,春来到时春鸟啼”。正是诗情画意皆在眼前。</p><p> 春天来了,万里晴空,枝丫萌动,生机盎然。我隔着口罩,吸足了春天的气息。还在疫情期间,游人都戴着口罩。以往颐和园的长廊里,人头攒动,穿流不息,照相时都避不开人。疫情的影响,颐和园内游人稀少,三三两两,迈着悠闲的步子,被春风暖意滋润的浑身懒洋洋的。我趁着人少的时机,从长廊邀月门起,用手机录像,留下了这八百米长廊春风的脚步。</p><p> 经过漫长的冬天,人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沐浴春风,聆听春雨。尽管每一个季节,都有数不清让人心动的风景,可是,这所有的所有里,春天总是最喜人的。快到如意门时,我驻足半步桥上,东看是白玉桥,据说是为林彪乘车进园时修的。西望,是冰雪融化的湖面。随着冬日清寒的渐行渐远,湖畔树丛草坪披着冬霜的风雅,满怀对春天的情愫,已经竞相伸腰展姿了。喜鹊落在冰岸上,左顾右盼,翘首向往春天的婉约,赏阅万物复苏暖阳般的景象。</p><p> 出了如意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旷地带,政府在搞“三山五园”的建设,不久,这里将是绿草如茵,树木葱茏。春风吹到这里,带来了希冀,春明景和,令人浮想。</p><p> 我热爱春天,春天使我们对生活充满憧憬。走在回程的路上,沐浴浩荡春风,我由衷的祝愿:万寿山不老,昆明湖长清,皇家园林璀璨,春风春意常在。人类生生不息,世间生机勃勃。春天来了,春天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