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知青往事</h3> <h3>公元一九七五年,在“广阔天地,大有做为”的感召下,我们一行24人披红带花,在宣闹的锣鼓声中座着气车,离开城市,告別父母来到了乾安县洁井村插队落户,由青年学生变成了农民青年,(最小的年龄16岁)过上了集体生活。</h3> <h3>我们的村子,一条公路从中间穿过,将村子一分为二,我们知青点就在那条公路的右边,中间隔着供销社。当然,我们买什么东西是非常方便的,</h3> <h3>这就是当年的公销社的老房子。</h3> <h3>这是我们当年住过的房子,砖瓦房,正房五间,中间开门,男生在东屋,女孩住西屋两间,东边还有小三间做为仓库,放些粮食、工具什么的。我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就是在这里、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并逐渐成熟起来。</h3> <h3>那个年代,农村落后,广种薄收。每天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有的生产队社员辛苦了一年,还要倒欠钱。</h3> <h3>整个洁井村,维一的两橦砖瓦房,就是我们集体户和旁边的农村供销社了。<br></h3> <h3>这是集体户房子后面。</h3> <h3>径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变迁,现在农村面貌得到了改善,持别是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家家住上了砖瓦房,村村都通了水泥路,吃上自来水,有了自己的小气车。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h3> <h3>当今的村委会,就在我们集体户老房子前面。</h3> <h3>远看村庄</h3> <h3>当年的土公路早己变成了柏油路。</h3> <h3>绿树滴翠,草香醉人</h3> <h3>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在农村一待就是四年。我们在天寒地冻中刨粪;在春寒料峭中播种;在烈日炎炎下除草;在秋风瑟瑟中收割。我们沐浴过当年最好的阳光雨露,也在那里经受过强风暴雨,我们苦过、哭过。然而当年的艰苦岁月锻炼了我们这一代人,对我们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br>每当想起知青往事,确实感慨万分,很想念那些同吃、同住,一锅搅马勺的知青战友们。祝大家安好。</h3> <h3>创 作 人:王永信<br>联系电话:13943806898</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