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

心之所安,一路风景

<p class="ql-block">文/李晓红</p> <p class="ql-block">继母就是父亲再婚娶的妻子,俗称后娘。人们常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所以,继母往往是恶毒的标志。尤其在我幼小的心里,继母更加可恶。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我的看法也慢慢的开始改变着。今天就讲几个有关继母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第一个故事。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妇女地位极其低下。她们文化有限,眼界狭窄,很少有选择婚姻自由的权利。一个名叫翠花的女人,当年嫁给了邻村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男人虽然年龄大了点,可还是很会照顾体贴她的。翠花在婚后的几年里还是过的比较幸福。可好几年过去了,翠花也没有给男人生下一男半女。周围的人们开始也是议论纷纷。不巧男人又得了一种怪病,只能吃却不能动,没多时就撒手人寰。这下翠花就成了寡妇,后来经亲戚介绍嫁到另一村有两个孩子的男人。翠花来的时候两个孩子都大老大不小了。男人是看到翠花没有孩子,感觉没有拖累就娶了她。翠花来到这个家,刚开始还好,可慢慢的跟两个孩子有了矛盾。再加上翠花始终认为自己是外人,男人又比较倔强,后来形成冲突。一次有个亲戚借男人一百块钱来家里还钱,正好那天家里就翠花一个人在家,那个亲戚就把钱给了翠花。可翠花却把那个一百块钱私藏起来,当男人问借钱的亲戚要钱的时候,亲戚说早就给你老婆了。男人回家问翠花,翠花虽然承认自己拿了,可钱已花了。一百块钱在当时来说真是个不小的数字,可以够一家人半个月生活了。翠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在下降。她还有其他毛病。比如家里鸡下个蛋,翠花也藏起来留着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吃,树上结个果子,也等到自己侄子等亲戚来时拿走。翠花的这些行为,慢慢的发展到小偷小摸。有一年夏天邻居给孩子买双袜子,让翠花看了看,没有想到翠花看到别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走了人家袜子。后来翠花穿上那双袜子后,被邻居认出来了。一件件小事使得邻居也慢慢疏远了翠花。后来男人的儿子娶妻生子。家里人都对翠花处处提防着。她更加孤独自私,就是看孙子的时候,看到孙子好吃的东西,也要吃到自己嘴里。后来时间长了还是被家里人发现,她有时候还要狡辩说不是自己吃的。后来男人去世了,翠花在这个家里更是没有了地位。再加上男人的儿子对自己父亲都不孝,更不用说她这个继母,晚年的翠花比较凄惨。她是一个不好的继母。</p><p class="ql-block">英子是第二个故事里的人物。她长的眉清目秀,再加上上过几年学,在当时那个年代中成了出类拔萃的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自然会有很多追求者。可英子却相中了同村的柱子,柱子虽然家境贫寒,但人长的英俊,而且还是个思想进步的人。英子的父母不太同意意这门婚事,不过也没有十分阻拦。英子嫁给柱子后,就在英子怀孕六个多月的时候,柱子参军去了部队。没有想到这一别却成了永别。就在孩子四岁的时候。经别人介绍英子嫁给了一个叫留根的人,留根老婆死于难产有个不到一岁的女儿。英子对留根的女儿就像自己女儿一样对待,留根也对英子带来的儿子视如己出。幸福的一家就这样一直生活着,后来英子的儿子考上大学去了外地。而留根的女儿一直跟英子生活在一起。女儿出嫁没多久留根病了,当英子儿子知道留根病了。英子的儿子就带着留根去大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后专家会诊最后确诊为癌症晚期。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又一次敲落在英子这个弱女子身上,几个月后留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离开了。安葬完留根后英子的儿子要带着英子去外地生活,可是英子说什么也不走。因为这时候留根的女儿怀孕了,她这个继母一定要伺候女儿顺利生下孩子。英子从去照顾女儿的月子开始,一直到女儿的俩个孩子长大成人。俩个孩子也跟这个继姥姥特别的亲近,后来女儿的孩子们成家后,英子依然生活在女儿家,女儿对英子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英子活了九十岁,她的晚年很幸福。英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无私,她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多年后人们提起英子这个继母的时依然会翘起大拇指。</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故事又开始了。人生百转千回,人人都期盼有位称心如意的伴侣,陪之左右,嘘寒问暖、相濡以沫。可有时命运会跟人开玩笑。于是有了我要说的老王。老王的老伴对他很好,两人生活的很幸福,却突然得病去世了。好多年后,他也离休了。子女们要给他找个住家的保姆。被老王拒绝了,他感觉自己能吃能动为什么要让人来伺候。一次老王生病住院了,虽然有好几个子女可他们都很忙。这下不找个保姆也不行了,后来子女们多方打听,找到个叫菊香的女人。她丈夫去世好几年了,她人品也不错。就这样菊香就来到了老王家当起了保姆。菊香是个勤快的人,不但把老王照顾的好,家里也收拾的井井有条。后来老王的身体好了,老王却感觉自己离不开菊香了。就这样菊香升级变成了妻子,而且他们达成一条协议,老王每月给菊香三百元,家里的一切开支由老王来出。三百元在八十年代其实不是个小数目。菊香也感觉老王人好,总想多为他做点什么。这时老王的小儿媳正好也怀孕,菊香也尽自己的努力经常做点好吃的叫孩子们过来吃,有时候吃了走的时候还拿上些。一来二去孩子们也感觉到菊香好,坐月子的时候菊香也尽力伺候着。出月子后儿媳要上班,菊香就承担起照顾孙子的任务。儿子媳妇也感知在心里,经常会给菊香买个衣服啊生活用品来补偿她。转眼孙子上幼儿园了,虽然平时不在一起生活,可每到星期天或佳节日,菊香还是会叫孩子们回来一起吃饭。菊香冬天没事的时候都会给家里每个成员做双鞋垫,虽说都是些点滴的小事,老王的心里却很高兴。有天孩子们回来一起吃饭的时候,老王说今天跟你们商量个事情。先是把菊香的好说了一次,然后就说从今以后每月给你菊香阿姨五百元钱,你们同意吗?没想到话一落下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说“同意”这让菊香也很感动。在后来老王的孩子跟菊香的孩子以姐妹相称,好不多不知情的人,以为他们就是原生的一家人。在老王最后的日子,菊香依旧尽心尽力在照顾着他,老王的孩子们也多次提出来替换她,可菊香说你们工作忙这里有我。老王临终时说出了这样话“我死后你们把我十月的工资给了你菊香阿姨,她如果还在咱家生活,你们还是每月给她五百元钱,家里一切支出你们来出。如果她不想在咱家就把她送回去,你要经常去打照的她些。”孩子们点头答应了父亲。老王走了,菊香也回到了自己家。老王的孩子们遵照父亲生前的话去做,每次去菊香家的时候都大包小包的拿着,不过走的时候菊香会给他们拿很多村里的土特产,村里人也很羡慕菊香有这么多孩子。可是天有测风云,菊香突发脑梗被送进了医院,经抢救最后还是走了。就在菊香出殡时,老王的孩子们披麻戴孝像儿女一样送别她最后一程。菊香由保姆成继母,她的故事像典范一样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三个继母不同的经历,述说着她们不一样的人生。继母有时也能接续好家庭,继往开来。</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晓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