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学期伊始,朴园小学的春芽们又回到了课堂,开始了新一年的成长。而我们这些园丁,也随着朴芽儿们的萌发,提升着自己的园艺技艺。</p><p class="ql-block">此次视导课,市教育局小学英语教研员尹若飞老师莅临我们朴园小学,对我们新学期的教学进行指导,于我便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学习,受益良多。回顾上学期刚来小学任教时的水土不服,对小学教学观和小学教育思维的难以适从,现在的我算是看到了小学教育这扇大门的影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视导课,我依然选择了Read and write这一板块。第一单元的Read and write体裁是戏剧play,这是我未接触过的类型,对此我很有兴趣尝试一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选好了课,接下来就是磨课的过程。本单元主题是My day(我的一天),旨在让学生学习如何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和周末安排。而本单元的读写课,除了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还通过了play(戏剧)这一方式,借助《鲁滨逊漂流记》这一世界名著,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读写教学。这既再一次强化了本单元的主题,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和视野,并借此故事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一举三得,非常巧妙。那么,难点就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如何将这三者有机融合,既能实现教学目标,又能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参与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我最初对这节课的设想并没有这样立体和深入。在文本的梳理上,仅仅是按照鲁滨逊在岛上一天的活动activities,每项活动的频率Frequency以及这项活动所带来的好处Advantages三个方面进行了呈现。经过我的指导教师张婷婷老师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文本结构深化为,who,where,when,what。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做了一定的改变和优化,使之更精美,更流畅。<span style="font-size:18px;">试讲了一次之后,我又将本次课的文本结构优化为who,where,activities,how often,advantages。最后一次试讲,</span>我们的英语组教研组长刘佳老师再一次对我这节课做出了颠覆性而又建设性的修改。既然本课标题是Robin's play,那我们何不把整堂课置于play之下呢?将这堂课就设置成一节“戏剧课堂”,戏剧一词贯通始终。除此之外,文本结构也更改为Charactors,place,activities,frequency,advantages,形式更统一,结构更完整。既然是戏剧课堂,那戏剧最重要的元素—表演,也必是其中的重头戏。在孩子们解析了本课文本之后,role-play一定要是本堂课浓墨重彩的一笔。本环节最好的设计应该是将教室当成舞台,孩子们就是演员,文本就是它们的脚本台词,然后进行一场真实的戏剧表演。然而,受条件所限,我并没能将这一设计落实到位,这是本节课的遗憾。希望在未来的戏剧课堂里,我能够弥补这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这几次磨课是将石头打磨成了玉石,那尹老师,朱主任和刘佳老师的评课则让这块玉石焕发出了美玉的光彩。他们不仅对我这节课表达了鼓励和肯定,更是从导入,讲课,表演,任务单,情感教育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像一把精确的手术刀一样,厘清了这节课所有的脉络。听完评课,我只有一个感受—叹服。</p> <p class="ql-block">我不得不说,每一次磨课都是新老师的一次涅槃重生,过程很痛苦,但最后必定让你脱胎换骨。我期待下一次视导课,期待自己下一次的蜕变与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