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国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勃兴,经典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和节目也逐渐受到关注。文化艺术类别多,但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精神特质和审美意趣,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结合教材渗透在教学过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能播下一颗审美的种子,等到春天到来,定能看到一片片富有生机的青绿。</p> <p class="ql-block"> 我有购买收藏教学辅助品的爱好,尽管没什么艺术修养,但只要觉得能够助力教学,我也肯慷慨解囊。</p><p class="ql-block"> 在讲《核舟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微雕艺术,直观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我在淘宝上查找,购买了一枚仿制品,运用到课堂上,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落实了情感价值观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在做《中国书法鉴赏》专题的时候,我购买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影印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大家情绪高涨,虽难以理解其奥义,但也受到了极强的震撼。</p> 最近毕业班学生进入枯燥的复习阶段,主要内容为古典诗文,学生太长时间地背诵、提问、练习,感到单调乏味,今天正好要复习《三峡》和《答谢中书书》,于是我便拿出了花“高价”买到的影印品,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br> 眼尖的学生看我拿着一个卷轴进班,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老师,您拿的啥?”我笑而不答,众人也都好奇地看着我。<br> 上课后,我让孩子们集体背诵了两篇文章,提醒他们在背诵过程中想象勾勒出画面。<br> 随机抽查了几个,有的说“看到了祖国壮丽的河山!”,有的说“想到了美丽的江南!”,有的说“看到了韵味十足的国画!”<br> 我及时提出了赞赏,慢慢拿出卷轴,请两位稳当学生各执一端,徐徐展开。<br> 当青绿色的山水露出,同学们都被吸引住。<br> 画卷展出一米左右,大家便惊讶起来,“哇!好美啊!” 一个眼界广的人儿,大声高呼:“老师!这是那个叫……叫……叫啥图的?”旁边的同学欢笑起来,终于一个博学的孩子说出了全名,“这是《千里江山图》!”我点头,向他竖起大拇指!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 <p class="ql-block"> 增加到五米左右,众人欢呼起来,“天啊!这真是太梦幻了吧!”有些孩子激动地站了起来,想要奔向近看,我说等一下细细观赏。</p><p class="ql-block"> 当12米的画卷全部展现,大家反而一片静默,双眼不停移动,不知所措起来。这就是伟大艺术的震撼力!</p><p class="ql-block"> 帮忙在背面拿着支撑画卷的同学,各个脸上露出喜悦和自豪的神情,好像这幅画是他们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谁知道这是谁的作品?”我趁机开始普及艺术常识。</p><p class="ql-block"> 大家摇摇头,但两只眼睛像刚上了机油的车轴,在12米的画面上来回滚动。</p><p class="ql-block"> “这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哇塞!这得值多少钱!”一个两眼放光的孩子说道,仿佛在他面前的是一座金山。</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看你俗的,就你是财迷!”她同桌调侃道。</p> <p class="ql-block"> “是啊,不是值钱,而是无价之宝。首先它是由天然名贵的矿物染料绘制,比如有蓝铜矿、孔雀石、蛤蜊壳粉、玳瑁粉等,主题色彩是青绿色。其次它距今千年,其技法、构图独一无二,对后世影响深远。最后它是故宫博物院一号国宝文物。”</p><p class="ql-block"> “一千年了!妈呀!”一个女生感叹说。</p><p class="ql-block"> “对,我这是影印作品,色彩并不明艳,其实真品据说仍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大家都点头赞叹起来。</p><p class="ql-block"> “请大家有秩序走进观看,看看画的景物。”</p><p class="ql-block"> 一群人一跃而起,我担心大家一不小心弄破,就提议按照小组有序观看。</p><p class="ql-block"> 近前独自观看的,伸手轻抚,像抚摸着一个熟睡的婴儿,小心翼翼;组队鉴赏的,在群山中寻找村落和行人;有头像搜索宝藏仪器的,恨不得转上360度,一下子把画尽收眼底;有手四周摩挲不停的,恨不得变成千手观音,一使法术,尽摸手底;还有好奇者,深吸一口气趴上去使劲闻,引起大家的哄笑;更有一个“老干部”,背着双手,从头挤着走到尾,不停摇头赞叹,引得众人关注。</p> 我趁机问:“谁能从《三峡》中找到几个句子,描绘你看到的画面。”<br> 一个答道:“自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r> 一个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br> “那《答谢中书书》中又有什么句子呢?”<br> 聪明的男孩说:“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同桌接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旁边的也不示弱,“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br> “老师,这场面真是应了陶弘景的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br> 我伸出大拇指赞叹孩子的巧妙总结!<br> 等大家观赏完了以后,我再次让大家看着画卷又重新背诵一边,大家的声音超级洪亮。<br> 当服务的孩子们轻轻卷起,众人眼神透出恋恋不舍之意。 “孩子们,艺术都是相通的。中国画展现了中国山水之美,中国古典诗文也描绘出了祖国大好河山。还没有看够的,等有时间我们进行一次艺术欣赏专题,大家分组搜集资料,细细鉴赏。今天让我们一起从诗句中去寻找、回味吧!”<br> 十几分钟,同学们彷佛神游了美丽的山水,那种自豪、喜悦和专注一直持续了整节课,课堂效果万分良好。<br> 在这初春的课堂里,我彷佛看到了一个个抽芽的种子,扭动身躯,慢慢伸展枝叶和触角,生长,生长,蔓延,蔓延,进了千里江山,进了梦幻艺术。<br> 只此青绿,青出了生命的喷薄,绿出了文化的赓续……<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