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

梅花香自苦寒来

<h3>  轰然一声响,春光照万丈。时令到惊蛰,万物复苏忙。惊蛰惊醒沉睡的梦,惊蛰带来鼓荡的风,惊蛰为你送去春风得意,惊蛰为你为你奏响快乐歌曲。祝大家惊蛰快乐!<br> 那你们知道惊蛰是什么意思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h3> <h3>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br>  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月令七十二候 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br><br></h3> <h3>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个节气,惊蛰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仲春的到来。那么,惊蛰节气有什么特点呢?这一天又有哪些习俗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br>  惊蛰节气的特点:<br>  1.气温回升快<br>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惊蛰期间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回暖,而且是雨水增多,但这一时节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保暖。<br>  2.病虫多发<br>  “春雷响,万物长”。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民在春耕的时候,还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为温暖的气候条件容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br></h3> <h3>  3.雷响不断<br>  惊蛰前后,大地回春,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已渐有春雷。民间谚语云:“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次春雷在惊蛰之日,则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下,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的情况。<br>  4.害虫出没<br>  《千金月令》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也就是说惊蛰雷响,会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这个节气是蚊虫等开始活跃的时期。经历过一个冬季,惊蛰这天,大家可以用艾草将死角等处熏熏,清除污邪之气。</h3> <h3>惊蛰的风俗:<br>  1.祭白虎化解是非<br>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h3> <h3>  2.惊蛰吃梨<br>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已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哦!</h3> <h3>  3.蒙鼓皮<br>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h3> <h3>  4.“打小人”驱赶霉运<br>  每年惊蛰那天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门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寓意着把今年身边的小人都打走,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小人作祟而倒霉了。</h3> <h3>  从古至今,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创作了和惊蛰有关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语言魅力吧!<br> 惊蛰<br>  麦苗葱绿日融融,柳醒桃萌吐煦风。<br>  细雨润滋虫蚓动,紫燕归返旧巢逢。<br>  始雷惊蛰催农事,田陌机声震碧空。<br>  筑梦小康新景象,人勤春旱兆年丰。</h3> <h3> 闻雷<br> 唐 白居易<br>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br>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br>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br>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br><br> 春雨早雷<br> 唐 张说<br> 东北春风至,飘飘带雨来。<br> 拂黄先变柳,点素早惊梅。<br> 树蔼悬书阁,烟含作赋台。<br> 河鱼未上冻,江蛰已闻雷。<br> 美人宵梦著,金屏曙不开。<br> 无缘一启齿,空酌万年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