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记忆——我们的初中印象

长弓

<p class="ql-block">  大约60年了,趁着现在还没有老年痴呆,还有点记忆,把这段初中的生活记录下来。在痴呆的时候看一眼,或许会清醒一点。</p><p class="ql-block"> 1961年秋至1964年夏的3年里,在户县四中度过我的初中生活,把青春的3年年华留在那里。那里的学校、遇到的人、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时间的冲刷,这记忆也慢慢的有些淡化或消失了。但总还有有些记忆深刻,还留有些许痕迹。</p><p class="ql-block"> 户县四中坐落在庞村的东北,四周是农田,校门前有一条土路,通向村庄。西面约一里路有个商店(那里过去是个寺庙),那是唯一可以购买日用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部分初中同学,依次是:刘光斗、印文博、张季敏、张全胜、刘绪林</p> <p class="ql-block">  学校呈方形,校门在正南方,进门后道路东西分岔,是两条砖铺的大道,把学校分成东、中、西三大块。中间向北面是个大办公厅。后面有一片很大的花园,紧挨的是两排房封闭成的小院——女生院。这些是学校的中轴。东面由南向北是一排排教室和男生宿舍,西面由南向北是一排排教室、实验室和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在它的最北边。对面和北边是很大的操场。多半时间那里劈出一半种了粮食——困难时期人们太缺少粮食。</p> <p class="ql-block">1964年春,欢送毕业班全体团员在校中心花园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夏季,我由秦镇小学考入四中,学校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新鲜。教室很宽敞,桌凳很舒适,灯光很明亮,黑板很光亮;老师学问渊博,同学个个学习基础厚实;校园很大,像个小村庄;花园里郁郁葱葱,鲜花盛开,散发的香气令人陶醉。每闻到那香甜的丁香花味,就知道夏天马上就要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1964年夏,与同学在校园南门内合影。前排左起:张文良、张季敏、程钦峰(来来),后排左起:周吉、刘光斗</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级因为在1964年毕业被称作初六四级。入学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生活困难,缺衣少吃。那时粮食是主要按挣得工分的多少分配的,如果家里劳动力少,肯定缺粮,生活困难。那时人们重点是解决 吃饭的问题。上学的女孩子很少 ,我们这级四个班,分甲乙丙丁,后两个班没有女生,全是光葫芦。这一群淘气的男孩子在一起,不免经常出现吵闹、欧气、斗殴。从四面八方汇在一起,初次相见,不免有互不服气,斗开嘴互不相让,辩开论振振有词。有能言善辩者经常侃侃而谈,显示自己知识渊博。随着新课程的开设,进入学习阶段,高谈阔论渐渐的偃旗息鼓。</p><p class="ql-block"> 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家庭熬不过去,不少同学便为此辍学。第一年把丙班分解了,第二年把丁班分解了。毕业时只剩下甲乙两个班。我是第二年丁班解散后分到甲班的。</p> <p class="ql-block">1964年4月,和同学在秦镇照相馆合影。前左杨让芝、右印文博,后左赵海洋、右张季敏</p> <p class="ql-block">  主课除了语文是原名称,有许多新名称,算术改成代数,初二又添了几何;增加了外语,从我们这级学俄语;政治学社会发展简史;初二多了物理,初三多了化学。</p><p class="ql-block"> 学校里听说有许多名气很大的老师,他们在教学上身怀绝技。那个物理老师叫张居里,个子不大,带个黑框眼镜,面貌很像外国人。上课不拿课本和教案,或拿课本却从不打开。讲课别开生面,独具一格,既幽默又生动,把生涩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让人留下不可忘记的印象。有个语文老师讲课花样繁多,讲古文苏武牧羊时竟唱开了秦腔剧里的唱词,吸引许多同学爬在教室窗户跟前看这位老师讲课。那个教历史的薛占堂(文革时是个造反派,还进了革委会),上课时总参杂一些幽默的笑话。那个地理老师,把课本内容变成打油诗、顺口溜等,我不喜欢背东西,老师的窍门没有给我发挥作用,第一学期地理还补考了。就连那个食堂的管伙老师朱兴珊,记忆特别,给十多个学生连续称过面后才记账,却将姓名、面粉重量一点不差。</p> <p class="ql-block">1964年5月,与同学杨让芝合影</p> <p class="ql-block">  离学校近的同学可以在家食宿,叫通膳生,其余的是住宿生。刚离开家还有些不习惯,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男生宿舍是三间大房,南北两排通铺,北边是双层铺。上下是通过加有脚架的柱子进行的,体弱胆小住低处,人高马大的住高处。小孩子半夜总是要起夜的,厕所距离远,两排宿舍中间有个渗井,大多偷偷在那里方便。晚上有打鼾的、说梦话的、方便完走错宿舍的。有一次我们一个同学,黎明前穿好衣服,看到他出去了,却没有回宿舍。好久还没有回来,起床前体育老师把他送回。起床后,问起他晚上干什么去了,他竟然什么都不知道。听人说这叫夜游症。</p>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近期形象,依次是:刘建英和孙子、李士俊夫妇、段再立、刘民瑞、郭慧玲和孙女、刘绪敏、杨芳琴夫妇</p> <p class="ql-block">同学近期形象,分别是:李士俊、印文博、赵海洋、王本善</p> <p class="ql-block">  每次周六回家返校时,大家都带一点干粮,补充食堂饭食的不足。学校伙食很一般,困难时期有饭吃就不错了。父母们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带的干粮也各有不同。有细粮白馒头、五香干馍、玉米面馍、烙红薯片、黑面馍,各有不同。还有穷的什么也不带的。当饥饿困扰时,就免不了出现有人干粮丢失的烂事。一场互相猜疑之后,总会不了了之。也有同学互相帮助,共享食物的美事。在学校我第一次品尝到同学的带有芝麻、鸡蛋、大油烙成的干馍。</p><p class="ql-block"> 学校四周是空旷地,围墙又低又长,周末不断有被褥被盗的事出现。饥寒生盗贼,穷困失尊严。为减少损失,每到周六都要留人看宿舍。曾经出现有人看还丢了被子的事,以后总结经验,看宿舍的同学晚上把所有的被褥摞在一起,睡在上面,才减少了损失。</p> <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25日,在户县聚会时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临毕业的那一年在初中学生中招收飞行员。全县的学生经过体检,只有十多人过关。实际这才是初选,还有地区和省上两关。记得那次去地区体检前在县武装部集中,车到时我们正在吃饭。为了赶时间,饭吃的快,有一点烫嘴,饭是有肉的汤面片,很好吃,快速吃完就坐车赶路。就那次,胃被烫伤,从此落下胃病。地区选后我又过了关。最后在西安体检,是更高一级的选拔。那些检查的名目连听过都没有,测记忆、眼睛检查瞳孔放大、坐转椅后辩方向等等。检查眼睛时因为小时候掉到冷水里激博了,留有小小的伤痕,淘汰了。</p> <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25日,同学们在户县瑛瑝酒店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左起:贺秀莲、杨采芹、孙淑云</p> <p class="ql-block">  还有许多趣事,一时半刻记不起来,就此搁笔。</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6日,同学们在户县瑛瑝酒店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欢迎阅读,欢迎批评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