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子私塾》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九篇子罕篇第十五章教学音频</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233讲——子罕篇第十五章</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一起分享《论语》第九篇子罕篇第十五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子曰:“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句子中“子”指孔子,“吾”指孔子自己,“卫”指卫国,“鲁”指“鲁国”,“乐”指“音乐”,《雅》、《颂》指二个乐,雅乐、颂乐。</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孔子说:“自我从卫国回到鲁国后,就把乐整理好,使《雅乐》和《颂乐》恢复到原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要想真正理解孔子这句话,必须要知道以下几个“知识点”:</p><p class="ql-block">一、卫国的来拢去脉</p><p class="ql-block">卫国是周朝姬姓诸侯国,第一代国君叫“康</p><p class="ql-block">叔”,也叫“康叔封”,姓姬,名叔。“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与周武王、周公旦是“一奶同胞”。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伐纣的时候,“康叔”的年纪很小,至于多大年龄,历史上没有记载。所以,“康叔”在武王讨伐殷商的时候,实际上没有发挥作用。但是,当周武王克商后,分封诸侯国,“康叔”因为是武王的亲弟弟,依然获得了一块不错的封地,位于当年殷商王畿地区,现今河南禹州西北,国号叫“康国”,这也是后人叫“康叔”的缘故。</p><p class="ql-block">西周成立三年后,周武王姬发驾崩,临死前将13岁的长子姬诵托付给四弟周公旦、堂弟召公奭(shì)、太师姜子牙,后人称姬诵为“周成王”,由周公摄政,就是由四弟姬旦主持朝政。说来周武王很是英明,任用的三个人,一个是亲弟弟、一个是堂弟、一个是岳父,一起为儿子保驾护航,由亲弟弟撑头,这个“顾命”班子不能不说非常讲究。比如说,如果亲弟弟姬旦想篡权谋位,姜太公可以掣肘,姜太公是何等人物,那不是“人”是“神仙”,全天下的神都是他封的,是“神的神”,他亲外孙的皇位岂能他人觊觎。据传说,周武王的正妻叫“邑姜”,是姜太公吕尚的唯一女儿。重用召公奭,一方面这个人有才华,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宗亲团结起来了,以免宗室有意见。</p><p class="ql-block">当年,周武王把商纣王干掉后,又不能把殷商的宗室全部杀光,如何治理商朝的宗室遗民是个大问题。故而采取了“以殷治殷”的国策,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管理商朝王畿旧地,现今河南安阳鹤壁地区,商朝遗民都很高兴。周武王为了防备武庚将来造反,在南、北、东三个方向建立蔡国、霍国、管国,分别派同母三弟管叔鲜、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监督武庚。请注意,这三个人可都是周武王的亲弟弟。为什么商朝灭亡后还给纣王的儿子封地建国呢?古代有一个礼制,叫做“灭国不绝祀”,就是说,可以把人家的国家灭掉,但是不能赶尽杀绝,要允许人家有个地方可以给先王祭祀,承续香火。这个礼制也叫“二王三恪”,意思是说,历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给于王候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示尊敬。封前二代后裔为二王后,封前三代后裔为三恪,所封的“二王三恪”与现在的王之间皆不用君臣礼,而用宾礼,表示王朝的正宗性和承续性,只是换了名号,换了天子而已,失去王位的宗室心里就不记恨了。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就属于这种礼制。再比如,周武王封舜帝的后裔妫满为“陈国”国君,爵位为公,位于现在的河南周口淮阳一带,孔子死后第二年陈国就被楚国给灭掉了,公子完跑到齐国当了大夫,其后裔由陈氏改为田氏。说来也是天意,舜帝本来就是山东诸城人,他的后裔田和代替了姜氏做了齐国国君,冥冥之中,舜帝好像是在保佑着他的子孙,这就叫做“世事无常”。</p><p class="ql-block">周武王死后不久,以管叔为首的蔡叔、霍叔等对周公旦主持朝政不满,联合武庚一起造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或“武庚之乱”。我估计兄弟们之间没有谈成,周公旦帅兵东征平叛,这个时候康叔已经长大,在周公左右辅佐。其结果,周公大获全胜,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霍叔被贬为平民,武庚肯定也被诛杀了。周公旦这次东征不仅仅是消灭了“三监之乱”,而且继续向东进军,一直打到与齐国的交界处。此次东征对天下还未臣服的方国、附属国、以及四方部落是一个震慑,大大巩固了初生的西周政权。周公班师回朝后,进行了西周第二次大分封,大大小小共计分封了一千八百多个国家。那个时候国家的规模都很小,公爵国家才百十平方公里,男爵国家就更小了,有的甚至还不如现在一个乡镇大。天子直辖的地区叫“中国”,有一千来平方公里。由于康叔在东征中有功,周公旦就把原殷商朝歌地区,原来交给武庚管理的地盘,再加上管叔、蔡叔、霍叔的封地,一起都交给了康叔,封国号为“卫”。卫国的首都就是原殷商的都城朝歌,现在河南鹤壁。《尚书》中有一篇著名文章叫“康诰”,是康叔上任前四哥周公旦对弟弟的谆谆教诲,教导他如何治国、如何善待子民、如何修养道德。康叔果然不辜负周公旦的嘱托,把卫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周成王把他调到朝廷做司寇,管理天下诉讼刑狱,由儿子庸伯代为管理卫国。</p><p class="ql-block">请大家注意一个事情。在西周镇压“三监之乱”第二次分封时,有了宋国。武庚被杀掉了,商朝的宗室遗民还得有人要管啊,“二王三恪”的礼制不能破坏啊,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把商纣王的亲哥哥微子启用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西周、东周是以周平王东迁为时间界限的,大约是公元前770年。就是说,周武王建立西周差不多400年后,西戎大举进犯,把周幽王杀死了,烧毁了首都“镐京”。大家都熟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吧,周幽王为了博妃子褒姒一笑,不惜几次点燃烽火台,烽火台可不是随便点燃的,烽火台上的“狼烟”是外敌入侵的信号。一次、二次点燃,各路诸侯纷纷帅兵勤王,次数多了,都不来了,以为周幽王还是为了逗褒姒笑的。没有想到,犬戎真的打来了,诸侯几乎没有来几个,西周就这样被西戎灭掉了。继位的是周平王,就把都城从镐京(陕西西安)东迁到洛邑,就是现今河南洛阳。卫国对周平王东迁辅佐有功,成为了天下诸侯的首领,从此名望达到顶峰。请注意啊,我们常说的“春秋时期”就是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开始计算的,一直到“三家分晋”,期间差不多200多年。又从魏、韩、赵“三家分晋”开始,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称之为“战国时期”,也差不多200多年。所以,我们说周朝共有八百年。</p><p class="ql-block">卫国一开始的首都是河南鹤壁,由于春秋时期战乱频繁,先后迁移到山东定陶、河南滑县、河南濮阳,最后又迁到河南焦作沁阳,被秦二世宣布灭国。卫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p><p class="ql-block">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当时卫国的首都在河南濮阳,毗邻鲁国的首都曲阜,应该是卫国的中兴时期。由于卫国是康叔的封国,出身高贵,有“康诰”的国家,较好继承了周王室的礼乐文明,与鲁国既是近邻,又是文化习俗比较相近,所以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和最后一站都是卫国,在卫国居住的时间也最长,前后加起来大约有六、七年时间。具历史记载,孔子的孙子孔伋与他爷爷一样,也喜欢卫国,常居卫国,爷二个都有卫国情节。</p><p class="ql-block">二、再谈谈鲁国</p><p class="ql-block">鲁国是周公旦在周武王死后不久东征胜利结束后西周二次分的诸侯国,大约是公元前1043年。就是说,西周武王第一次分封时,周公旦的采邑之地是现在的陕西省扶风县一带,原来是周太王的故地,是周王朝的发源地,国号为“周”,爵号为“公”,这也是后人叫周公旦的缘故。周公东征后,周成王为了嘉奖叔叔的丰功伟绩,又在东方之地,炎帝、黄帝、少昊都曾建都的地方,殷商也曾在此建都,这个地方的东面就是姜太公的“齐国”,画了一块地方封给了周公,国号为“鲁”,爵号为“公”。鲁国的都城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孔子的家乡,孔子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称为“鲁”呢?“鲁”是甲骨文,象形字,上面是“鱼”,下面是人“口”,本义是“鱼入人口”,味道鲜美的意思,也有人解释像是“盛鱼的大碗”,引申为“嘉美吉祥”,占卜中有“吉鲁”一辞。所以啊,山东盛菜的碗都比较大,再后来,人们把山东产的东西都习惯称“大”,比如山东大葱、山东大蒜、山东大萝卜等等,甚至包括人也称“山东大汉”,都是与“鲁”字有关。因为“鲁”字有“大”之意的缘故,引申为“粗”,由“粗”又引申为“粗鲁”、“鲁钝”。总之,“鲁”的本义为“嘉美吉祥”,要不然怎么会取“鲁”为国号呢?要知道周公可是大学问家。也有人说,“鲁”早在周文王时代已经是周公的采邑之地,在陕西境内,只是没有建国而已,这次只是分封沿用了“鲁”的称号。但是,“鲁”的本义没有变。</p><p class="ql-block">本来周公旦已经有封国,位极人臣,朝政大权总览一身,为什么非要在曲阜这块地方又弄个国家?我猜想无外乎有几方面的原因。1、约在5000年前,黄帝把位传于儿子少昊,曰“清阳”。因为黄帝五行为“土”,土生金,故少昊为“金”,所以号“金天氏”,少昊曾在曲阜建都。西周在此建一国家,寓意着承续黄帝的正统。2、少昊帝时,东方夷人臣服,在此建国,为周王朝镇守东方;3、本来齐国姜太公也可以起到镇守东方的作用,但是毕竟不是“姬”姓,姜子牙在世是没有问题的,天长日久,难免生变,所以又加了一道保险。第三个原因是我个人的揣测,今按在兹。</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到了战国时期,大约公元前386年,一个叫田和的人做了齐国的国君,就是说原本齐国姓姜,是姜子牙的封国,最后“田代齐姜”。姜子牙,姜太公,吕尚,想当年是何等辉煌,天下的神都是他封的,辛辛苦苦挣来的一份家业到了最后被姓田的给夺走了。前面讲过,田和是陈国厉公的后代,也算是舜帝的正统后裔,是周武王封的前期十二诸侯国之一,爵位为“公”。大约是在公元前478年,陈国被楚国所灭,陈厉公之子完逃到齐国做了大夫。100年后,田完的后代逐步在齐国扎下了根,直到九世孙田和当上了齐国的国君,成为齐候,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开国之君,最后被秦国消灭,国运165年。那你说说,周公旦有没有“后眼”?传说,当年周公曾占卜过,已经预测到“田代齐”,只是几百年以后的事了。我推论一下:建立鲁国是朝廷大事,周公不可能不与姜子牙商量,姜太公一定是同意了的,假如说周公旦占卜是真的,那么姜太公也同样会预测的到。但是天机不可泄露,也并非人力所能违抗,只有“尽人事,听天命”罢了。</p><p class="ql-block">其实,周公旦在西周镐京主持朝政,是不能到“鲁国”履职的,派了他的长子伯禽担任鲁国第一任国君。鲁国起初的国土面积不大,“封土不过百里”,通过陆续兼并周围的一些小国,比如极、项、须句等,这些小国都名不见正传,然后又夺占曹、宋等国的部分土地,成为“纵横五百里”的大国。国力强盛时,南至徐州、淮河流域,北至泰山,东至黄海,西至菏泽郓城、单县等,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的一个重要邦国,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霸主。可见,周公旦的目的达到了。</p><p class="ql-block">在西周众多的诸侯国中,鲁国的地位十分特殊,因为它是周公的封国,是周室王朝最亲的国家,故“周之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着莫如周。”鲁国的爵位为“公爵”,在“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中是第一等,周成王特批可以使用天子之礼祭祀宗庙,比如说,鲁国国君可以用“八佾舞”祭祀,就是采用64人的舞蹈方阵,只有天子才可以享有这种规格。</p><p class="ql-block">爵位既是一种贵族荣誉,也是一种政治待遇。西周诸侯国中,享受“公爵”称号的并不多,能封为“候”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啊,西周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图表现、立功,好让周天子给自己“升级”;到了春秋时期,就开始乱套了,凭借武力争先做“霸主”,逼迫周天子给自己“封爵”;到了战国时期,就甩开周天子单干,自立为王。</p><p class="ql-block">鲁国由于是周公的后裔治理的国家,自然保留西周礼乐的经典丰富,传承的也较好,一直是天下诸侯学习的榜样,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p><p class="ql-block">鲁国在大约公元前249年,被楚国楚考烈王所灭,鲁国最后一位国君鲁倾公死于山东东阿,国运788年。</p><p class="ql-block">孔子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公元前479年死于鲁国。孔子一生崇尚礼义,克己复礼,不能不说与鲁国的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思想离不开社会大背景,自古皆是。</p> <p class="ql-block">三、再说一说乐、雅、颂。</p><p class="ql-block">孔子教“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p><p class="ql-block">《诗》指诗经,《书》指《尚书》,尚书载入了自舜帝到西周时期的典章、王训、召书、谏言等;《礼》指周礼,《乐》指乐经,《易》指易经,《春秋》指孔子撰写的自周平王东迁到鲁哀公时期的历史重大事件。其中《乐经》已经失传了,我们无法见到其本来面目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对儒学礼乐文明的认知,一些古乐,也往往可以借助载道之乐器,比如钟、琴、瑟、萧、管、竽(yú)、苼(shēng)、埙(xūn)、鼓、缶(fǒu)、敔(yù)等古乐器,可以依稀感觉到遥远的清音。</p><p class="ql-block">“雅”指“雅乐”。什么是“雅乐”呢?“雅乐”</p><p class="ql-block">是指典雅纯正的音乐,是古代帝王贵族朝贺、大典等重大场合使用的音乐,在西周初由周公旦制定,当然用古乐器演奏。“雅乐”不只是一首曲子或乐章,而是由一系列曲子或乐章组成的一个体系。或者说,“雅乐”是正统标准音乐,相当于“普通话”。 </p><p class="ql-block">“颂”指“颂乐”。什么是“颂乐”?“颂乐”顾名思义是歌颂先王的乐歌,是天子诸侯宗庙祭祀使用的音乐,也是有一些乐章组成,比如说:《周颂》、《鲁颂》、《商颂》等等。</p><p class="ql-block">好啦,上面我们对卫国、鲁国、乐、雅、颂一一进行了知识“恶补”,现在可以分析孔子这句话了。</p><p class="ql-block">“吾自卫返鲁”,一定是说孔子结束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回到了鲁国以后,孔子都干了些什么。孔子自己说自己的。孔子说给谁听,不知道,大概是说给弟子们听,因为孔子回国后再也没有进入仕途,被鲁哀公和季康子给奉养起来了,封了一个“国老”的虚名。孔子的主要工作一是教育弟子,一是整理文献。孔子面对的人不是弟子还能有谁呢?不说给弟子听还能说给谁听呢?孔子返鲁已经是68岁的高龄了,也不会有什么应酬。</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孔子终止周游列国“自卫返鲁”?说来话长。窃以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十四年来,孔子所到之国,没有哪一个国家肯采用他的“政治主张”,他又不愿意“混饭吃”,所以屡屡碰壁、饥寒交迫是常有的事,孔子自己曾形容自己“累累如丧家之犬”。二是孔子逐渐认识到天下大势已去,“凤鸟不至,河图不现”,非仅凭自己的能力所能挽救。所以孔子才说出“子欲去九夷”的话来,“孔子想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去”,不想再这样飘着了。三是机会来了,孔子有个学生叫冉求,在鲁国执政季康子的家里当总管,颇受季康子的器重。冉求知道老师的境遇不好,找机会向季康子谏言说:孔子现在的仁德名声越来越大,天下无不知晓,不如请他回来,免得天下诸侯讥笑我们鲁国装不下“贤人”。再说孔子的年龄也大了,就是回来也不会再出仕,也不会给您造成威胁。冉求的话外音是:天下谁不知道当年孔子是因为“堕三都”被你老爹季平子给挤走的,已经流落国外十几年了,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与其让孔子在外头“瞎说”,不如请他回来,也好能看住他,反正他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还能翻起多大的浪来不成?如果放任自流,对您又有什么好处呢?季康子一听有道理,派大夫公华、公宾、公林带着重礼迎接孔子回国。孔子本来就有回国的打算,只是没有找到机会,也算是“借坡下驴”,有礼有节,十分风光地回国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孔子回国是子贡的策划。子贡非常了解孔子的内心世界,知道老师一直以来有回国的想法。当冉求被鲁国季康子召回时,临行前,子贡悄悄地给冉求“布置任务”,希望冉求一定找机会把老师接回去。冉求没有辜负子贡的重托,终于说服季康子同意用大礼接孔子返鲁。此时的孔子,正在卫国“闹心”着呢,为什么?当时是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卫国国君是卫灵公的孙子叫辄,辄的父亲叫蒯聩,蒯聩没有继位是因为当年企图除掉卫灵公最宠爱的妃子南子,但没有成功,自己先是跑到宋国然后跑到晋国去了。后来卫国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父子争国”,前前后后父子打了十几年,最后父亲蒯聩被杀。孔子一开始离开鲁国第一站是卫国,实事求是讲,虽然孔子没有在卫国当官,但是卫灵公对孔子是十分友善的,管吃管喝自然不在话下,二人的关系是不错的,包括卫灵公的正妃南子对孔子也很欣赏,历史上有“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的记载。孔子最后一次回到卫国时,在晋国流亡的蒯聩准备借助晋国的力量攻打卫国,想把君位从儿子手中夺回来,但是还没有打起来。卫国有一个大夫叫孔文子,向孔子请教用兵的计策,孔子说“不知道,没有学过”,然后孔子说了一句名言“禽择木而善,勿木择禽矣”。所以说,当时的孔子形容是“何去何从,踌躇不定”应该是客观的事实,说是“闹心”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孔子自卫返鲁的背景。</p><p class="ql-block">句子中“然后乐正”,“乐”是孔子所教课程之</p><p class="ql-block">一。我以为,“乐”包含现在音乐学院里的“声乐”、“乐器”、“作曲”、“作词”等一揽子音乐课程。就是说,孔子一人就把所有的相关音乐的课程都教了,当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专业分类。古代的“乐”无外乎发音、唱法、乐器演奏、歌词、舞蹈等几个方面,而且《诗经》是唱的素材与基础,诗经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或者说诗经来源于民间的歌,诗与歌不分。乐器是用来为《诗经》发音伴奏的,因此,诗、歌、乐三者一体,不可分割。</p><p class="ql-block">这样说吧,中国的诗、歌、乐从根子上都来源于“阴阳五行”。中国的汉字最早源于象形,就是象形字,刻在牛骨头或青铜器上,所以叫甲骨文或金文。什么叫“象形”?就是按照人们眼中看到的形象画出类似符号的东西来比喻某种意义,就这样经过三、四千年的演变,再加上新中国几次汉字简化,就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汉字。所以说啊,我们现在看到的汉字基本上已经没有“象形”的味道了,很难通过“象”分析汉字的本义,或者说已经失去汉字本来具有的文化意义了。说白一点,现在的汉字已经没有文化味道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雅”、“颂”又说汉字起源呢?因为</p><p class="ql-block">我不讲清楚汉字的起源,就不能彻底讲清楚中国音乐的起源。汉字甲骨文或金文,每一个字都含有自己固有的“五行”属性,即木、火、土、金、水,则对应着自己固有的“五音”、“五声”、“五志”。“五音”分别是商(金)、徴(火)、角(木)、羽(水)、宫(土),这就是中国古代五种纳音,音阶从金开始,排列规律按照逆时针而行,结束于宫音。所以啊,中国古乐总是从敲击金钟开始演奏,用敲击玉器结束,玉代表五行土。“五声”是呼(木)、笑(火)、歌(土)、哭(金)、呻(水)。“五志”是怒(木)、喜(火)、思(土)、悲(金)、恐(水)。</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是不是把大家搞糊涂了。比方说吧,</p><p class="ql-block">“天”这个字,按照现代汉语拼音,念“tiān”,对吧?但是仅仅是学会了如何发音,对吧?但并不知道也不管发音时的情志如何,只要发音准确就可以了,对吧?这就叫做说话但没有文化内涵。为什么呢?你看,“天”这个字,甲骨文,象形字,像是站立的人的头顶着苍穹,对吧?五行属“火”,发声时类似“火在燃烧时的声”,心中满是“笑”的喜悦。有人说了,好像是听懂了,但是还是不知道如何发声啊?不要急,我给您慢慢道来。“火”发“徵”音,古代有专门的定音乐器,比如七弦琴中的代表“火”的那根弦拨出的音就是“火徵”的音。又有人问了:音乐还像是听懂了,但人还是不会说话啊?是这样子的,尽管代表“火”的那根弦发出的声音听到了,但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人按照琴声从口中说出“天”的声音有区别,这就是所谓的地方“方言”就出现了。所以啊,鲁国人说“天”与齐国人就不同,地方之间距离越近,口音就越相近,距离越远,口音就越不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国、各地的语言。</p><p class="ql-block">那么,“雅言”是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也称作</p><p class="ql-block">“官方话”。周代的“雅言”就是西周都城“镐京话”,也可以说陕西西安话吧。当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现在的西安话也不是完全象西周镐京话了,不过,发音的基调应该还是在那里。孔子讲课时使用雅言,就是说西周普通话,就如同山东曲阜人讲普通话。</p><p class="ql-block">这句话中“雅”与“颂”指的不是语言,而是指</p><p class="ql-block">乐。尽管国家之间的语言不同,但是音乐无国界。文字统一比较容易,但说话音调统一太不容易,音乐统一还是可以的。所以,周公旦制礼作乐,在天下统一礼乐,用礼乐文明治理民众,“雅乐”、“颂乐”就这样出现了。并昭告天下,“雅乐”、“颂乐”有哪些,用什么乐器演奏,什么人使用,什么场合下使用,一一作出强制性规定,任何人不能例外,谁违反谁就会遭到制裁。乐与礼并用,礼乐一体,互为表里,这就是中国所谓的礼乐文明的泛泛概念。</p><p class="ql-block">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已经有五百多年了,天下各诸侯国在运用“雅乐”、“颂乐”时,孔子发现有许多乐都不规范,甚至“篡改”,或者说叫做“礼崩乐坏”。怎么办呢?孔子自从卫国返回鲁国后,下决心开始着手整理《乐》,重新让《雅乐》、《颂乐》恢复原貌,就好像是今天对历史文物进行的“抢救性工程”,可想而知,工程量还是相当大的。因此上说,孔子最伟大的贡献之一,是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使其中华文化得以端绪,使其中华文明不至于断裂。孔子返鲁五年后就去世了,不得不说与呕心沥血、宵衣旰食地整理文献不无关系。大哉,孔子!</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p> <p class="ql-block">万博士创办的《万子私塾》</p> <p class="ql-block">万守杰博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