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惠风和畅。2022年3月3日星期四上午,银川市教科所的教研员们在百忙之中,应灵武一中的诚挚邀请,到灵武一中进行高考调研及高三备考复习指导工作。历史学科由朱维老师负责听课,进行课堂诊断指导。</p> <p class="ql-block"> 杨宏霞老师先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及影响》为题进行课堂展示。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概括中国近代化的表现及影响。对课本知识的分析比较到位,注重基础知识,贯穿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不同领域分析,又能结合各自的特色进行深入分析。</p> <p class="ql-block"> 曹思香老师以《背景原因类解题方法》为题进行专题分析。她从考情分析、解题思路、方法小结三个方面着手,以高考真题为例,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理论知识,在方法训练中提升学科素养。</p> <p class="ql-block"> 刘家川老师利用图表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概括归纳。用知识归纳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近代中国是一部屈辱史、寻路史、抗争史。用唯物史观来分析问题,以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布什为例,引导学生明白不同阶级立场决定了他们的阶级态度,并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体现新课改理念,处处渗透家国情怀教育。</p> <p class="ql-block"> 下午,历史学科组所有老师和朱维老师在一号楼在线教室内进行了教学研讨。会议由李峰老师主持。首先由三位授课老师进行了说课。</p> <p class="ql-block"> 杨宏霞老师强调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阶段特征的概括,主要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p> <p class="ql-block"> 曹思香老师强调,在二轮复习中,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答题能力不足,在复习中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会有目的地就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本节课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总体上达成了教学目的。</p> <p class="ql-block"> 刘家川老师强调了课堂的时间紧,但知识容量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差,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学生的基础不同,男生的表现相对较好,本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基本达成了目标。</p> <p class="ql-block"> 之后 ,由朱维老师结合三位老师的讲课和高三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 1.教学要落实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她以刘家川老师的课堂为例。认为刘老师在课堂中以(1)整体呈现知识架构;(2)梳理知识线索;(3)解读夯实基础;(4)解题巩固所学,这四个部分为纲,注重唯物史观的运用和引导,通过具体的历史解释,让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读;刘老师能让历史服务现实,通过历史事件去历史知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p> <p class="ql-block"> 2.应加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她以杨宏霞老师的课为例,就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强调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事件的关联性,让学生寻找和思考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辩证地看待问题,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和联系。</p> <p class="ql-block"> 3.要破除教材叙述的不连贯性</p><p class="ql-block">她强调了许多知识都是突兀而来,突兀结束,给学生的感觉是每一个概念都有时段性。其实,真实的历史并不是这样的。她以九品中正制为例,解读了她曾发挥过的重要作用,但在科举制出现后,科举制度显然更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但并不能说九品中正制从开始就一无是处。她认为,任何制度都有渐进性,她还举了节度使制度等为例。</p> <p class="ql-block"> 之后,她又与历史学科组的老师讨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诸如新教材的使用和培训、高考阅卷及试题分析、高考复习应注意的点、二轮复习备考与知识体系建构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时间飞快,转瞬即逝。一下午的研讨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大家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p><p class="ql-block"> 在高三复习备考的关键时期,学校领导高屋建瓴,邀请了教科所的专家为我校传经送宝,恰逢其时。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多一点,为提升老师的教学素质,为提升灵武一中的整体教学质量添砖加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