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创新教研活动——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开展“点线面全员小课题系列教研活动”第一季“学生好习惯培养”

崔宁宁

<p class="ql-block">  成长,就是认知升级。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的老师们在丰实文化的进步中,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进而重建自己。教研是老师们成长的必经之路,全员小课题分享是我校一项创新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在课堂上独特地思考,有效地操作,犹如一颗颗宝石从泥沙中慢慢溢出,点亮了在场每一位老师的眼睛,点燃了大家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的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呢?听老师们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语文教研活动主持人吴存霞主任通过一个哲理故事告诉大家,学会用好习惯的方式占领坏习惯的荒芜。</p> <p class="ql-block">  人生聪明写字始,我们总以为写字训练只需要让孩子正确书写就行了,其实不然,通过李会平老师的分享,我们才明白拿笔收笔才是“写字”的第一笔。</p> <p class="ql-block">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如何让读书点亮孩子们的生活?陈芳老师从激发兴趣、碎片化阅读等六个方面做了分享,行云流水,云淡风轻却沁人心脾;单海燕老师从选书到定点读,再到主辅线结合读等让我们看到阅读习惯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魏慧慧老师带学生体会书中的美好。冯振老师带孩子们步入读书愉悦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小手高举、小眼发光、小脸通红”的投入状态,是课堂教学中亮丽的风景,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境界。可现实的课堂是,学生提问不举手,课堂沉闷,了无生趣,尤其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贾红彦老师给出了很多小妙招。</p> <p class="ql-block">  学生不仅要会说,还要善于倾听。听,是语文学习的精髓。 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吴慧老师给大家指点迷津。</p> <p class="ql-block">  面对错误百出的听写、默写作业,更是让我们头疼。怎样“默”出效能感?马春艳老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曙光”。</p> <p class="ql-block">  教务张大霞老师主持本次数学教研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好习惯,就在教师一点一滴的引导中渗透,我们老师坚持板书书写、教案备课、作业批发,都是学生习惯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  刘雪梅老师分享《播种习惯 收获美好》,书写积累、课堂学习、作业习惯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你再想想、运算顺序对吗?”等温馨的批注,大眼睛认真审题、大拇指你真捧的图画,都是培养、督促学生习惯的小妙招。教师自身的认真是对学生好习惯养成的榜样示范。</p> <p class="ql-block">  曹蓉蓉老师以《培养好习惯 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解读了什么是习惯,以及她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8个习惯。曹老师培养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管理自己,好的习惯坚持、坏的习惯改正。</p> <p class="ql-block">  刘春艳老师的《学生读题习惯培养》着眼于细节,以小见大。读题审题看似很小的点,培养的是学生认真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刘老师以每一个小小的学习习惯成就学生大大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  胡红英老师的《万分比赛 为学生好习惯养成“保驾护航”》引起了老师们的兴趣。她从课堂纪律、积极发言、书写认真、完成作业四个维度,以月度、学期为评价周期,对学生的习惯进行记录,以不设上限的“万分制”为平台,用拆线统计图的形式,更清晰的看出学生表现的变化趋势。激励学生,努力的做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青年教师李文楠老师做学习交流,从自身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的方法入手,结合今天学到锦囊妙计,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升自己在学生习惯培养方面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李玲玲老师就《万分比赛》的细节与胡老师做交流探讨。李老师的课堂上小组评价得到的星星旁边会写上那位同学的名字,一个小小的举动,从集体的团队意识到个人激励全都囊括其中。</p> <p class="ql-block">  教务夏荆静主任与老师们交流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与技巧。与学生商量完成练习的时间、小组评比获胜者可提前十几秒下课等一些小妙招,都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四位汇报教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综合组教研活动伊始,教务夏老师多角度陈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习惯成自然,培养好习惯重要的是行动,重复行动,坚持,一直坚持。</p> <p class="ql-block">  体育组尹彦春老师首先分享了《焦点培养体育课解决问题的能力》。她采用“量尺问句”打分的方法引导孩子表达对体育课的感觉,和学生平等协商,调整自己的课堂管理模式,并通过在“校长杯”足球赛的一个小案例,介绍怎样帮助学生正向思考,靠近美好,爱上体育课。</p> <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教师赵青分享了《课堂习惯培养》。赵老师从学会倾听,乐于表达,严于律己等几方面,细致介绍了自己在哪个关键点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书法教师李旭辉分享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他分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从书写工具、书写姿势、字的揣摩、练习频率、激励措施等各方面做了细致介绍。“上不顶天,下不立地,左右留空气”等口诀让老师们耳目一新,写字指导用到“象形法”、“画圆法”等,使老师们深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肖葵菊老师将旋律与常规管理融合,问好歌、安静歌、下课歌等,每次旋律响起,孩子们就清楚地知道现在要干什么,多么美妙啊!奖励小贴画,并积累升级的方法,让孩子们欲罢不能,积极配合,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养成。</p> <p class="ql-block">  刘晓萍老师的《低年级学生音乐课习惯的培养》中,用情境激趣、对比体验、趣味表演等各种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学生没有掌握恰当的发声方法,刘老师用《摇篮曲》举例,让他们逐步养成自然的演唱习惯。</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侯玉如老师给我们分享的是《归纳总结的习惯培养》,她举例说,考试的时候,对于一眼不能够看出答案的,一定要学会分析,看一看这道题有没有标志性的词,它大概在考查哪个知识点,拓宽思路,如果能推测出他的出题意图,那么这个题就能够做出来了。每次考完试,把错题和典型题目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归纳。</p> <p class="ql-block">  综合组老师精彩的分享,令人深思,给人启发。教务夏老师谈了自己听综合学科六位老师分享后的感受,老师们在培养学生习惯时,都是从“微小”开始,微小的极易做到的目标+自由超额,使习惯的养成不用消耗很大的意志力,加之教师的智慧引领,习惯润物无声地养成了。</p> <p class="ql-block">  各组教研活动,徐校长、隆校长都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对活动给予了肯定。徐校长用自己学车的例子,说明了养成观察的习惯让他受益颇多。他还谈到我校的校训“积跬步,至千里”就是对“习惯”力量的最好诠释。</p> <p class="ql-block">  徐校长、隆校长都强调了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学生关乎家庭、关乎祖国的未来,教师的责任重大。</p> <p class="ql-block">  从课内到课外,都离不开良好的习惯,所以“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学问有三道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得”。老师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何曾不是这三道坎呢?一次研讨,一次成长,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一瞬间的事。</p>

习惯

老师

学生

培养

教研

分享

课堂

养成

教师

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