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亲切的关怀———福建省南下服务团团史研究会新春慰问福州老同志纪实之一

晨未绩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18日,天阴沉沉的,不时飘来雨丝。</p><p class="ql-block"> 在四大五中联络员喻康民车辆的支持下,一大三中的第二代联络员陈春和我,出发到在榕的一大三中老同志家去走访慰问。</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省老年医院新的病房大楼第16层高干病房,看望已经住院很久的陈庆蔚叔叔。因为疫情,进入病房需凭家属陪伴证还要有7天内的核酸检测报告。所以每层楼病区的铁门,都是关的紧紧的。进入是要按事先录制好的指纹,病区铁门才会打开。我想我既然人来了,就去敲门试一试。</p><p class="ql-block"> 恰好我持有7天的核酸检测报告有效期的最后一天,经过告知我的目的,把门护士通融让我进入病房,见到了卧病在床的95岁的陈庆蔚叔叔。</p><p class="ql-block"> 看着张着大口,双目紧闭,面色苍白,鼻子上插着氧气管,面容消瘦的陈叔叔,我们就不忍打搅他,把慰问品放在床头柜上,嘱咐护工一定要细心护理陈叔叔。</p><p class="ql-block"> 这一张照片是我2018年春节前,去陈庆蔚叔叔家慰问时留下的照片。那天我还向他赠送了我编辑的“福州四中校报”创刊号这期,陈叔叔也很认真的阅读起来。 </p><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不觉4年过去了,现在病榻上陈庆蔚叔叔的病容枯槁形象我不忍拍摄,所以就选用这张以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火车北站后面的西园雅居东区,见到了张贤铭叔叔。</p><p class="ql-block"> 看过去张叔叔的身体还不错,97岁的人,可以在家里自由行走,自己吃饭,精神也很好,今天他正坐在椅子上看报纸。目前他听力不行了,要靠他大儿子在他耳边大声说话。因为原来跟他家里人很熟悉,所以知道97高龄的张贤民叔叔,虽然是住在家里,但是生活完全要靠家里人护理,工作量很大。 </p><p class="ql-block"> 我万万没有想到,15天后的春节初四,我接到了他儿子打来的电话,他爸爸已经于今天早上一点去世了。所以接电话的那一刻,我强烈的感觉到敬老爱老的工作,一定要早要及时,一定要抓紧时间做,不要留下遗憾啊!</p><p class="ql-block"> 下图第一排左一是张贤铭叔叔,旁边是他的夫人林铮阿姨。这是我们那天与张叔叔的最后一张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又奔向位于鼓山前屿的君临东城小区,来到了林兆泉叔叔家。林叔叔今年93岁,身体健康状况很好。事先我们电话征求过他的意见,他说因为过几天要去医院看眼睛的毛病,周二去最好。所以我们选择了今天去走访。</p><p class="ql-block"> 下图右三为林兆泉叔叔左二为他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  林叔叔的经历非常传奇,报名参加南下服务团,编入一大三中,在上海沪江大学受训才一个星期,就因为福建文工团需要,直接调入福建文工团,跟着省委的车队来到福州,马上又被解放军92师文工团调去,担任舞台美工,穿上了军装,成为现役的解放军军官,1955年大授衔时,在炮团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授予中尉衔。</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全国第一次大授衔时,林叔叔身着中尉军衔装照,26岁的林叔叔既年轻、又英俊潇洒,真是帅呆了、酷毙了啦!绝对是那个年代女青年心中的偶像哦。</p> <p class="ql-block">  林叔叔1960年又晋升为上尉。1963年转业福州地方工作。结束了他这段传奇的军旅生涯。</p> <p class="ql-block">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林叔叔当年申请入党时,因为父亲解放前迫于莆田家庭生活困难,到海外南洋打工,结果属于有海外关系,所以他入党问题受到了挫折。但经过林叔叔不懈的申请,党组织也很慎重的到他家乡进行调查政审,做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林叔叔于1959年终于入党。</p><p class="ql-block"> 听了林叔叔的叙述,我们也热烈祝贺林叔叔有了60多年的党龄, 林叔叔高兴的拿出两枚他最宝贵的二枚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全部佩挂在胸前,再次与我们合影。</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南下两代人四位共产党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福新路建华支路的建华温泉公寓二区,看望李传龄叔叔。李传龄叔叔也是93岁了,但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他的床头放着《参考消息》等一叠报刊,我们一行佩服至极。因为如此高龄老人,能够坚持读书阅报的人,已经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  正是李叔叔有每天阅报的好习惯,所以2019年,李传龄叔叔在海峡都市报上,看到宋晖记者采访我爸的文章,触景生情,睹物思人。</p><p class="ql-block"> 李传龄叔叔回想起自己和战友们,1949年参加南下服务团,三千里行军徒步来到福建,为福建的革命和建设奉献了七十年,绝大多数战友已经长眠在八闽大地。当年一起南下的2700位战友,如今大约只有600来位存世了,不禁老泪纵横。</p> <p class="ql-block">  李叔叔看到这张报纸时,他女儿正好回娘家看望他,就把李叔叔这感人的一幕给拍摄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他女儿事后对我说,过去她爸爸是一位脾气很暴躁的人。没想到他年老了以后会多愁善感。所以她也非常吃惊,非常感动的抓拍了他爸爸看报纸,泪流满面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我听了以后也非常感动,深深的为他们革命战友情深而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又来到西洪路180号新村,看望林谷叔叔。林谷看到我们来到,高兴的不得了。他拖着蹒跚的步履,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舍放开。</p><p class="ql-block"> 我万万没想到他紧紧的抓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说有件事情,要请我帮忙一下。我问林谷叔叔有什么事?他说过去团史研究会的一个女同志曾经电话问过他的入党问题,所以能不能请这位女同志再继续帮助他,协助他解决入党问题?</p><p class="ql-block"> 听了94岁的林谷叔叔的话,我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一个步履艰难的高龄老人,念念不忘的就是想着能够在有生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啊!</p><p class="ql-block"> 南下服务团的老同志一辈子对党忠心耿耿,矢志不移的跟党走啊!🌹 🌹 🌹</p> <p class="ql-block">  时间已经12点多了,我们最后来到了福建省康复医院,走访住院在此的本中队林木、施桐君伉俪。我们原来怕老人家已经休息,想把东西交给护工就好。因为现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疫情期间</span>进医院要有核酸检测报告,还要出示家属陪伴证,这些我们一时是没有的。</p><p class="ql-block"> 刚好下楼来接我们的护工说这个时候,保安放松门禁,她可以带我们进入病房,而且林木、施桐君夫妇在同一个病房,两人都还没入睡。所以我跟林木叔叔聊了一会儿。林叔叔今年93岁,施桐君阿姨今年94岁,他们当年一起加入南下服务团,编在同一个中队,来福州后结为革命伴侣。施阿姨早几年就住在这个医院,当时已经不能正常讲话,那一天我握着阿姨的手,她一直盯着我,但说不出话来。</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病榻上的林木叔叔与我亲切交谈。他得知我今天已经看望过陈庆蔚叔叔后,还交待我要告诉家住省老干局对面的丁方成叔叔,让他有空去省老年医院看望陈庆蔚叔叔。林木叔叔自己在住院,却牵挂着其他也在住院的老战友啊!</p> <p class="ql-block">  本来在榕的还有二个叔叔焦文华、林占起,我们也要去的,但事先联系时得知他们到外地或是孩子家里去了,我们无法到达。</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走访慰问活动结束了,但是叔叔阿姨的话语,久久的萦绕在我们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我们暗暗下决心,一定把关爱老同志的工作做的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