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阴沉沉的,天也有情似有雨意入浸!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还存一些微凉。回顾无声中流失渐远的日子,它镶嵌在斑驳的年轮中渐次厚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我们这代的人生那些幼年的天真、青年的迷惘,抑或求索的思想,而在人生的坎坷旅途中,跌跌撞撞,被烙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疤痕;迫人学会不再盲目的去爱,去崇拜。终于学会把目光从远处的天际收回,投向踏实的地面。不知不觉“东隅已逝,桑榆唱晚”,用一句歌词来比喻:“还没好好感受年青就老了”!</p><p class="ql-block"> 莫听穿林打叶声,</p><p class="ql-block"> 何妨吟啸且徐行,</p><p class="ql-block"> 竹杖芒鞋轻胜马,</p><p class="ql-block"> 谁怕,</p><p class="ql-block"> 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自古多情伤别离!我虽非文人墨客,更不敢奢望宋代文豪苏东坡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其实我也不喜欢怅然若失般的情景,为了生存良鸟择木而栖。可终究人非草木,奈何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行路人。倚着车窗眺望高速公路两旁小山上的杜鹃花随风摇摆,仿佛在向远行的游子挥手。再见,故乡!再见,儿时的伙伴!</p><p class="ql-block"> 记忆的行囊携带着此去经年无法磨平惆怅,我善感的眼眶再次模糊面前的视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老屋情怀</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邂逅阔别多年的发小,执友惠庆,宠其之邀,特意举办的老邻居聚会。阔别付家里屋三十余年,离开广昌二十多年,记得有首歌词:“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应该多么美……”。</p><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都说人生如梦时光太短。每个人的人生都曾憧憬美好的梦,在梦中有自己期待的灿烂,譬如生活,工作,爱情等等。然而这样的梦时常会在一夕之间,被现实的落差惊醒,让我们扑捉不到破碎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 聚会在怡和酒店举行,怡和——心怡祥和,与盱河谐音。盱河是广昌的母亲河也是抚河的发源地。这里地处武夷山脉西麓,山青水秀,河水清澈透底质地甘甜,更有那黄金般的沙滩。登上河堤就能看到付家里屋那一层高一层的飞檐,俨然似一群仰头对尾的凤凰,以及雪白的风火墙,那是我的老家,我的根。</p><p class="ql-block"> 付家里屋官称后塘2号,整个后塘是一片明未清初时期的古建筑群,占有老县城面积多半的风水宝地,有句流传久远的童谣:“整个建昌府不如后塘一块土。”广昌于南宋绍兴八年建县,隶属建昌府辖,位于建昌府通往广东的必经之地,故而得名。相传,后塘曾发达到十八顶纱帽盖墙:说十八个孩子在禾场下玩踢毽子,玩热了就将帽子脱下放在矮墙上,后来这十八个孩子全部中举。足见它昔日的繁华与荣耀。</p><p class="ql-block"> 后塘2号以三栋厅堂,上有花台下有禾场,一把锁全栋屋的宏伟气派,更是在这片古建筑群中独占鳌头。据闻,付家的先人仅一趟前往福建贩卖夏布所得利润就建起这座大屋,原本坐西朝东。儿时听老人们说,早年由于强不过王家势力,王家硬在付家里屋大门前建起王家祠堂,付家无奈只将大门改朝北,拐入小弄堂。为使上厅堂神龛得以见天,只得在原来的大门处建了一面高达七八米的照壁,在花台砌起高于小门的红石围墙以骤气。或许,人事已尽回天无力,这就是付家里屋由鼎盛到衰落的起因吧!晚清时期付家里屋已名不符实,演变成多姓氏杂居的大屋场。</p><p class="ql-block"> 王家祠堂前一条南北向的古官道,它的诞生早于咸丰四年后修建的老街数百年,系古广昌的印记之一。官道旁两口水井一左一右、一园一方;园井处于何家屋前,水咸,供洗刷之用。方井稍远点在黄芪丛下(地名),水质清淳甘甜。可是早年因井旁野生许多中药黄芪而得名?!用每块达吨重红石砌成的方形井,已被长年累月吊水的木桶磨损成了梅花形,躺在路旁诉说岁月的沧桑!因此付家里屋每家每户都备二口水缸,饮、用分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水井往北约三十米处挨着后塘的北角,古地名叫“百岁岭”,相传,明代宣德年间揭家堡有个叫揭惟孝的人,其妻刘氏活到九十九岁,广昌藉尚书太子少保何文渊将此事奏告皇帝;古代七十岁为古稀,年近期颐实为凤毛麟角,皇帝封她为百岁人!并在此处赐建有百岁牌坊。广昌原方言“人”与“岭”谐音,由此而得名。百岁岭旁建有接官亭,来往的上任的广昌藉官员,进京赶考的学子都要饮一瓢古井的水,寓意深长。</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王家祠堂外墙建筑末变,每块青砖都印有“南阳球记”漂亮的宋体字,可见证是一个姓邓字球的窑主所烧制。祠堂内就改成县付食品公司的酱油厂,付家里屋的孩子就是闻着酱香长大的。</p> <p class="ql-block"> 李家祖宗是最早入住付家里屋的外姓人。在这儿严父慈母的余影历历在目,在这儿有宴散千里兄长们的足迹,在这儿姐姐笑声还余音绕梁,及当年共骑竹马的伙伴。虽然离您时久但常梦牵神游,在这儿刻录了我前半生的辛酸苦辣。</p><p class="ql-block"> 岁月有情,多少次儿时的时光在我梦中的呓语里倒流;多少次我满载怀旧的情思回归到付家里屋的故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