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制作传统蒜泥白肉经验之分享</p><p class="ql-block"> 文/刘冲</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蒜泥白肉之溯源</b></p><p class="ql-block"> 蒜泥白肉是一道川菜传统名肴。笔者在长期事厨的过程中,致力于川菜传统名肴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在此特将蒜泥白肉的前世今生与广大烹饪爱好者一起研析与分享。</p><p class="ql-block"> 以“白肉”为菜品名最早出现在南宋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也在同一时期耐得翁的著作《都城纪胜》书中有记载。其后,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美食家袁枚在其著作《随园食单》中,清晰地记载了“白肉片”,说“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并介绍其选料加工:“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最妙。”满洲人当时是中国的一个部族,昔时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那么,袁枚为什么把“白肉”记载为“跳神肉”呢?原来,满族人在远古就形成一种传统大礼叫做“跳神仪”。富贵仕宦之家,其室内必供奉神牌,以敬神灵、祭先祖,并在春秋之季择日致祭之后,通常要吃“跳神肉”(亦称“阿吗尊肉”)。这种“跳神肉”皆以不加盐的白水煮之,只要火候掌握恰当,食之甚嫩美。其吃法乃“自片自食”,所以“善片者,能以小刀割如掌如纸之大片,兼肥瘦而有之”。这便是早期关于“白肉”比较完整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同处乾隆时期著名戏剧家及诗人李调元在整理其父李化楠(四川罗江人,乾隆时期在江浙一带为官) 手稿时,将其父记载的江浙地区“白肉煮法”详细载入了自己编纂的《醒园录》一书中。</p><p class="ql-block"> 在晚清时期,四川名人傅崇矩编纂博物志书《成都通览》一书,“白肉”“椿芽白肉”在该书中以较完整的菜品名称呈现。</p> <p class="ql-block"> 上述史料较完整地记载证实了“白肉”菜品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满族的祭祀活动中,并较为清晰地展现出白肉菜品的传承脉络,反映出“跳神肉”走出东北地区后,一路南下,最后传遍全国各地,继续演变……</p><p class="ql-block"> 根据我国地域文化特色及人们的饮食特点,白肉菜品经历长期演变后,如今在全国各地流行的白肉菜品可谓丰富多彩。其中较为著名的白肉代表菜品有:川菜系的蒜泥白肉、鲁菜系的酥白肉、浙菜系的五味白肉、苏菜系的春笋拌白肉、京菜系的白煮肉、沪菜系的上海熟白肉,以及云南的云南白肉、山西的九味白肉、东北的酸菜汆白肉…品种可谓琳琅满目。那么,川菜名肴蒜泥白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p><p class="ql-block"> 如今现存的各种饮食文化史料亦可以佐证,在四川,白肉菜品依然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自宋朝起,四川先民在进行祭祖、祭神等祭祀活动时,通常需要使用“刀头”。须选用猪坐臀肉(猪臀二刀肉),通常重量在1000~1500克,然后整块入笼锅,旺火旱蒸至熟,或整块入白水中煮熟(具体制作手法通常根据当地祭祀文化特点而定),这就是四川民间约定俗成的“刀头”(一些地区须连带猪尾)。无论是祭祖还是祭祀神灵后的“刀头”,均不能扔掉,因为宗教认为,先祖或神灵是大公无私而普度众生的,为了嘉奖祭拜人的虔诚,会与祭拜人分享美食,亦会将各种好运与福气降临“刀头”,祭拜者分食后即可显灵。</p> <p class="ql-block"> 早期人们在祭祀后,将“刀头”切成小坨或薄片,再蘸纯盐或味汁直接食用,以此期盼得到先祖及神灵的庇护。这种在祭祀活动中分食白肉的仪式在四川境内流行了极长时间,直到四川先民采用了以回锅肉祭拜先祖及神灵的方式后,才逐渐减少。</p><p class="ql-block"> 傅崇矩于晚清1909年所编《成都通览》,被公认为是成都清末时期的“百科全书”。此书在“成都之食品类”“成都之家常便菜类”等篇中共收录了1328种其时成都常见的川味美食,其中收录了“白肉”与“椿芽白肉”,唯不见“蒜泥白肉”。从古至今,成都一直是巴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餐饮业人才济济,当地餐饮业界的变动惹人注目,堪称是川菜发展的风向标。然而,如雷贯耳的川菜传统名肴蒜泥白肉却在此书中不见踪影。并且,笔者几乎查遍1909年以前其他所有的饮食文化书籍资料,也未找到关于蒜泥白肉的任何记载。依此可以说明,在这一时期,蒜泥白肉尚未成型。</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川菜名肴蒜泥白肉成型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民国初期。因为有记载表明,在民国初年,成都三义园、荣乐园、竟成园、竹林小餐等著名饭店食谱上,才陆续出现了蒜泥白肉这道名肴。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时期,当蒜泥与白肉邂逅,成就了千年等一回的绝配。蒜泥白肉从此便在全国各地的白肉菜品中脱颖而出,以美味绝伦之态满足普罗大众大快朵颐之欲,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b> 传统蒜泥白肉的制作</b></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多年研析传统蒜泥白肉的制作中,积累了一些烹饪经验。在此,特将制作关键技术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b> 1、白肉的选料</b></p><p class="ql-block"> 白肉用料极为讲究——要选用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准确地说,每头成年猪身上能用于制作蒜泥白肉的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为2000~3000克,选离猪尾越近的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越好。选白肉料时,须注意要选粮食饲养的猪,这样的料制作的白肉肥而不腻;而饲料喂养的猪,其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较次,在烹制蒜泥白肉时多少会影响成菜的质地和口感。</p><p class="ql-block"><b> 2、白肉的加工技法</b></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技法为旱蒸白肉:将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整块除尽猪毛及污渍,放入米汤中浸泡五小时左右,漂尽血水。然后入笼蒸至八九分熟时关火,待其自然冷却后出笼,便成白肉料。此技法一定要注意:蒸制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之前要漂尽血水;蒸制后一定要冷却再出笼,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白肉料色白味正;蒸制时要掌握好火候,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若熟透过火,成菜便会逊色许多。</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技法为汤煮白肉:将猪坐臀肉或猪连腿肉整块除尽猪毛及污渍,漂尽血水,然后入锅加入米汤小火煮至八九分熟时关火,待其自然冷却后起锅,便成白肉料。此技法煮制白肉料,米汤与猪肉的比例以10∶2为佳;煮制时不宜大火;煮好后,猪肉一定要在锅中自然冷却再捞起,以免白肉料色泽变黄变暗,影响成菜效果。</p><p class="ql-block"><b> 3、复制酱油的制作</b></p><p class="ql-block"> 要想烹制出色香味美的传统蒜泥白肉,复制酱油也特别重要。其制作方法是:取适量酱油入锅,再加入鲜汤(系土母鸡与猪蹄熬制而成,一般以1只鸡配2根猪蹄,加适量清水熬制成5000毫升鲜汤为佳)、冰糖(红糖)、生姜块、香葱结、八角、桂皮、山柰、小茴香、干姜、豆蔻、草果、白芷、川芎、香叶、陈皮、良姜、罗汉果、香茅草、砂仁、紫草、甘草、丁香等,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熬制60分钟以上(10成的酱油、鲜汤熬制成约5成即可,冷却后呈浓稠状为佳),然后起锅盛于容器中,于阴凉处放置一夜(8 小时以上),最后滤尽残渣取净汁,即可使用。</p> <p class="ql-block"><b> 4、红油的制作</b></p><p class="ql-block"> 烹制传统蒜泥白肉必须使用红油,其制作亦较为讲究。其制作方法是:将舂制的带籽子弹头粗辣椒粉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热水拌匀(以辣椒粉能手捏成坨、干湿合适为度),浸渍放置一夜(8小时以上)。</p><p class="ql-block"> 锅置火上烧热,倒入纯菜籽油烧至三四成热,放入生姜块、香葱结、香叶、八角、白蔻,小火烧至七八成热时,再将生姜、香葱、香叶、八角、白蔻捞起不用;继续小火烧至锅内油面油沫散尽且冒青烟时,再将油倒入油盆中,晾至约七成热时,迅速放入带籽子弹头粗辣椒粉并搅散片刻;待油温降至约五成热时,再迅速放入舂制的二荆条细辣椒粉及白芝麻搅散;最后将其放置一夜(8小时以上),直接使用或滤尽残渣即可使用。</p><p class="ql-block"><b> 5、蒜泥的制作</b></p><p class="ql-block"> 一般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将大蒜放在砧板上剁成极细的末,加少量鲜汤浸渍稀释后成泥;另一种是将大蒜放在石制容器中捣成泥。根据笔者经验,以捣制蒜泥的方法为佳。特别需注意的是,大蒜宜选用大个的鲜独头蒜。</p><p class="ql-block"><b> 6、 白肉的装盘</b></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为热食装盘:将蒸好或煮好的白肉料斜刀片成薄如纸的大片,要求刀工精湛,厚薄均匀,再将片好的白肉片放入小竹笼中,接着入笼锅用大火“搭一火”,待肉片略有粘度(不宜久蒸,肉片一热即可),取出装盘,然后浇上蒜泥味汁上桌。</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为冷食装盘:将蒸好或煮好的白肉料斜刀片成薄如纸的大片,要求刀工精湛,厚薄均匀,整片(或卷制) 装盘,然后浇上蒜泥味汁上桌。</p><p class="ql-block"> 蒜泥白肉作为川菜代表名肴,多年来倍受食客青睐,其制作的确需要掌握一些技术要领。当然了,时代在发展,烹饪手法亦在与时俱进,蒜泥白肉在餐饮世界的汪洋大海中也在不断地演变。继承与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要使蒜泥白肉这道名肴经久不衰,川菜烹饪工作者还需继续探索,只有掌握了顺应时代潮流的烹饪秘诀,蒜泥白肉才会在时代的餐桌上永远飘香……</p> <h3>本期内容出品</h3></br><h3><strong>撰文 | </strong>刘冲 <strong>编排 |</strong> Hana</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6j2ntXH9t9BgJ6bn27CU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p class="ql-block"> <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刘冲,汉族,1973年2月出生,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南华镇西山村人;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四川省烹饪协会会员、国家名厨、中国烹饪大师、川菜烹饪大师、国家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四川省特级厨师、烹饪专业讲师、餐饮职业经理人、美食杂志特约撰稿人、国家名厨编委会高级专家委员、河北省阳光工程职业技能拔尖人才奖获得者;现担任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自1996年开始在《四川烹饪》《烹调知识》《川菜天地》《中国徽菜》《广东烹饪》《中国餐饮》等国内知名烹饪专业杂志发表烹饪美食文章数十万字,其发表创意代表菜肴有桔红仔兔、红油柚皮丝、鱼香石花、橘汁鳝宝、珍珠豆腐、一品竹荪鸡、茄汁金银丝、珍珠脑圆、回锅酥肝、鱼香烧白、孜然桃仁鱼排、笋烤三鲜饭、香酥苹果卷、蜜汁荷叶包饭、香酥橘汁牛蛙、酸汤蟹柳、红花水晶鳜鱼夹、油冲脆肚、皮蛋番茄鱼圆汤、莓汁葡萄鱼圆汤等二百余款,出版有烹饪专著《刀光火影话名肴——川菜烹饪大师刘冲作品选》等;业余从事文学写作,已在全国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纪实文学等作品数十万字,出版有文学专著《蜀门笔客文集》等;长期致力于川菜营养学研究及推广工作,倡导优秀厨师应是合格的营养师,即“食物医生”等烹饪理念;其人物事迹被国内各级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中江新闻、四川新闻、搜狐新闻网、新浪新闻网、中国国家名厨网、中国名厨查询网、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食品杂志社、四川烹饪杂志社、烹调知识杂志社等媒体对其成就历程作了专访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