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时,我是很少收看电视连续剧的,更不用说是没日没夜的去追剧了。前些天,好友推荐央视一套热播中的《人世间》。恭敬不如从命,我试看了几集,感觉还不错,“一不小心”直看到大结局。并由此联想起自家的往事,可惜没有剧终的“皆大欢喜”。历史往往并非是一厢情愿的,今写此篇,无意蹭热度,而是情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是根据梁晓声同名小说改编的,它以北方城市的平民社区“光字片”为背景,讲述周家三兄妹平凡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折射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发生的巨大历史变迁。我们也是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故而感到很熟悉,很亲切。</p> <p class="ql-block"> 可戳中我泪点的还不是剧中的历史宏大叙事,而是周家三兄妹有关亲情与孝顺的小故事。周家老大和老二都考上了北大,混得有模有样,貌似无限风光,也为周家光耀门楣,争得了“面子”。而小儿子“老疙瘩”一个,默默无闻地照顾父母和家人,让父母膝下承欢,颐养天年,享受了“里子”。对父母“养心志”和“养口体”是孝顺的两个主要方面,互相成就的圆满。相形之下,我们家就未能如此圆满,因而深感遗憾与愧疚。</p> <p class="ql-block"> 我父母生于1916年,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们从各自的老家逃难到了湘西北的一个小县城,相识成家讨生活。前面生育的两男一女都不幸先后夭折了,这对他们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1956年,年满四十岁的母亲生育了我姐。1960年秋,四十五岁高龄的母亲不顾生命危险,生育了我。一对“秋儿晚子”给了老父母莫大的安慰。</p> <p class="ql-block"> 1980年我们放寒假回老家,与父母欢度新春佳节,留下唯一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四口之家,父母都有工资收入,生活条件要比三代、四世同堂,兄弟姊妹众多,家庭负担沉重的街坊四邻要好不少。只是父母工作忙,我们缺少大人的管束,放任自流。因此都比较独立自主,喜欢自作主张。</p> <p class="ql-block"> 1976年,在城关镇工作的姐姐被推荐上大学。年逾花甲的父母并不乐意,他们是外乡人,本地几乎没有亲戚,而家里人口少,舍不得让我们外出。</p><p class="ql-block"> 1978年我考上了武汉大学,1979年我姐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若是街邻家,那是天大的喜事。可对年逾花甲的父母来说,却是忧心忡忡——孩子远走高飞,未必还会回来,我们老了怎么办呢?何况现在就老了。只是我们正年轻,未能意识到。远方和诗歌在等待着我们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义无反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告别父母,远离家乡,外出</span>求学,寻求发展。顺应时代潮流而进步,并不是我们的过错。只是家庭情况特殊而有些苦衷。</p> <p class="ql-block"> 1978年国庆佳节,我们姐弟俩相聚在长沙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82年我们姐弟俩顺利毕业后。姐姐有点像周蓉,为了理想中的爱情,毅然放弃了留京工作发展的大好前程,决然地回到长沙工作。她想将在老家乡下的姐夫调上来长沙,会比上调北京容易的多。而我只得服从分配,留在湖北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家四口,两省三地,天各一方,无法相互关照。在那个交通和通讯都极不发达的年代,我们与父母聚少离多。虽时常给二老写信,报喜不报忧,可老父母目不识丁,只得请他人帮忙阅读和回信。</p> <p class="ql-block"> 为了前程,我们姐弟俩在外各自打拼。也想创造生活条件,早日把父母接到身边,以尽孝道。经济上问题不大,只因资历不够而无法分到住房,需要打分排长队才能熬到手。</p><p class="ql-block"> 年近古稀的父母,当然希望我回家乡工作,至少可以在家乡找个儿媳和亲家,以便两老有人往来与关照。无需夸张的说,在那个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和“命运宠儿”的年代,在家乡找个对象是“捞松”(轻而易举)的。可是我并未如此考虑,一心想着奔前程,找自己喜欢的人,而忽略了老父母的困难与感受。</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我们的工作和婚姻都未让父母操过心,也未征求过父母的意见,只是告知了他们。未必是我们不孝顺,也不是嫌弃父母不能帮助我们。而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让年迈多病的父母操心。</p><p class="ql-block"> 后来,好不容易分到了住房,又忙着生育孩子。不料,突发意外和重大变故,一切美好的心愿与安排都付之东流。我也不得不离开伤心之地,调往长沙工作。随后南下广东,想谋求新的发展机会。一切从头开始,自顾不暇。在外漂泊,父母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p> <p class="ql-block"> 1993年,我调回常德重操旧业——教书。先住在简易筒子楼,后终于分到了楼顶的一套两居室,便将父母接来同住。可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上下楼都有困难。再者,左邻右舍他们都不认得,而我们工作忙,鲜有空闲陪同,他们感到孤独和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 假如父母与我们的年纪相差只有二三十,而非四五十岁,他们身体健康,生活自理,会有多好。然而在老家,他们没有亲人照料,生活艰难,并非长久之计。</p> <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要求回自己的故里——临澧县范家村,我们便委托堂兄弟帮忙照料,至到送两老上山。</p> <p class="ql-block"> 1995年母亲离世后,我们回临澧老家看望老父亲。</p> <p class="ql-block"> 我们姐弟俩靠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大学教授。或许在偏远的小镇,为文盲父母“养心志”,却未能”养口体“。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想到此事,心里都会隐隐作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令人遗憾与无奈,但</span>并不后悔。后悔没有意义。倘若有来世,我们会做的更好些。<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可以相信,父母是希望我们有追求的事业和向往的生活的。我们也做到了,父母在天之灵应该是感到安慰的。</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如《人世间》里说的,儿女远走高飞奔前程,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无可厚非,只是难免对老家的父母照顾不周而遗憾。倘若儿女们都是“老疙瘩”窝在老家,难有作为,这也未必是父母愿意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无论对父母还是儿女,都是两难的选择。有时甚至是命运的迫不得已,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当然,倘若子女对父母既能“养其志”,又能“养口体”,则是两全其美的。可惜在现实社会和人世间,却非易事。有道是:自古忠孝难两全。</p> <p class="ql-block"> 我姐曾多次无不遗憾地说过:假如我们家还有个兄弟或者姐妹(哪怕是个哈宝(傻子))在父母身边,两老的晚年生活也会好过些的。</p><p class="ql-block"> 有位长者年近八旬,大儿子会读书、干事,在上海开公司,收入高,可工作忙。而老弟不爱读书,高中没毕业就工作了,后来企业破产,他买断下岗。家里一商量,老大出资在老家给父母买套大房子,弟弟与父母同住,并照顾之。父母百年之后,房子归老弟继承所有,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 现在,许多年轻人外出求学和工作。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成家立业都不容易。老家的父母还要为他们的婚事和住房,费心费力。有些父母为帮助儿女带孙辈,背井离乡,带薪“打工”,也不容易。可怜天下父母心!</p><p class="ql-block"> 可是,父母能强求子女留在老家工作和生活吗?儿女们又会愿意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与前程,回来吗?即使儿女在父母身边,都能像“老疙瘩”那样,为父母养口体吗?这些都是人世间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遗憾与无奈,也是生活的一种真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3.3柳湖居</p><p class="ql-block">【附1】梁晓声对文化的四句概括:①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② 无需提醒的自觉;③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④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p><p class="ql-block">【附2】几条好友读后留言:</p><p class="ql-block">熊老师:光看片名《人世间》,就知道其内容肯定是沉重的。</p><p class="ql-block">安部长:我大学毕业后就回父母身边,在老家工作几十年,也未必尽了多少孝心🙃。</p><p class="ql-block">胡仕斌:此乃进亦忧,退亦忧,进退难周全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校长:你们家就是这种社会变革中的一朵绚烂浪花。深刻的回忆,留念余生。诗歌两首,清泪两行,明天照样日出,重聚曾经沧海。</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