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年10月新疆之旅,可以说是奔着喀什去的。人们说:没到过喀什,就不能说到过新疆,没到过老城,就不能说到过喀什。追寻喀什,有很多理由,主要还是喀什的特质。</p> <p class="ql-block"> 到了喀什,首站自然是老城,我们早早地来到老城门口,人已经很多,拥挤不堪,各自抢占有利位置,等待观看开城仪式。老城的城门看上去不老,呈黄褐色,高约10余米,壮观大气,上面用维吾尔文、中文、英文书写“喀什古城”,十分醒目。右边嵌有5A级国家旅游景区的标志。城门与中原城门好像区别不大,倒是四周的布置和维族姑娘及小伙子们,伊斯兰风格耀眼。老城是2009年改造的,2014年又进行了提升改造。</p> <p class="ql-block"> 开城仪式上,主持人几句维语:阿达西(朋友)!亚克西(您好)!霍西(再见)!热合买提(谢谢)!拉开了开场白,姑娘小伙子们跳起了新疆舞,整个开城仪式简短而热烈,虽然只有十多分钟,但感受到的是一份喀什热情。</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有多古?不少资料都介绍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实是不确定的。喀什古称疏勒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提到“王治疏勒城”,“有市列”,照此算来,这座疏勒城已有2100多年了,这没有问题,问题是我们眼前看到“喀什古城”是不是就是疏勒城呢?可惜,《汉书·西域记》没有记载具体方位。据《后汉书》记载,疏勒国有盘橐、乌即、帧中三座城郭,可又没了疏勒城,盘橐城是当时疏勒国的政治中心,是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据专家们的考证,盘橐城在喀什的东南郊。那么,那时疏勒城是废弃了,还是疏勒城改名为盘橐城?这就缺考了。随着时代变迁,战火摧残,这些城池也都几经变化,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喀什古城”,是不是2000多年前的疏勒城,不好说,但老城有几百年历史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至少到了清代,史料记载就详细了,眼前的这座古城,清代以降就存在,确凿无疑。</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人们习惯上用老城代替它。它处在一个高高的台地上,所以又有“高台民居”的称呼。在这里居住着10多万居民,全都是维族居民。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它的演变体现着这个大家庭的融合历史。维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生活在贝加尔湖以南、巴尔喀什湖与额尔齐斯河之间广阔地区的高车部落,有个袁纥氏即维吾尔先祖,维族的直接渊源是唐代时的回纥、后改为回鹘的民族。唐中叶,回鹘被黠戛斯击溃,诸部离散,与分布在天山以北和西部草原游牧的突厥各部杂居,又与居住在南疆地区操焉耆、龟兹、于阗语的人,以及自西汉开始历代移居来的汉族人,唐代时迁徙来的吐蕃人等长期相互溶合,逐步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后来,这个民族共同体里又增添了契丹人、蒙古人的成份,各民族在长期融合中难分难解。到十六世纪初维吾尔族基本上形成了。1934年,新疆省政府发布政府令,正式定名维吾尔族。“维吾尔”是“团结”、“联合”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喀什始终是维族形成和居住的中心地区,它是维族的发祥地。“喀什古城”是维族的一个活标本。</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保持了维族人生活的原汁原味,是一幅伊斯兰风格的生动画卷。民居多以干打垒的方式堆砌而成,有的是土木砖石结构,依势而建,高低错落,多为2至3层,平顶,2层或顶层建有平台。讲究人家的门框、窗框、挑檐等垒成伊斯兰风格的图案,垛墙镂空。廊棚相连,形成过街楼,胡同相嵌其间,多形式相连,并无方正规则可言。住宅大门沿着窄逼的胡同而开,墙根门壁边多是种上无花果、葡萄等绿色植被,窗户上吊着花,使黄褐色墙壁变得色彩丰富,给干燥的气候增添了湿润。老城里小道崎岖,迂回曲折,盘虬通幽,方向难辨,好在镶在地面的砖块图样给出了指示。直向表示可以通过;横向表示前面是死胡同,据说老城有14条死胡同;六边形表示是活路,可通主干道;密如蛛网的小巷连接了整个老城。</p> <p class="ql-block"> 老城分居住区和商业区,在居住区,有的大门紧闭,自然是不可乱闯,若是开着一扇门,表示女主人在家,未经邀请,不可进入,若是两扇门都开着,则表示男女主人都在家,欢迎您进入。若是门前挂了布帘,则是表明家中正有客人来访。一扇扇别有风情的大门显示着维族人的风俗。我们走进一家据说是上过中央电视台的人家,院子里摆满了家具,墙上布满了浓郁的维族风格画,上下三层,极其豪华,想必是先富起来的维族人吧!胡同里,有晒太阳的老者和玩耍的儿童,其乐融融。商业区商店一家挨着一家,售卖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食品,如丝巾、铜壶、土陶、冬不拉、葡萄干、馕饼、羊肉串、烤包子、羊杂碎等。不少商品沿街而放,琳琅满目。一些工匠专心致志地制作工艺品,动作协调,技术娴熟,全然不顾游客。三五成群的游客,熙熙攘攘,满面轻松。老城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游客填满了古朴热闹的老城。老城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充满着活力。</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多种文化和宗教信仰碰撞地,最终皈依浓厚特色的伊斯兰教。维族原来曾经信仰萨满教和佛教等。萨满是巫师的意思,萨满教起源于原始社会,它注重经验,相信万物有灵,没有特定的信仰体系。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印度释迦摩尼创建的世界性宗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就在包括喀什在内的西域传播。这些宗教在维族历史上曾经对他们的信仰发生过重要作用。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由默罕默德创立的世界性宗教,又称回教,信奉真主,有严格的教规。伊斯兰教在传播过程中,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公元9世纪,经过多次宗教战争,使维族接受了伊斯兰教,遵从《古兰经》,在婚姻、家庭、丧葬、饮食、节日、礼仪等行为和风俗上呈现出浓郁的民族色彩。</p> <p class="ql-block"> 艾提尕尔清真寺就是喀什维族人信奉伊斯兰教的活证,是传授伊斯兰教的精神圣地。它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最大的清真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从建筑形制上看,艾提尕尔清真寺对称中有变化。两座宣礼塔,分列两边,却一前一后;大门居中,两个圈门据右,左边没门,不受左右对称的限制;外殿两座供大毛拉宣教用的召唤阁楼左右鹤立,完全对称。外墙呈土黄色,内殿呈蓝绿色,典型的伊斯兰风格。艾提尕尔清真寺不在于建筑,而在于它的精神力量,在清教徒的心中它就是圣地,每年的古尔班节,成千上万的信徒抵达这里朝圣,虔诚地跪拜在广场做礼拜。当我们脱下鞋子踏入殿内时,一长串绿色廊道,比较空荡。殿内挂着一幅巨大的挂毯,没听到导游的解说,出门后听到有人争论,一人说是伊朗总统贾内德1998年访问时送的,另一人说是和田的两位大娘花了18个月手工织的。谁是谁非,无从断定。在空旷殿堂的一边,摆放着连桌椅子,据说是给残疾信徒用的(正常信徒是没有座位的),可见伊斯兰教对残疾教徒的用心。艾提尕尔殿堂内不像佛教寺庙大堂,没有偶像和香火,摆设简陋,比较清冷,吸引游客眼球的东西不多,倒是一队骆驼从寺门经过,引来了游客们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 在喀什,人们常说“三个麻扎,一个巴扎”。麻扎即墓地,巴扎即集市。这一定程度地反映了维族人的生活和风俗。最有名的麻扎莫过于阿帕克霍加麻扎,亦即香妃墓。“阿帕克”是名,“霍加”是专称,在伊斯兰教中,只有默罕默德的后裔才能称“霍加”,阿帕克霍加是17世纪伊斯兰教“依禅派”的首领,他归真后,葬入其父开创的墓地,因他的名气比其父亲大,他曾经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统治过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吐鲁番6座城市,所以这个墓地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里葬有他们家族5代72棺墓。一排排棺墓用白底青色琉璃片包裹,挤在一起,晶莹肃穆。有的盖着维族织毯。香妃墓是其中的一个墓,香妃即容妃,容妃是阿帕克霍加的孙女,其实她的墓在清东陵,这里是她的衣冠冢。从墓葬的大小看,维族人葬俗有男尊女卑的意味,即使是皇帝的妃子,在墓地里与其他男性墓比,香妃墓也很小,一点不起眼。维族人讲究丧葬文化,死后速葬,遗体清洗、包裹、入葬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矩,头要向着麦加的方向。阿帕克霍加麻扎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它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四周有四个礼塔,中间是一个大穹顶,塔顶和穹顶上是弯弯新月,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居中对称,四周贴有印有各种图案的青色、绿色、黄色等色瓷砖,永不退色,据说这种瓷砖烧制技术已经失传。陵内镶有各种名贵玉石,整个陵墓端庄、肃穆、大气。</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自西汉张骞开辟这条丝路以来,无数商人或文化传人,无论是自东向西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后,还是自西向东翻越帕米尔高原之后, 喀什都成为了一个理想的休整喘息的落脚点,成为丝绸之路这个经济纽带上继续向西或向东的重要节点,也自然成为了商人们理想的货物交换的贸易中心,成就了它千年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我国西部重要门户,它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临近国家有吉尔吉斯斯坦、乌斯别克斯坦、印度,是边陲重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喀什是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是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是通向欧亚大陆的关口,是中央批准的经济特区和综合保税区,必将在中华崛起的行程上占有更重要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几个顶级景点,已无暇多顾其它景点,其实,喀什的景点还很多,如盘橐城、喀什大巴扎等众多景点,都值得一看。休息间,从导游谈吐中,无意得知喀什还有一地名叫刀郎,我原来只知道音乐人刀郎,不想还有一地名叫刀郎,而刀郎木卡姆又是世界非遗十二木卡姆中的最著名的变体。这就像许多人知道陈独秀,不知道独秀山一样,使我感到对喀什知之甚少,可又豁然开朗:喀什像一个丰富的宝藏,它悠久的历史文化,重要的区域位置,独特的地理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广阔的发展前景等,大概这就是我追寻喀什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于上海浦东</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