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含山师范的岁月

初中数学倪老师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一眨眼师范毕业已经40周年了,往事如烟,常常想起美丽的师范校园,常常想起教育我们的恩师,常常想起朝夕相处的同学。</p><p class="ql-block">含山师范位于县城西边的横龙埠,后面是国营农场,离县城大概8公里,原来是五七干校,78年开始办中师,名字叫含山五七大学师范班,后来改名为含山师范。</p> <p class="ql-block">1979年10月,一批巢湖地区(含山、巢县、肥东、无为、庐江)的初中优秀毕业生,来到了含山县横龙埠的含山五七大学师范班,开始了终身难忘的中师生涯。</p><p class="ql-block">当年中考五科:语文、数学、政治、理化,总分400分,我考了310分,数学96分,是於小附中自始至终唯一初中毕业考上中专的。英语自愿加试,不计入总分。中专预选分数线279,含山师范最低分好像是282分。</p><p class="ql-block">刚到学校,觉得学校比我那个村小附中漂亮多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月有15.5的生活费,伙食也比家里好多了。学校有</span>两个四合院,上面的四合院是教室、操场、师生宿舍、代销店。下面的四合院是食堂、大礼堂、教师宿舍,四合院后面有二层小楼,是教师宿舍。照片中的门是师范同学姚本宏当年画的,是两个四合院之间必经之门。</p><p class="ql-block">开学两个月后,新鲜感渐渐消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又舍不得花几块钱的路费,周末,肥东的几个同学结伴爬上学校后面的横龙山,遥望家乡,以解思乡之愁。</p><p class="ql-block">中师生都是初中的尖子生,学习习惯很好,每天坚持上早晚自习,不需要老师进堂看管,绝大多数同学都在教室认真学习。同学们自律性、自尊心都很强,记得一次数学考试,一道不等式证明题,我用分析法,由结论倒推出恒成立的不等式,最后应该写上“因为以上各步可逆,所以原命题成立”就行了,我没有这么写,而是将恒成立的不等式作为条件,推倒出结论,老阮老师判为答错,把分数全扣了,得分低于90,读书以来,数学从来没有低于90分,(那时候数学满分基本上是100分),我不服,但说服不了老师,彻夜难眠,回来找了很多资料,终于说服老师,得了全分。</p><p class="ql-block">学校每周末将电视搬到图书室外面,让大家丰富周末生活,每年元旦,学校会打开大礼堂的彩电,让大家观看元旦晚会,在异乡愉快地迎接新年。</p><p class="ql-block">好像二年级时,在热播电视剧(戴手铐的旅客),有天晚上,经不住诱惑,我们几个同学去后面的农场广场上看电视,尽管剧情精彩,同学们还是提心吊胆,担心班主任巡查,后来有同学来喊我们:阮老师来查岗了,我们赶紧跑回来了,诚恳地承认错误,保证下不为例。</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班主任叫吴文浩,兼教数学,好像是北京农机学院毕业的,当时应该四十多岁,是个非常严谨的老师,给人很干练的印象:讲话有条不紊,穿着一丝不苟,中山装领子的风纪扣扣得整整齐齐,头发一丝不乱,皮鞋一尘不染,写得一手好字,讲课思路清晰,班级管理严格,每天早晨带我们跑步。80年春天,吴老师带我们步行去离校十几公里的苍山春游,同学们异常兴奋,许多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有的同学没有见过山,更是充满期待。早晨从食堂买了十个馒头,没到午饭时间,有的同学馒头就吃了一半,记得苍山是个林场,还有驻军,据说山洞里藏了兵器和军车。回来的路上,饥渴难耐,疲惫不堪,在吴老师的一再鼓舞下,很晚才走回学校。我们还没有毕业,吴老师就改行去县城当公务员了,后来干到司法局副局长,他的风格和能力,应该非常胜任这个岗位。</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接任的班主任叫阮怀泰,教我们数学,刚刚从巢湖师专数学系毕业,听说他高考超过本科分数线,因为父亲是右派,政审不过关,调剂到巢湖师专,他有点口吃,字写得也一般,但解数学难题绝对是高手。当时我们的数学教材是普高教材,中师生都是初中尖子生,有的喜欢钻研数学难题,遇到难题请教阮老师,他当场解答,口中念念有词:这不简单吗?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对他肃然起敬。他的父亲教我们数学教材教法,为了区分,我们方别叫老阮老师、小阮老师。</p><p class="ql-block">二年级时,阮老师带我们步行去离校约14公里的褒禅山,早晨从食堂买了十个馒头作为午餐,阮老师带着珍贵的照相机,让我们在褒禅山留下了珍贵的少年回忆。回来时饥渴交加,体力不支,觉得离学校太远了,有的学生爬上运砂的拖拉机,驾驶员同情年少的我们,友好地带上一程,让我们体会到有力的帮助。</p><p class="ql-block">褒禅山一游,再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对他的借事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金玉庭老师多才多艺,风度翩翩,一人兼任音体美老师,蓬松的中分背头,富有弹性的步伐,音乐课上常常眯着眼睛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篮球场上潇洒的三分球,让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周末经常带着美术兴趣小组背着画夹去野外写生,几笔下去,惟妙惟俏的风景跃然纸上,课堂上对着美妙的音乐、栩栩如生的画作啧啧称赞,让我们充分感悟了音乐美术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81年学校分配来了一个安师大毕业的音乐女教师,应该是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好像姓胡,家住在合肥市,穿着时髦,性格开朗,思想前卫。经常听得她在宿舍弹琴、唱歌,让我们领教了音乐系本科生的水平,感觉就像专业歌手一样。令人佩服的是她会跳交谊舞,有时晚上拎着录音机,带着几个前卫的同学去广场上跳交谊舞,熊校长是个比较传统的领导,看不惯这些时尚的事情,把胡老师教育一番:不准晚上带学生出去跳广场舞,别把孩子们带坏了。城市长大的胡老师,深感委屈和不解。</p> <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叫王其林,初中毕业回乡务农,后来参加高考,考上巢湖师专。王老师喜欢和学生交流,我们时常去他宿舍聊天,他告诉我们:人生有目标,生活才有意义,生活中树立一个个小的目标,才会让人感受奋斗的充实和成功的快乐。后来他考入省教院脱产进修,我们几个师范同学也在合教院进修,我们一道去省教院拜望王老师,听他同学介绍:王老师是全班年龄最大、学习最用功的,恶补英语。王老师告诫我们:如果感到现在生活很幸福,就去感受岁月的美好,如果对目前生活不满意,就去读书改变现状。他后来考上硕士研究生,毕业去了某省报业集团,让我们对王老师的才华和毅力刮目相看!</p><p class="ql-block">虽然同学们生活很简单,没有放弃学业,毕竟是懵懂少年,花边新闻还是有的,班级51人,男女比49:2,男女生疏于交流,同学们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有个女同学是县城的,穿着洋气,显得出众,是男生眼中的标准美女。一次班级去农场收获过的花生地拾遗,有个男生A和这个美女同学B有了近距离接触,县城女生落落大方,谈笑风生,后来A情窦初开,给B写信,B没有回应。老阮老师和A的父亲是同学,受托格外关系A,有次老阮老师找A谈话,A主动交待了写信之事,老师教育他:年龄尚小,要专心读书。其实老师根本不知道此事,想想那时候学生多么单纯。后来,同学们怂恿随父亲在城市长大、全班最帅的男生C给B写信,C经不起同学的鼓动就写了信,B说等期末考试后再说,后来B说:彼此年龄还小,应该学习为重。这些花边新闻是在毕业聚餐后的晚上,同学们才公开这些秘密,第二天大家就离校了,让这些青春的萌动成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由于初中都是学霸,不少男生在班级都有女粉丝,彼此欣赏,后来有的女同学考上卫校、有的回到县城,而中师毕业基本上分配到农村任教,女同学看不上这些中师生了,有的男生颇感失落。有的女粉丝回家务农了,男生觉得自己应该有新的生活圈子,也就成了高加林式的人物,期盼将来的另一半是个正式工。懵懂少年情窦初开,印证了: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春心萌动,彼此思慕,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p> <p class="ql-block">82年毕业前夕,学校告诉我们,巢湖地区要举行师范毕业生统考,好像是语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四门课,成绩不合格,不准毕业,熊校长、教导处李主任非常重视,要求老师带领毕业生认真复习。80年学校招了一个民师班,两年毕业,他们大多三十多岁了,文化功底和我们普师班不能相提并论,民师班有的同学担心不得及格,头天晚上去教导处偷看了数学卷,第二天一大早被学校领导知道了,熊校长敢于担当,果断处理,第一时间向地区教育局汇报,表示承担一切责任,接受组织处理,请求地区教育局用备用卷给学生考试,不能耽误孩子们毕业。师范毕业二十年聚会,熊校长上台讲话还谈起此事,说当年这个事情让他寝食难安,担心影响孩子们如期毕业,同学们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衷心感谢熊校长当年的关爱!</p> <p class="ql-block">2002年,在含山几个当官的同学组织下,我们回到母校举行毕业20年聚会,当时含山师范已经停止招生,成了教师进修学校。我们的老师有的退休,有的另谋高就。同学们各显神通,不懈努力,不少<span style="font-size:18px;">参加普通高考或成人高考,取得本专科学历。有的</span>改行了,去了法院、公安局、工商局、县乡政府;有的考上硕士研究生,成了大学教授、企业工程师、杂志编辑;有的坚守教育岗位,成为骨干教师,后来不少人评上中高或成了学校领导;有的下海,成了小有资产的老板。虽然最初只有中师学历,他们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不亚于本科生,彰显了中师生不俗的素质。</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炬兴小学实习时教的学生和她姐姐的合影,实习生活记忆犹新,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大娃娃,教十一二岁的小娃娃,与其说是师生,不如说是兄弟姐妹。分别前,不少孩子们送了笔记本给我们,我们也去买了书和笔记本,签名回赠给孩子们。记得实习结束,学校派大拖拉机来接我们,当时下着小雨,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也不回教室,紧紧拉着我们的手,不忍离去,彼此热泪盈眶,我们不得不撒谎:孩子们,我们要回去备战毕业考试,毕业后再来你们学校教书。82年10月,收到这个女学生的信:老师,我有次去师范学校找你,你已经回家了,你不是答应来我们学校教书吗,怎么到现在都没有来呢?有次我路过合肥,准备去你家找你,只知道你家在合肥附近,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我给她回信:对不起,老师没有兑现承诺,回到家乡教书了,感谢你这一片真诚的师生情意!</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含山师范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同学们已经满脸沟壑,两鬓斑白,青春不再,激情已退,有的已经退休,其他的也将陆续退休告老还乡了,少数老师和同学已经离大家而去。</p><p class="ql-block">年近六旬,想想人生其实很简单:青少年时期好好读书,考取学校谋份体面的工作,工作后立足岗位,争取事业有所建树,找点成就感,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腰缠万贯与生活幸福未必有多大关系,与世无争、自得其乐、含饴弄孙,才是今后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82年中师毕业回到家乡磨店农中教书,2024年10月告老还乡,其实生日的10月27日是农历,阳历应该是11月30日。42年岁月峥嵘,壮志未酬人已老,几多不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