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一、单句联出比的基本规则</b><br><br> 对联虽然和诗、词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属于格律文学体裁,但对联的形式比诗、词活泼得多。前面说过,与诗、词相比,对联具有十分突出和非常灵活的三个不限特点,即“行文不限句式,句子不限字数,全联不限长短”。换句话来说,创作对联时,在遵循对联格律的前提下,行文可自由挥洒,意节没有固化的格式;每句的字数多寡随心,句子也就没有固化的模式;句数也全由作者根据需要决定,亦无固化的谱式。</h1><h1> <br> 因此,在创作出比时,不必拘泥于意节的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句式和句数,更不要定什么“谱”,只要遵循出比规则即可。</h1><h1><br> 前面讲过,出比就是创作时首先写的那比。创作时,可以先创作上比,也可以先创作下比。</h1><h1><br> 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行讲单句联出比的基本规则。<div><br></div><div> 所谓单句联,指上、下比分别只有一句的对联。<br><br> <b>单句联出比的基本规则包括:</b><br> (一)平仄安排规则;</div><div> (二)比脚一般要求。</div><div><br><b> 一、平仄安排规则</b><br> 单句联出比的平仄安排,可归纳为三句话:<br> (一)句中意节点及三脚腰要依次平仄交替;<br> (二)句首的独立单字词不拘平仄;<br> (三)运用特殊手法进,意节点及三脚腰的平仄交替规则允许突破。<br></div><div><br></div><div> 现分述如下:<br> (一)在一般情况下,句中意节点及三脚腰要依次平仄交替,这是对联格律中的基本要求之一。具体地说,就是句中意节点及三脚腰要依次按“平、仄、平、仄......”或“仄、平、仄、平......”安排。</div><div> 我们举几个例子:<br><br> 竹雨/松风/琴韵;<br> 仄 平 仄<br> 茶烟/梧月/书声。<br> 平 仄 平<br> ——清代傅山题晋祠云陶洞<br><br> 该联上比的意节点为“雨、风、韵”,其平仄按顺序为“仄、平、仄”;这就是意节点依次平仄交替。而其余非意节点的字“竹、松、琴”,平仄可以不作要求。下比的意节点为“烟、月、声”,其平仄顺序为“平、仄、平”,也符合意节点依次平仄交替。而其余非意节点的字“茶、梧、书”,平仄可以不作要求。<br><br> 四面/湖山/归眼底;<br> 仄 平 仄<br> 万家/忧乐/到心头。<br> 平 仄 平<br> ——明代陈大纲题湖南岳阳楼<br><br> 这一联中,“面”和“山”是意节点,“眼”是三脚腰,“面、山、眼”按顺序为“仄、平、仄”,符合“句中意节点及三脚腰要依次平仄交替”的规定。其余非意节点的字“四、湖、归”,平仄可以不作要求。(“底”字作为比脚 ,要符合比脚的要求)。下比的意节点及三脚腰“家、乐、心”按顺序为“平、仄、平”,也符合“句中意节点及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的规定,其余非意节点的字“万、忧、到”,平仄可以不作要求。<br></div></h1> <h1><b>(二)句首独立单字语不拘平仄。</b></h1><h1><br></h1><h1> 句首允许存在独立单字词,是因为句首的单字词在朗读时需要有少许停顿,这样读起来表意更清晰。但对句首独立单字词的平仄可以不作硬性要求。<br><br> 剪/半岭/闲云/补衲;<br> 留/一窗/明月/谈经。<br> ——佚名 题杭州五云山云栖寺<br><br> 该例上比的“剪”就是句首独立单字词,可以不拘平仄。其后面有三个意节,意节点“岭、云、衲”(仄、平、仄)做到了依次平仄交替,就符合格律的要求了。上比句首单字词“剪”和相邻的意节点“岭”不必强调平仄交替。同样,下比句首独立单字词“留”和相邻意节点“窗”也没有平仄交替。这都是允许的。<br><br> 虽然格律允许句首独立单字词不拘平仄,但如果讲究一下它的平仄,让它与下面的相邻的意节点形成统一的平仄交替,朗读起来将更顺口调谐。</h1><h1> 例如:<br><br> 能/受苦/方为/志士;<br> 肯/吃亏/不是/痴人。<br> ——清代梁同书自勉<br><br> 该联上比的句首独立字词本来可以不拘平仄,但作者选用了平声字“能”,使句首独立单字词和后面的三个意节点“苦、为、士”一起形成了依次“平、仄、平、仄”的交替;下比的句首独立单字词“肯”,也和后面的三个意节点“亏、是、人”一起形成了依次“仄、平、仄、平”的交替。这样,朗读起来就更顺口调谐了。<br><br> 尤其当句首独立单字词的后面为三个字以上的意节时,讲究一下句首独立单字词的平仄对音韵和谐是大有裨益的。例:<br><br> 与/有肝胆人/共事;<br> 从/无字句处/读书。<br> ——周恩来自勉</h1><h1><br> 该联中,上比的“有肝胆人”是四字意节,句首独立单字词选用仄声的“与”字,让它与下面的意节点“人、事”形成了依次“仄、平、仄”交替,朗读起来就顺口调谐得多,下比亦相类。</h1> <div><div><h1><b> (三)创作对联中,运用了一些特殊手法时,允许突破“意节点及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的规定。</b></h1><h1><br></h1><h1> 结合多句联,内容略。</h1><br><h1><b> 二、比脚的一般要求</b></h1><div><b><br></b></div><h1><b> 先定义一下句脚和比脚:</b></h1><div><b><br></b></div><h1> 对联 ,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而“比脚”原则是指对联上比或下比的最后一个字。对于单句联(上、下比只有一句的对联)来说,句脚就是比脚。而对于上、下比各有两句或多句的对联,“句脚”和“比脚”是不同的。两句联的上、下比各有两个“句脚”,三句联的上、下比各有三个句脚,四句联的上、下比各有四个句脚......但它们上、下比都只有一个“比脚”,就是一比(上比或下比)中最后那句的句脚。</h1><h1><br> 春尽/花魂/犹恋石;<br> 雨余/山气/欲吞湖。<br> ——清代梁启超题广东南海西樵山应湖枕流亭</h1><br><h1> 像这个上、下比均只有一句的,其句脚就是比脚。就是说,“石”字既是上比的句脚,也是上比的比脚;同样,下比的“湖”字,既是句脚,也是比脚。</h1><br><h1> 再举一个多分句的例子:</h1><h1>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作主;</h1><h1>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烦多?</h1><br><h1> 该联上、下联比各有三句,上比有三个句脚,分别是“年、观、主”;下比也有三个句脚,分别是“字、迹、多”。但上、下比都只有一个比脚,上比的比脚 是“主”,下比的比脚的“多”。</h1><br><h1><b> 对联的比脚有两点规定:</b></h1><div><b><br></b></div><h1><b> (一)一般情况下,对联上比的比脚用仄声,下比的比脚用平声。</b></h1><br><h1> 首先,我们明确规定:对联上、下比的比脚 平仄必须相反。就是说,一副对联,不允许上、下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h1><div><br></div><h1> 例如:“风雨送春归;江山向日荣”。上、下比的比脚(“归”和“荣”)都是平声,这就违反了规定,不是合格的对联;</h1><div><br></div><h1> 再如:“四海春风暖;千秋家业旺”,上、下比的比脚(“暖”和“旺”)都是仄声,也违反了“上、下比的比脚平仄必须相反”的规定,也不是合格的对联。</h1><div><br></div><h1> 在中国的对联里,也有为数极少的对联是上比平声落脚,下比仄声落脚的(即对联比脚上平下仄),这是例外的情况。例如:</h1><div><br></div><h1> 惟楚有材;</h1><h1> 于斯为盛。</h1><h1> ——清代袁名曜和贡生张中阶合题岳麓书院</h1><div><br></div><h1> 这一联就是比较突出的上比以“材”字平声落脚、下比以“盛”字仄声落脚的例子。这种极少出现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对联内容的逻辑关系决定了上、下比不能互换。而且,该联的诞生还有特殊的背景。</h1><h1><br></h1><h1> 传说清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岳麓书院大修完工后,门人请撰题大门联,袁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贡生张中阶到来,闻众人告知,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副名联就此撰成。其全联的意思是:楚国(或楚地)是出人才的地方,而这里的人才最为兴盛。(惟,语首助词)。该联上、下比的句意是紧承相连的,如果换成“于斯为盛,惟楚有材”就无法解释了。就是说,它内容的逻辑关系决定了上、下比不能互换。</h1><div><br></div><h1> 现存的古代对联,比脚上平下仄者甚少,只能算作特殊而非正格。在人们已习惯并公认对联的比脚为上仄下平的今天,不宜再写比脚上平下仄的对联,以标新立异、哗众取宠。</h1></div></div><div><br></div><div><h1><b> (二)忌讳三平脚、避免三仄脚</b></h1><div><b><br></b></div><h1> 对联的句脚连着用了三个平声字,叫“三平尾”(也叫“三平调”。)在比脚连着用了三个平声字,就叫“三平脚”。举例说,如果用“南风吹、开心人”之类作为句脚,就是“三平尾”了;如果用它们来作比脚,就是“三平脚”了。三个平声字连在一起,尤其是在句末,朗读起来就缺少了音律变化而失去韵律美。因此,汉语格律文学都忌“三平尾”。在律诗中,古人就认为“三平尾”是大忌之一。创作对联,也忌讳出现“三平尾”和“三平脚”。</h1><h1><br></h1><h1> 前面已详述,内容略。</h1></div> <h1><b>二、单句联的应对规则</b><br><br> 创作对联时,可以先创作上比,也可以先创作下比。先写的那比(出比)是否合律,是决定全联是否合律的前提。如果出比不合律,对比将无所适从。但光是出比合律,而对比不遵守应对规则的话,还是不能称为合律的对联。</h1><h1><br> <b> 单句联对比应对的基本要求包括五个方面:</b></h1><div><b><br></b></div><h1><b> </b>(一)上、下比对应的意节要等长;</h1><h1> (二)上、下比对应的意节点及三脚腰平仄 要相反;</h1><h1> (三)上、下比对应位置的词类要一致或相近;</h1><h1> (四)上、下比对应位置的短语结构要相同;</h1><h1> (五)上、下比不得出现不规则的重字。</h1><h1><br> <b> 一、上、下比对应的意节要等长:</b>一副对联,当做到了上比和下比对应位置的意节等长的时候,有两个明显的效果:一是上、下比的字数完全相等;二是诵读的时候,上、下比的停顿位置完全相同。</h1><h1><br><b> 二、上、下比对应的意节点及三脚腰平仄要相反:</b>意节点及三脚腰,是对联调谐平仄的主角。在一比中,要做到“意节点及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即不能失替;另一比(对比)则必须做到与出比“对应的意节点及三脚腰平仄要相反”。对联的这两点要求缺一不可!在出比符合“意节点及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的前提下,对比做到了与出比对应的意节点及三脚腰平仄相反时,对比自然也就符合了“意节点及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的规则。因此在出比合律的前提下,应对时,只要保证对比与出比对应的意节点及三脚腰平仄完全相反就行了,不必再在本比意节点及三脚腰平仄交替上耗费精力。</h1><h1><br><b> 三、上、下比对应位置的词类要一致或相近:</b></h1><div><b><br></b></div><h1> 对联上、下比对应的位置,除了要求对应意节的划分要完全等长,对应意节点及三脚腰的平仄必须相反外,还要求对应位置的词类要一致或相近。</h1><h1><br></h1><h1> 现代汉语把词分成两大类(共12小类):一类叫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另一类叫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在对联中,出比用什么词类的词,要求对比的对应位置也要用同样词类的词。</h1><h1><br><b> 四、上、下比对应位置的短语结构要相同:</b></h1><div><b><br></b></div><h1> 在汉语中,短语文又可以称为“词组”或“语法结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语法单位。</h1><h1><br> 汉语的短语结构最常见的有:</h1><h1> 主谓结构【名(代)+动(形)】、述宾结构【动+名(代、形)】、并列结构【(也称联合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词性的实词并列)】、偏正结构【(定语+名,或状语+动)】、补充结构【(动+补充成分)】、介宾结构【介+名(代)】、方位结构【名(动)+方位词】。此外,还有复指结构、“的”字结构等等。</h1><div><br></div><h1><b> 五、上、下比不得出现无规则的同字:</b></h1><h1><br></h1><h1> 我们说:上、下比不得出现无规则的同字,换句话说,就是允许上、下比有规则地使用同字。下比与上比使用同字的规则有三种:</h1><h1><br> (一)一比中使用了重字时,另一比的对应位置也要使用另外的重字。<br> (二)允许上、下比对应位交错同字。通常情况下,一比使用过的字,另一比是不允许再使用的。但在上、下比的对应位置交错使用却是允许的。<br> (三)上、下比对应位置允许使用相同的虚词。像“之、于”之类的虚词(字),出比用过了,对比的对应位置仍允许重复使用。因为在朗读对联时,这样的虚词常常是轻声带过的,不会影响对联的音韵美。<br> 除了上面说的三种情况,凡是在一比中出现另一比用过的字,都叫不规则重字,是不允许的。</h1> <h1><b> 三、关于领字</b></h1><h1><br> 所谓“领字”,就是位于句子的最前头,用来领出两个以上整齐并列的短语或分句的词(或短语)称为领字。这个领字与“之乎者也”的虚字不同,它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他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它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它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在朗读对联时,领词后的停顿,可以比它领出的若干组平衡元素之间的停顿略长。领字游离于意节之处,或者说,它不属于意节而独立存在。在句中,领字要以不拘平仄。对联的一比用了领字,另一比相应位置也要使用字数一样的领字。</h1><h1><br> 例:</h1><h1><br> 大地/少闲人,谁能作/岁月/佳宾、湖山/贤主;<br> 前朝/多胜迹,我爱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br><br> 这一联中,上比“谁能作”就是三字领,由它领出“岁月佳宾、湖山贤主”两个整齐并列的短语;下比则由“我爱此”领出“荷花世界、鸥鸟家乡”两个整齐并列的短语。“谁能作”“我爱此”作为领字,在联中不拘平仄。<br><br> 【一字】:<br>看、望、听、想、读、览、喜、溯、怅、怕、任、待、问、凭、叹、嗟、念、试、应、将、须 、对、莫、正、乍、总、奈、但、料、似、算、更、真、并、怎、方、尽、况、渐、倘、虽、彼、甚、只、漫、纵、便、又、况、恰、早、念、记、<br><br> 【二字】: <br>迹将、却将、莫非、何须、只须、须知、须念、还须、即此、如此、居然、自然、但看、但闻、但得、但愿、记得、不忘、恍如、不妨、何不、也算、看来、不觉、切莫、岂料、总合、更兼、只要、只将、只是、只期、只余、若是、已是、不是、便是、又是、云呈、况是、哪怕、那堪、此日、当年、尚待、依旧、自思、自愧、且把、莫把、未省、 休说、无怪、休辞、岂惟、没道、未必、何必、何况、安得、纵使、试问、试看、敢向、不堪、犹觉、却忆、未闻、试问、莫问、莫是、好是、可是、正是、更是、又是、不是、却是、却喜、却忆、却又、恰又、恰似、绝似、又还、忘却、纵把、拚把、那知、那番、那堪、堪羡、何处、何奈、谁料、漫道、怎禁、遥想、记曾、闻道、况值、无端、独有、回念、乍向、只今、不须、多少。<br><br> 【三字】:<br>最难忘、最可怜、最无端、最堪怜、最妙处、最好是、只赢得、只落得、只留得、只刑得、写不尽、望不断、流不尽、看不尽、禁不住、赏不尽、全不念、君不见、只不过、倒不如、哪管他、休沦他、谁管它、且任我 、才领得、好**、莫辜负、都付与、且探寻、且看那、请看那、放眼看、扰想见、犹剩得、犹记得、再休提、再休说、再休管、无怪乎、又还是、又何妨、无非是、又谁料、又准知、又添得、又何必、又奚必、更能消、消受得、更何须、何须问、况更有、更有些、应有些、正有待、待他年、看今日、回溯那、更忆及、忆几番、听几番、怎脱去、怎抛却、怎识得、便怎地、岂徒览、切莫要、说什么、皆因是、可直作、看破那、还须要、未曾闻、唯此地、都幻作、尽收归、焉能免、要争个、安排着、才觉出、有多少、休忘却、莫不是、都应是、又早是、又况是、又何妨、又匆匆、最无端、最难禁、更何堪、更不堪、更那堪、那更知、 谁知道、君知否、君不见、君莫问、再休提、到而今、况而今、 记当时、忆前番、当此际、问何事、倩何人、嗟多少,似怎般、怎禁得、且消受、都付与、待行到、便有人、拚负却、空负了、庙算了、妙算了、要安排。</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