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终身的一道风景

三月雪

<p class="ql-block">铭刻终身的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 马中泽</p><p class="ql-block"> 1969年3月3日,一个神圣的日子,终身记忆的里程碑。这天新疆兵团第五师子女学校操场上熙熙攘攘,敞篷卡车和轮式拖拉机,载着激情洋溢的学生,奔向四面八方。当年最革命、最时尚的口号是: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接收贫下中农和工人阶级的再教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条党和国家指明的就业之路,被称之"老三届”的必走之路。知青,一个亲切、励志,却又五味杂陈的名字;一个举世无双,只有在中国大地特殊年代被创造的特定称谓。知青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学习刻苦,工作勤奋,以满腔的青春热血,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创立了特定历史条件的“知青文化”。</p><p class="ql-block"> 据说我国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知青1200-1800万人,我就是这个洪流中的一分子。知青经受了雪雨风霜的洗礼,艰难困苦的磨砺,无情岁月的锻造,用青春和热血浇注共和国大梁,为祖国大业贡献了毕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服从祖国召唤,服从学校分配,我被分到新疆兵团农五师赛里木湖工区值班十二连当战士,我特别的喜欢。因为值班连是新疆兵团准军事化的武装连队,边劳动,边训练,过部队集体生活。十二连指导员何志强,连长姓赵,我的排长叫郑伦富,班长朱远辉,和我分到同一个班的还有任家成同学。一起分到十二连的共有四个不同年级的同学,他们是:单光居、陈明金、郝富荣、周德仁、辛文斌、闫学武、蔡旭海、蒲增助、孙希望、梁振彦、曾建华、赵如理、魏克勤等。</p><p class="ql-block"> 连队驻扎在赛里木湖引水工程隧道出口的山坡上,依坡就地取材建了一排排的地窝子。之后每日清晨伴随着军号声、口哨声起居,施工作业、训练和参加各项活动。连队免费管三顿饭,每月领取五元津贴。一年后发工资每月25.07元,伙食费自理,同学们戏称自己是2507部队的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2年3月3日,同学们“上山下乡”离开学校至今已53个春秋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崎岖里程,丰富的人生故事,回忆火红的年代,联想翩翩,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记住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在“古来稀”中把握自己,活好当下。以此寄托我们的思念和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