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春日阳光 做最美的自我——襄阳三中开启2022年春季学期“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菁菁亮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阐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让心灵沐浴阳光的好时节,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开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把校园安全“三大行动”落在实处,襄阳三中开启了2022年春季学期“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p class="ql-block">  2月25日、3月2日,高二年级A、B级部分别组织学生在闻道厅聆听了由湖北文理学院雷玉菊老师带来的心理知识讲座。本次讲座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 提高自信心”,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意义,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接纳自己,克服自卑、提高自信。</p> <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学业竞争问题凸显,学生的压力普遍较大,高中生又处于青春后期,大多表现得比较敏感,很容易因为接收到一些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或挫折事件的打击,而陷入自我怀疑状态,如果负面评价来源于错误的自我认知,甚至会导致长时间的自卑和内心压抑,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该图片素材来源网络)</h3> <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学会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合理看待自己的优点缺点,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实现心理成长所必然要完成的任务,对个人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该图片素材来源网络)</h3> <p class="ql-block">  而对广大家长来说,一方面要理解孩子的敏感性,在亲子沟通时多以正面的鼓励为主,减少批评和指责,做好孩子的心理支持,而不是增加其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需要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确看待孩子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切勿“讳疾忌医”。毕竟,心理疾病是主观性格及客观环境共同造就的,并非“一夕而至”,也不能“一夕而去”,从心理问题到心理疾病,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要树立预防的意识,采取积极地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p> <p class="ql-block">  学校坚持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希望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接下来,学校还将组织各年级、各级部开展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考前减压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将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规律,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帮助: 本学期,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正常开放,10位辅导教师竭诚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服务,咨询值班时间为周一至周日的17:40—18:30,各功能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4:30-17:30,学生或家长可提前致电0710-34443695,预约来访。</p> <p class="ql-block">文:陈菁菁 刘常洪</p><p class="ql-block">图:韩湘丽 黄心洋(学生)</p>

心理健康

心理

学生

教育

心理疾病

自我

成长

阳光

家长

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