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25则

G.HUANG_yd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完这几个小故事,也许你对世界的看法会有很大不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电车难题</b></p><p class="ql-block"> 电车难题是论理学领域中最著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内容大概意思是:将五个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开来,并且片刻就要碾压到他们,不过幸运的是,你可能拉一下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个轨道上,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另一个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这时候你会拉这根拉杆吗?</p><p class="ql-block"> 电车难题是由哲学家 Philippa Foot 提出的,他用伦理哲学批判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人提供最大的利益原则做出的,如果站在一个功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显选择杀死一个人拯救五个人,但是如果你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不道德的人,因为你要为杀死的那一个人负责。</p> <p class="ql-block"> 但是如果你不选择,你同样是不道德的,因为你没有选择拯救更多的人。这个悖论经常用来表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两难景况,左右为难,无论你如何选择,最终都是你做错了,只不过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拯救五个人要比拯救一个人更加妥当,但是也有的人认为,电车本身就是朝着五个人开的,而是因为你的选择,改变了电车的运行轨迹,所以才会出现另一个人的牺牲,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该如何选择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如图,把一个胖子推下桥去,堵住电车,可能挽救远处的五个人。不同的是,不仅是板道选择,而是亲手推人。如何评价这种行为呢?从道德上,从法律上。</p><p class="ql-block"> 电车难题只是一个思想实验,实际上它概括抽象了人类社会许多日常的个人或公众决策的矛盾与纠结。其实并无标准答案。听说过“慈不掌兵”这个成语吗?我们各种个人的或公众的决策,体現在伦理上或法律上,都是当时当地各种因素博弈的结果,并无绝对是非对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理发师悖论</b></p><p class="ql-block"> 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本人的理发技艺十分高超,誉满全城。我将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我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自然都是那些不给自己刮脸的人。</p><p class="ql-block"> 可是,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你们看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p><p class="ql-block"> 理发师无论给或不给自己刮脸,都与广告的声言矛盾。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柏拉图的“洞穴比喻”</b></p><p class="ql-block">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而讲述的一个著名比喻。</p><p class="ql-block"> 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即是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挣脱了束缚,逃出山洞。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看到了一棵树,但是可能由于直面刺眼的阳光,他非常怀疑眼前的树是不是真的!当他的眼睛慢慢适应了外面的光线,他看清楚了那棵树,并且真实地触碰到它。</p><p class="ql-block"> 他恍然大悟。马上跑回去告诉那些仍然被绑在凳子上的人:真实的世界在外面,这里只有虚假,只有影子。然而,当这个人将那些被绑着的人解绑之后,那些人却恼羞成怒,他们早已习惯了接受影子的“真实”,而把别人的劝告当作毒药,这些人就把那个人用石头砸死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们毕竟已经挣脱了束缚,终于也看到了身后墙外的火,以及通往洞外的洞口,他们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去!这是意义重大的一刻!出了山洞,他们也看见了那棵树,一开始他们也怀疑,树和影子竟然同时出现了,到底哪一个是真的?但是他们无法否认,这棵树才是真实的树,可感可触的那棵树比它的影子要真实多了!</p><p class="ql-block"> 然后,结果是,有人害怕接受这种沉重的真实,逃回洞里去了;而幸运的是,有人留了下来,接着去探索崭新的神奇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最大的麦穗</b></p><p class="ql-block"> 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p><p class="ql-block">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就陆续走进了麦地。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你呢。</p><p class="ql-block">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p><p class="ql-block">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 ;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p><p class="ql-block"> 小说《月亮与五便士》,就涉及如何在未来可能理想与眼前现实利益之间选择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富翁与渔夫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一日富翁在海边散步,看见一个渔夫悠闲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于是富翁问道:“你为什么不出海多打几船鱼呢?”</p><p class="ql-block"> 渔夫懒懒的问道:“我为什么要多打几船鱼呢?”</p><p class="ql-block"> 富翁说:“你每天多打鱼,多拿些到市场上去卖,你就能挣更多的钱啊。”</p><p class="ql-block"> 渔夫问:“我挣更多的钱干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富翁说:“你挣很多的钱,就可以在海边盖间大屋子,然后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了啊。”</p><p class="ql-block"> 渔夫说道:“可我现在不正在沙滩上晒太阳吗?”</p><p class="ql-block"> 大河千里,只饮一瓢。我们所一味追逐的,到底是什么?一路所丢弃的,会否却是弥足珍贵?心中已然无语。</p><p class="ql-block"> 现在险中求得富贵的人们,不是正趋之若鹜于居山林、住木屋、喝泉水、摘野菜、吃土鸡、烹鲜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晒太阳的渔夫</b></p><p class="ql-block"> 一名旅游者来到某个港口边游玩,看见一名衣衫寒伧的渔夫正悠闲地在沙滩上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旅游者跟渔夫攀谈并且告诫渔夫,如果你趁着好天气多下海捕鱼,长此以往,用不了几年,他就可以开工厂,招募更多的伙计,甚至直接开一家活鱼饭店。</p><p class="ql-block"> 渔夫貌似饶有兴致地问旅游者然后呢,旅行者接着说,然后你就可以悠闲地在这里晒太阳了。</p><p class="ql-block"> 渔夫感到很奇怪,然后回答说,我现在就是在这么做,只是被你给打搅了。</p><p class="ql-block">一一《懒惰哲学趣话》(德国小说家海因里希·伯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聪明的渔夫</b></p><p class="ql-block"> 一个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渔夫。</p><p class="ql-block"> 于是问渔夫,“这么好的天气,怎么不出去打渔?”</p><p class="ql-block"> 渔夫说,“我已经打渔回来了,今天天气好,我已经打了满满一船鱼。”</p><p class="ql-block"> 富翁,“你为什么不多打些呢?这样就可以换艘大船,雇几个帮手。”</p><p class="ql-block"> 渔夫打趣道:“然后呢?”</p><p class="ql-block"> 富翁说,“然后争取换艘更大的船。请更多的人,成立一家捕捞公司。”</p><p class="ql-block"> “然后呢”,渔翁追问到。</p><p class="ql-block"> 富翁回答,“然后不断拓展,开拓其他行业,上市。然后就可以像我一样到在海边度假,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啊。”</p><p class="ql-block"> 渔夫说:“那我现在的生活不正和你说的一样嘛?”</p><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这是聪明的哲理;有人认为这是有毒的鸡汤,他们更欣赏另一位渔夫一一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精神不倒的硬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庄生梦蝶</b></p><p class="ql-block"> 《庄子·齐物论》中说,有一天,庄周在草地上睡觉,做了一个梦。他在睡梦中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蝴蝶在空中翩翩然飞舞着,四处游荡,快乐得忘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忘了自己是由庄周变化而成的。过了一会儿,庄周忽然醒了过来,但是梦境还清晰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他起身看了看自己,又想了想梦中的事情,一时间有些迷惘。他竟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了。究竟是他在自己的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它的梦中变成了庄周?竟然分不清哪一个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让庄周很有感触,他觉得,有时人生中的梦境和真实的生活是很难区分开的。梦境有时会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而在真实的生活中也会让人有身在梦中的感觉。庄周认为,世间万物就是这样不断变化着的,人生也是这样不停变幻着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p><p class="ql-block"> “庄生梦蝶”在量子力学新发展的时代,可能赋予新的深刻含义。有科学家认为可能宇宙中存在多维世界,不同世界之间可能有沟通与转化。如此,在此世界为庄生,在彼世界为蝴蝶,被此在梦境中交汇,就是一种可能的解释。</p><p class="ql-block"> 甚至有科学家猜想我们所在世界所有的一切,可能只是另一个更高维度的智慧所生成和操纵的程序一类的虚拟存在。</p><p class="ql-block"> 多维世界如若存在并可沟通,那么“我”与“他者”(“非我”)就完全出现庄生与蝴蝶的关系。庄生梦蝶就可以获得更深层的意义。</p><p class="ql-block">【附原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战国·庄周《庄子·齐物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知鱼之乐</b></p><p class="ql-block">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道:“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鱼,本来也不了解鱼。”</p><p class="ql-block"> 不同物种,比如鱼与人,有没有相通的感知和情绪?不同的个人,比如庄子与惠子,有没有相通的感知和情绪?这种感知和情绪相通的程度如何,局限何在?惠子与庄子的辩论引起我们对不同生命个体之间认知共情性的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附原文】</p><p class="ql-block">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沉默是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一菩萨与富翁、穷人和渔民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一个流浪汉,走进寺庙,看到菩萨坐在莲花台上众人膜拜,非常羡慕。流浪汉:我可以和你换一下吗?菩萨:只要你不开口。</p><p class="ql-block"> 流浪汉坐上了莲花台。他的眼前整天嘈杂纷乱,要求者众多。他始终忍着没开口。</p><p class="ql-block"> 一日,来了个富翁。富翁:求菩萨赐给我美德。磕头,起身,他的钱包掉在了地下。流浪汉刚想开口提醒,他想起了菩萨的话。</p><p class="ql-block"> 富翁走后,来的是个穷人。穷人:求菩萨赐给我金钱。家里人病重,急需钱啊。磕头,起身,他看到了一个钱包掉在了地下。穷人:菩萨真显灵了。他拿起钱包就走。流浪汉想开口说不是显灵,那是人家丢的东西;可他想起了菩萨的话。</p><p class="ql-block"> 这时,进来了一个渔民。渔民:求菩萨赐我安全,出海没有风浪。磕头,起身,他刚要走,却被又进来的富翁揪住。为了钱包,两人扭打起来。富翁认定是渔民拣走了钱包,而渔民觉得受了冤枉无法容忍。</p><p class="ql-block"> 流浪汉再也看不下去了,他大喊一声:“住手!”把一切真相告诉了他们,一场纠纷平息了。</p><p class="ql-block"> 你觉得这样很正确吗?菩萨说,你还是去做流浪汉吧。你开口以为自己很公道,但是,穷人因此没有得到那笔救命钱,富人没有修来好德行,渔夫出海赶上了风浪葬身海底。</p><p class="ql-block"> 要是你不开口,穷人家的命有救了,富人损失了一点钱但帮了别人积了德,穷人救治了病危的家人,而渔夫因为纠缠无法上船,躲过了一劫,至今还活着。</p><p class="ql-block"> 流浪汉默默离开了寺庙……</p><p class="ql-block"> 许多事情,该怎样,就怎样。等待它顺其自然的发生,结果会更好。可面对现实的时候,有谁又知道,事物本身该有的结果是什么样子呢?</p><p class="ql-block"> 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有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殊不知,结果往往因自己的以为,而使事情变得更糟。</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蜘蛛就在自已心里</b></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对老和尚说:“师父,我一入定,就有大蜘蛛出来捣乱,赶也赶不走它。”</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指点他说:“下次入定时,你事先拿支笔,如果大蜘蛛再出来捣乱,你就在它的肚皮上画个圈,看看是哪路妖怪?”</p><p class="ql-block"> 下次入定时,大蜘蛛又出现了。小和尚见状,提笔就在蜘蛛的肚皮上画了个圈圈,作为标志。那圈刚一画好,大蜘蛛就销声匿迹了。</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安然入定,再无困扰。过了好长一会,小和尚出定。一看,原来画在大蜘蛛肚皮上的那个圈记,就赫然在自己的脐眼周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是棉被把人暖热还是人把棉被暖热?</b></p><p class="ql-block">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有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座小庙只有两个和尚。我化缘的时候,别人都对我恶语相加,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师父,我们寺庙要想成为您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怕是不可能了。”</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披着袈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老和尚沉默一阵,终于睁开眼睛问道:“这北风吹得紧,外边又冰天雪地的,你冷不冷啊?”</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道:“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说道:“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你暖和了吗?”</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回答:“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说:“那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笑了:“师父呀,你真糊涂,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是人把棉被暖热了。”</p><p class="ql-block"> 老和尚问到:“既然棉被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想了想说:“棉被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p><p class="ql-block"> 黑暗中,老僧会心一笑:我们何尝不是躺在棉被下的人,而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听了老和尚这一段话,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小和尚很早就下山去化缘了,依然碰到了很多人对他恶语相加,可是小和尚却始终彬彬有礼地对待每一个人。十年之后,这座庙宇成了方圆十几公里的大寺,有了许多僧人,而香客更是络绎不绝,小和尚也成为了住持。</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生活在棉被当中,别人就是我们的棉被,当我们用心去暖棉被的时候,棉被也会给我们温暖。</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众生一体”的道理。有人说,为什么我感受不到众生一体呢?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个真相,就好像我们是一棵树,我是一片树叶,你是一片树叶,我们在两根不同的树枝上。虽然一棵树上根是根,干是干,叶是叶,花是花,但是这只是它们不同形式的存在方式。因为它们是一个整体,所以彼此不能伤害。</p><p class="ql-block"> 花不能去伤害叶子,叶子不能去伤害花,叶子如果伤害了花,那没有花就不能结果子,没有果子,农夫就会把树砍掉。</p><p class="ql-block"> 因此,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这就好像众生是左手,我们是右手。左手提东西提酸了,右手要不要去帮忙?不用思考,右手肯定会去帮忙。所以我们利益众生就是在利益自己,我们帮助众生就是在帮助自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祖父悖论</b></p><p class="ql-block"> 在1943年的时候,一位科幻小说作家在其作品中首次提到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祖父悖论。</p><p class="ql-block"> 祖父悖论指的是,如果你能够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将你年前时的祖父杀死,那么你的祖父就不可能生下你的父亲,既然没有你的父亲,那么你也不可能出生,既然你不可能出现,那么你又是如何杀死你的祖父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个悖论在科学界有很多解释,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当你回到过去杀死你的祖父时,你的世界就会发生变化,从这一刻起你已经不再原来的世界中了,而是进入了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科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很多平行宇宙,我们的宇宙可能是其它宇宙衍生出来的分支,而平行宇宙也是其它宇宙衍生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在你杀死你祖父的你瞬间,你的世界就会衍生出另一个平行宇宙来,而你原本的世界中,你的祖父并没有死亡,只是另一个平行宇宙中你的祖父死亡了,所以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你的祖父不可能生下你的父亲,也不可能再次出现一个你。</p><p class="ql-block"> 在平行宇宙中,任何微小的决定都能够衍生出很多个平行宇宙,这就类似蝴蝶效应,一个细微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后面的结果。不同之处在于,蝴蝶效应是针对一个世界的,而平行宇宙是针对无数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假如说你站在十字路口,你选择任何一条路,都会决定你的未来。在现实世界中,你只能够选择走一条路,但是在平行宇宙中,你已经走了所有的路,也就是说所有的可能性都会出现在平行宇宙中。</p> <p class="ql-block"> 虽然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寻找平行宇宙的证据,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平行宇宙。科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应该存在一种通往平行宇宙的神秘通道,这个神秘的通道连接着不同的平行宇宙,如果能够找到这个神秘的通道,或许就能够进入另一个平行宇宙中。</p><p class="ql-block"> 除了这个解释之外,还有的科学家认为,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理论是不成立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能够知道,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只能够无限的接近光速,并不能够达到光速,也不可能超越光速,既然无法超越光速,那么时间就不会倒流,而你也不可能穿越过去杀死你的祖父,所以这个悖论是不存在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色盲悖论</b></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拥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你眼中的蓝色是别人眼中的绿色,你眼中的绿色是别人眼中的蓝色,在你的眼中,天空就是绿色的,草地就是蓝色的,但是你并不知道你和别人不一样,在和他人交流中,似乎也没有遇到任何阻碍,那你该如何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呢?</p><p class="ql-block"> 从结论上来说,拥有奇怪眼睛的你,并不会发现自己的异常,并且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和别人没有关系的事情,所谓颜色也只不过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而已,它无法像长度一样被测量,它只是人类为了分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自己定义的而已,在不同的生物眼中,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鸟有4种视锥细胞、蝴蝶有5种视锥细胞。</p> <p class="ql-block"> 可能每一个生物眼中的世界颜色都是不同的,但是你又如何定义别人是错的,你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色盲悖论的重点并不是色盲,而是悖论,这个悖论告诉我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不仅在于每个人的五官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有不同,更在于人脑中用于解释这些感知的理性和情绪很不相同。人们用来解释所见所闻这些感知的“事实”,有赖于头脑中的既有知识和利益选择,而这些每个人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只不过我们总是喜欢将大多数人认可的事物称为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 鱼缸里的金鱼,它们眼晴里的世界,一定和人们眼晴里的世界很不相同,看到的颜色、线条、形状都会不一样。至少人眼和鱼眼的构造不同,感光细胞不同,其实解读眼睛收获的信号的脑子也不同。</p><p class="ql-block"> 人和鱼看到的世界是很不同的,哪个是“真实的”呢?我们会说,我们看到的才是“真实的”。那是因为鱼不会说话,也设有参加争论,没有话语权。</p><p class="ql-block"> 不仅金鱼看到的世界与人不同,而且小猫小狗,猴子老虎,看到的世界和我们也并不相同。哪种生物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或更“真实的”?哪种生物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标准?“真实”是什么意思?有许多乃至无数不同的“真实”吗?“真实”有极终意义吗?</p><p class="ql-block"> 同属人类,不同个体之间,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能力,与和其他生命相比,相差应该不大,物理上、生理上的感受应大致相同,也就是从外界获得的信号大致相同。</p><p class="ql-block"> 但“感知”包含“感”和“知”两个部分,分为两个阶段。“感”是从外界获得“信号”,“知”是从“信号”获得“信息”。“感”是一个物理、生理过程,从“感”到“知”则是一个解读过程,是心理过程。对所“感”进行解释,获取所“知”,需要借助先此存储在大脑中的经验和知识来推理。其间还受到欲望与利益的驱动。于是对所“感”作出“可能”及“应该”的判断,即概率判断和价值判断。</p><p class="ql-block"> 人类个体之间的感受能力应该相差不大,但感知能力相差甚异。受到相似的“刺激”,收到相似的“信号”,可能获得很不相同的“信息”。这与对信号的不同解该有关,而对信号的解读有赖于知识与价值观(利益及由之产生的欲望),而不同个体认脑中的知识与欲望相差是很大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认知的心理基础不同,因此可能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发生,这是所面对的事件对感受者来说重要性、价值性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找到要找的身影,在大厅嘈杂的声音中听到要听的语音。这种本领正是电脑人工智能所缺乏的。这显示了感受者的知识和意欲反过来影响了感受。感受的信号,可能因为感受者的知识与意欲而放大、缩小,甚至歪曲。</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感受者已有的知识和意欲,在解读所接受到的信号的推理过程中,还会产生复杂的作用。所以,面对同一事物,同一事件,不同个体从中得到的“信息”是很不相同的。人们所谓的“真实”、“真相”永远纠缠不清,其源盖出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上帝是好的还是坏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一伊壁鸠鲁悖论</b></p><p class="ql-block"> 上帝是好的还是坏的?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上帝是好的,但是这个悖论让很多人无法确定上帝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是上帝创造了我们的宇宙,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法则都是上帝制定的,他是万能的。但如果上帝想要阻止恶而阻止不了,那么就说明上帝并非无所不能;如果上帝能够阻止恶而不去阻止,那么上帝就是坏的。如果上帝既不想阻止恶也阻止不了恶,那么上帝既是无能的又是坏的。如果上帝想要阻止恶而且它又能够阻止恶,那么为什么我们的世界还会存在那么多恶呢?</p> <p class="ql-block"> 这个悖论是由伊壁鸠鲁提出的,在西方一直都是个纠结。到底上帝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全能的还是无能的?</p><p class="ql-block"> 聪明通达的中国人则看得很透彻。老子早就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繁衍万物,对万物包据对人并无特别厚薄好恶,一视同仁。所谓仁与不仁,所谓好与恶,都是人类自己想多了。</p><p class="ql-block"> 荀子在《天论》里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刚吉,应之以乱则凶。”没上帝什么事儿。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尊重大自然,顺应大自然,如此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薛定谔的猫</b></p><p class="ql-block">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同时也是一个无法解释的经典悖论。这个悖论内容是:将一个猫放在一个封闭的箱子内,其中包含了一个原子核和毒气设施,这个原子核有百分之50的可能性会衰变,如果衰变那么就会触发释放出毒气,一旦释放出毒气,那么猫就会死亡;如果原子核不发生衰变那么就不会触发毒气,这样猫就不会死亡。想要知道猫最终的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开箱子观看,这样我们就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这只猫是不是活的。但是薛定谔认为,如果我们不打开箱子,那么猫就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死亡,另一种是活着,但是如果我们打开箱子,那么猫就只存在一种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这个思想实验想告诉我们,观测者决定了事物的最终结果。猫到底有没有死亡,其实和观测者有关系,如果没有观测者,那么猫就用永远处于死亡和活着两种叠加状态。</p><p class="ql-block"> 有很多科学家根据薛定谔的猫衍生出平行宇宙的观点来,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没有打开箱子之前,箱子里面存在两种世界的叠加,分别是死亡的猫和没有死亡的猫。但是如果我们打开箱子,那么其中一种叠加态就会消失,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剩下的一种结果。这涉及到量子力学的一些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芝诺的两分法悖论</b></p><p class="ql-block"> 结论: 运动不可能开始。</p><p class="ql-block"> 论点: 因为一运动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距离目的地之一半的位置。即:若要从A处到达B处,必须先到AB中点C,要到达C,又须先到达AC的中点D。</p><p class="ql-block"> 如此继续划分下去,所谓的“一半距离”数值将越来越小。最后“一半距离”几乎可被视为零。这就形成了此一物体若要从A移动到B,必须先停留在A的悖论。这样一来,此物体将永远停留在初始位置,或者说物体初始运动所经过的距离近似0,以至这物体的运动几乎不能开始。</p><p class="ql-block"> 即: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 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p><p class="ql-block"> 芝诺(Zeno of Elea)是古希腊时期意大利南部的数学家,他曾提出过一系列悖论,其中四个关于运动不可分性的悖论最为有名。芝诺的功绩在于把动和静的关系、无限和有限的关系、连续和离散的关系惹人注意地摆了出来,并进行了辨证的考察。他被亚里斯多德和黑格尔称为辩证法的创始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芝诺的两分法悖论</b></p><p class="ql-block"> 芝诺:“一个人从A点走到B点,要先走完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总路程的1/2,再走完剩下的1/2……”如此循环下去,永远不能到终点。</p><p class="ql-block"> 假设此人速度不变,走一段的时间每次除以2,时间为实际需要时间的1/2+1/4+1/8+......,则时间限制在实际需要时间以内,即此人与目的地距离可以为任意小,却到不了。实际上是这个悖论本身限定了时间,当然到达不了。</p><p class="ql-block"> 《庄子·天下篇》中也提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惠施提出的命题)</p><p class="ql-block"> 芝诺与惠施悖论的区别,在于芝诺悖论一定时间内行走的距离不变(即速度不变),而庄子时间不变,这段时间里的工作却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慢),可以看出芝诺限制了时间,而惠施的理论可以使时间为无穷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追乌龟一一阿基里斯悖论</b></p><p class="ql-block"> 阿基里斯(又名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他速度为乌龟十倍,乌龟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p><p class="ql-block">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追到100米时,乌龟已经又向前爬了10米,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基里斯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爬的这10米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1米,阿基里斯只能再追向那个1米。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它总能在起点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个距不管这个距离有多小,但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基里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p><p class="ql-block"> “乌龟” 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首先应该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此时被追者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因此被追者总是在追赶者前面。</p><p class="ql-block"> 如柏拉图描述,芝诺说这样的悖论,是兴之所至的小玩笑。首先,巴门尼德编出这个悖论,用来嘲笑"数学派"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的" 1-0.999...&gt;0"思想。然后,他又用这个悖论,嘲笑他的学生芝诺的"1-0.999...=0,但1-0.999...&gt;0"思想。最后,芝诺用这个悖论,反过来嘲笑巴门尼德的"1-0.999...=0,或1-0.999...&gt;0"思想。</p><p class="ql-block"> 有人解释道:若慢跑者在快跑者前一段,则快跑者永远赶不上慢跑者,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他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慢跑者又向前了一段,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它,有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悖论本身的逻辑并没有错,它之所以与实际相差甚远,在于这个芝诺与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时间系统。人们习惯于将运动看做时间的连续函数,而芝诺的解释则采取了离散的时间系统。即无论将时间间隔取得再小,整个时间轴仍是由无限的时间点组成的。换句话说,连续时间是离散时间将时间间隔取为无穷小的极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飞矢不动一一芝诺悖论</b></p><p class="ql-block"> 设想一支飞行的箭。在每一<b>时刻</b>,它位于空间中的一个特定位置。由于<b>时刻</b>无持续时间,箭在每个<b>时刻</b>都没有时间而只能是静止的。鉴于整个运动期间只包含<b>时刻</b>,而每个<b>时刻</b>又只有静止的箭,所以芝诺断定,飞行的箭总是静止的,它不可能在运动。</p><p class="ql-block"> 上述结论也适用于<b>时刻</b>有持续<b>时间</b>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b>时刻</b>将是<b>时间</b>的最小单元。假设箭在这样一个时刻中运动了,那么它将在这个时刻的开始和结束位于空间的不同位置。这说明时刻具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从而至少包含两部分。但这明显与时刻是时间的最小单元这一前提相矛盾。因此,即使时刻有持续时间,飞行的箭也不可能在运动。总之,飞矢不动。</p><p class="ql-block"> 箭悖论的标准解决方案如下:箭在每个时刻都不动这一事实不能说明它是静止的。运动与时刻里发生什么无关,而是与时刻间发生什么有关。如果一个物体在相邻时刻在相同的位置,那么我们说它是静止的,反之它就是运动的。</p><p class="ql-block"> 这涉及到运动是否可分割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芝诺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这些方法可以用微积分(无限)的概念解释,但还是无法用微积分解决。因为微积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广延(如,有广延的线段经过无限分割,还是由有广延的线段组成,而不是由无广延的点组成),而芝诺悖论中既承认广延,又强调无广延的点。</p><p class="ql-block"> 芝诺的理论是建立在,空间和时间都可以无限的划分下去,直到产生一个极小的时间和空间单位,物体产生绝对静止的状态。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空间和时间都有一个最小的无法分解的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运动场悖论一一芝诺悖论</b></p><p class="ql-block"> 首先假设在操场上,在一瞬间(一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相对于观众席A,列队B、C将分别各向右和左移动一个距离单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观众席A</span></p><p class="ql-block">▲▲▲▲队列B</p><p class="ql-block">▼▼▼▼队列C</p><p class="ql-block"> B、C两个列队开始移动,如下图所示相对于观众席A,B和C分别向右和左各移动了一个距离单位。</p><p class="ql-block">◆◆◆◆观众席A</p><p class="ql-block">▲▲▲▲队列B……向右移动</p><p class="ql-block">▼▼▼▼队列C……向左移动</p><p class="ql-block"> 而此时,对B而言C移动了两个距离单位。也就是,队列既可以在一瞬间(一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移动一个距离单位,也可以在半个最小时间单位里移动一个距离单位,这就产生了半个时间单位等于一个时间单位的矛盾。因此队列是移动不了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说谎者悖论</b></p><p class="ql-block"> 说谎者悖论是最古老的语义悖论,由公元前4世纪麦加拉学派的欧布里德( Eubulides)提出,悖论内容为:如果某人说自己正在说谎,那么他说的话是真还是假?</p><p class="ql-block"> 这个悖论经常被重述为:“我现在说的这句话是谎话”,这句话是否可赋真值?假设这句话为真,根据其语义,可得它为假;若假设这句话为假,其语义又恰好“是其所是”,可得它为真。这样,矛盾等价式得以建构。“我现在说的这句话是谎话”,通称为“说谎者语句”。</p><p class="ql-block"> 说谎者悖论源自于一句话——“所有的克莱特人都是说谎者。”为什么说这句话的艾普蒙尼迪斯让数学家和哲学家郝感到迷惑不已呢?因为艾普蒙尼迪斯就是克莱特人。</p><p class="ql-block"> 以下传说中的古希腊先哲名言,正符合“说谎者悖论”:</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我是无知的。</p><p class="ql-block"> 我明白我什么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苏格拉底悖论</b></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悖论是一个著名悖论,该悖论的内容与自己相驳。</p><p class="ql-block"> 柏拉图:苏格拉底下面要说的话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苏格拉底:柏拉图说的是假话。</p><p class="ql-block"> 这段对话可以简化成两个句子:</p><p class="ql-block"> 句子A:句子B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句子B:句子A是假的。</p><p class="ql-block"> 不管你让哪一句话是真的,另一句都会与之矛盾。在两句话中,每一句谈的都不是它本身,都不出现自相关。但是只要把它们放到一起,仍然出现了说谎者悖论。</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假若句子A是真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真的;但是,如果句子B是真的,句子A就必须是假的。</p><p class="ql-block"> 假若句子A是假的,那么句子B必然是假的;但如果句子B是假的,句子A就必须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来,只要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就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真实性,让我们没法说出它们谁真谁假、谁假谁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b></p><p class="ql-block"> 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p><p class="ql-block">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p><p class="ql-block"> 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一切都变化不居,瞬息即逝。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p><p class="ql-block"> 恩格斯对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p><p class="ql-block"> 这是强调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每一刻既是旧我又是新我。这涉及到“同一性”的问题,“同一”是静态的,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与“非我”、“这一个”与“非这一个”不断迭代。</p><p class="ql-block"> 严复在《天演论》中说:希腊理家额拉吉来图有言:世无今也,有过去有未来,而无现在。譬诸濯足长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是混混者未尝待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知道越多越无知一一学习的悖论</b></p><p class="ql-block"> 学习的悖论在于揭示学习过程中的矛盾:学习的越多,不知道的越多。因为芝诺用圆圈来比喻这个悖论,所以历史上又称作“圆圈悖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p><p class="ql-block"> 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幸存者偏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幸存者偏差,沉默的大多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信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因为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英美在二战期间,他们对返航的战斗机进行弹痕分析,发现弹痕主要集中在机翼部位,而驾驶舱和油箱很少有中弹痕迹。为了加强对飞机的防御机制,他们根据分布在战斗机上的弹孔,决定加固机翼装甲。结果,飞机的战毁率没有任何的下降,为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战毁的飞机根本飞不回来,说明飞回来的飞机,有弹孔的地方根本就不是致命伤,反而没有弹孔的地方才是致命伤,这个就是幸存者偏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负伤侥幸飞回的飞机容易调查,已经致命坠毁的飞机却很难寻找。两种信息获取的难易差异极太,人们往往轻信容易获取的信息。分析问题,要收集多维度的全面信息,不能忽视已话语能力的无信息源,有时他们埋藏了最真实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存者偏差(Survivor bias),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日常表达为“沉默的数据”、“死人不会说话”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决策的过程,要参考多几个维度所获得的信息,当它们的反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时,那才是合理的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存者偏差”导致的分析错误,可能存在于各个领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只研究那些幸存下来并且成功的企业或投资者。这会导致对经济市场的分析产生误导。例如,研究那些成功的企业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收益率,但忽略了那些失败的企业,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只研究那些幸存下来并且治愈的患者。这会导致对治疗方法的误解。例如,如果只研究已经治愈的患者,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准确,因为只有治愈的患者才能提供这些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郢书燕说一一歪打正着的理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楚国的都城郢有个人要写信给燕国的相国,他在夜晚写信,烛光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侍从说:“举烛。”一边说一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了“举烛”两个字。举烛,并不是这封信的本意。</p><p class="ql-block"> 燕国的相国收到这封信十分高兴,说:“举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来加以任用。”燕国的相国把这个意思禀告给了自己的国君,国君听了非常高兴并予以施行,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治理是治理好了,但是举烛并不是信中的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表达与理解之间的过程,会有其他因素的参与其中。你说话的意思未必对方完全正确解读,你所理解别人的意思也未必是别人话语的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话的人往往存在某种预期猜测,他在听到别人话语解读的时候,会建筑在已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入之见的基础上,所以对别人话语的理解常常会有变形,甚至有歪打正着、正打歪着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没有人的世界有声音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物理学和人体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认识到,所谓的声音其实是某些频率的声波与耳根相互作用而在心中产生的听觉反应,声音是一种心理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发出的并不是“声音”,只是频率不同、波长不同的声波。听觉可感知的声波作用于听觉器官,在心中产生的直接感受而变现出不同声音的反应,声波通过耳膜的振动通过耳神经传达到脑皮层听区,心识产生听觉,我们把听觉反应叫做声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有人,这个世界有“声音”吗?没有人,这个世界有“颜色”吗?这个世界有“图形”和“变动的影像”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道理是一样的。“颜色”是人眼所接受的某一段光谱。人眼并不能看见所有光谱的光,比如红外线和紫外线。不同动物的眼睛因为不同的构造特点,对光谱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看到的,它们未必能看到;它们看到的,我们也未必能看到。对线条、图形、运动的感知也是一样。所以霍光说过,金鱼感知的世界和我们人类感知的世界是不一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猫科动物能听见高达50000赫兹的声波,人类却听不到任何20000赫兹以上频率的声波。另外,信鸽能够听到20赫兹到0.05赫兹的声波,这些也是人类听不到的。其他各种生命的对于声波的反应更不相同。也就是说,猫狗们听到的喧嚣世界,在我们人类可能是就是一片寂静;相反亦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们人类能感知到的,认为存在的,在其他生命未必如此。同样,其他生命能感知到的,认为存在的,在人类也未必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有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才能说,人类听到的声音才是“声音”,人类看到的颜色才是“颜色”,人类看到的运动才是“运动”。科学已经告诉我们,有很多声音、颜色、运动,某些动物能感知,人类却都不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很多亿年前,一颗流星撞击地球,当然会由于震动产生巨大各种复杂的声波。但那时,还没有人类的耳朵去感受,甚至设有任何动物任何种类的耳朵去感知,那时有“声音”吗?“声音”是空气中震动的波作用于耳膜牵动脑神经而产生的效应。没有耳膜和脑神经的世界,有“声音”吗?而实际上人类平时所说的“声音”,只是人类耳膜与神经所能感知的那一段频率的空气震动。频率更高或更低,人类并无法感知,但大自然的震动频率显然远不限于人耳所能感受的那一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么,没有人的世界,是否存在“声音”呢?……图形呢?运动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没有人,是否也就意味着没有声音,没有图象,没有运动了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黄国营/编辑</i></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