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北的资源县,有好些个以“寨”字命名的山头,如八角寨、马鞍寨、萝卜寨、猪婆寨、雷打寨等等。按字义,我们通常理解为村庄、营地,但用在上述地方,似乎可以定义为有人类居住或活动的山头,如八角寨与马鞍寨上有庙宇,猪婆寨上有石室,而雷打寨上呢,有房屋建筑遗址和墓葬等等。<br>雷打寨位于著名的八角寨景区以西数公里的座坪峡谷内,高约500米,因其地处隐蔽,如无人指点,一般人很难找寻到。座坪峡谷长约十华里,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峡谷里山峰林立,谷底狭窄,站在崖壁下,抬头仰望,崖面上大小不一岩孔数不胜数,或狰狞如鬼眼,或成禽类的安乐窝。这里山型奇特,肖似何物,需要你丰富的想像力,每每从不同的视角会发现不同的美景。<br> 雷打寨三面是万丈悬崖,东面崖壁赤如火烧,恍若雷火淬练过,也许这正是山名的由来。我们以奇异的“将军帽”岩石为原点,不妨重建一下古人上山的路径。向东南沿小溪行进,到达近百米长的“长岩”,所谓长岩,是一道石壁,在数米高处岩石向外横向突出,可遮挡雨水,形成一处半封闭的廊道。人可在小溪的石头上和岩石的凹痕处交替行进。不远,向右即转入一幽谷,这里四面环山,阳光难以照入,谷中杂木丛生,高大的古树上藤萝攀附,天空不时飞翔着矫健的老鹰,高耸的岩壁上隐约可见用小树枝搭建成的鸟巢。谷底巨石成群,幽静可怖,它们也许是从山上崩落而来,也许是原地风化所致。一个人头状岩石很是抢眼,仿佛是在守卫着什么。一堆高约五米,宽约十余米的巨石叠架在一起,好像一个天然城堡,道路从巨石阵的石缝正中穿过,我们向大自然敬畏地低下了头颅。辗转来到雷打寨东边悬崖下,折向西北,有一条隐约而峭陡的石阶小路,崎岖难行,数十米长的古藤向崖壁攀沿而上,在古藤的阴影中,数十个石刻文字赫然在目,因风化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识读。上行百余米,有一道方石垒成的寨门,高约两米,宽不到一米,苔癣斑驳,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寨门左下的岩石下有一墓葬,里边的石条和棺木散乱不堪,显然已经被盗扰。寨门左上的岩壁边有一处显然是人工凿成的平台,地面残留着几个方孔和石碓孔,红色的沙砾岩上“道光丁未年”几个字清晰可见,其余文字除一个“兵”字已不可辨。这显然是清朝时在此居住的人家留下的痕迹,这人家应该还能断文识字。道光年间,梅溪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件,一时难以考证,是躲兵还是避匪?古人的生存真的不容易。 坳口上树木成林,有的高达几十米,一人合抱不来。清风徐来,阳光斑斓其间。坳口北有几处貌似人为平整的台地,穿过一片密密麻麻的竹林,一块台地上散落着许多瓦片和瓷片,显然是一处房屋建筑遗址,寻寻觅觅,我们也没有更多的发现。东边不远已是悬崖,从浓密的竹林向外张望,远近美丽的峰峦尽收眼底。朝云暮雨,日落月升,其实,所谓世外桃园的典故,真正的意义是一个避乱的精神家园。<br>我们掉头向西,穿过密不透风的树林,跨过鱼脊一样的石梁,终于到达雷打寨山顶。手扶松树,尽情享受强劲山风的吹拂,随心体味着探访秘境的愉悦之情。纵目四望,远处的八角寨在云中凸显,近处的丹霞石峰形态各异,其妙处难以用笔墨来形容。也许有一天,这里会被开发成景点,山峰也会被一一命名,但我更喜欢原生态的况味,野性、粗犷和神秘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