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子开出高速,转个弯就能看到一排排新建起的农村搬迁安置房,与周围的景色天然相融。“农村人住进城里房了”在家乡一提起这句话很多人都笑开了花,还是感觉像在做梦一般,不仅是有了新房子,出门不远就可以进工厂打工,挣工资,这些曾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就发生了在他们的身上。而且,家乡的消费观念也正在从“线下到线上”转移,支付宝抢优惠卷,拼多多促销活动都了若指掌,农村物流驿站,各大主要物流都已经在家乡“落了户”,“离家一个月,家乡十年新”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回想起来,以前的家乡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穷根儿”早已名声在外,上小学走十里路到学校都不算远的,早上起来灯一拉,外面的鸡就误以为天亮了,伸长脖子就咯咯咯的直叫唤,也没有早餐的说法,有玉米就煮一根儿,有土豆,红薯也从来不挑剔,最好的日子是蒸了大馒头,捡上几个装进书包就往外跑,什么都不吃的也稀松平常。从家乡到学校,有一大半的路需要翻山越岭,快到学校的时候才有一条不宽的“土公路”。回想起来,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但也是幸福的日子,毕竟在那个时候上学的人还是少数,义务教育也还没有得到全面普及,整个家乡有大把大把的文盲。2000年左右,义务教育政策开始在家乡普及起来,改变了一代的年轻人,很多没上学的孩子开始陆陆续续回到学校,挤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才真正的结束了家乡的文盲时代。</p><p class="ql-block"> 公路从镇里通往各个临近村子的主线,拉近了乡村与城镇的距离,政策好了,公路修了,老百姓挣钱的路子宽了,家里存了钱,务工回家的人开始在镇上买土地盖新房,举全家之力务工买房盖房的人也不在少数,街道的两边充实起来,村里开始对建房进行了规划,县里也开始对镇上进行考察调研,结合县里“全面建设最美乡村”的目标,优化农村发展生态产业布局,提出了很多建设想发,逐步实施,2012年,县里跻身进入“中国十佳最美乡村”,这对家乡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注重生态,在家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运动”。首先从几十年的“顽疾”开了刀,修河堤,筑河坝,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几十年的河道换了新的“容颜”。废水污水处理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上,改变了以往全部排向河里的做法,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以及通过生活废水过滤回田的方式使部分污水得到了重新利用。镇子里里外外都旧貌换新颜,河道两边种上了桂花树,清风拂过脸颊就闻到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味,河水也变得透亮,缓缓流动,显得平静,诱人。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养城,城养人,空气变好了,河边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多了起来,人们脸上出现了灿烂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思路决定出路,慢慢的日子越来越好了,镇上的门面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往外冒,谁家买个车,再也不是做梦的事情了,有车的人发现往返市里的班次客运一天只有一个来回,有的人考得驾照以后,开始在家乡跑起从县里到乡镇的农村客运,县城和农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农村的生活好了,“马屎街”三个字也慢慢的,成为了一段永恒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解决“三农”问题成了农村发展的新风标,经济在高速发展,农业必须要富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业基础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大局就有保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同年,家乡种地的农民在选种时就开始有了优惠,种地给予补贴的政策,这在历史上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种地一时间竟在家乡成了“香饽饽”。随着“产业扶持政策”正式下达,有人开始把务工赚的钱拿出来“圈地养鸡”,结合着当地的水土,集中发展农作物,城里的老板也时不时的到镇上考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以及地理优势,家乡有了投资发展农业产业的势头。偶尔走在路上,就能听到从城里开车来的商贩拿着扩音器在车里边走边喊:“收谷子、山鸡、红薯嘞”。声音在大山之间回荡,谁家想卖个粮食,就回应一嗓子,商贩把车一停,粮食家禽直接上称下称就换成了一张张红钞票。“扶贫政策和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再次为家乡的发展点燃了一把“烈火”,高楼建起来了,平房越来越少了,家乡第一次有了商品房开发,而且,扶贫安置房也同步开始施工建设,农村有了新面貌,不仅是住房,教育医疗也有了新的转变,零散的乡村教育开始向镇上集合,教育水平,师资力量在集中以后得到了巨大提升,以前农村上学最重要的课程就是语文和数学,英语教育由于天然的差距,成了农村教育的“软肋”,美术音乐更是与城里相比严重滞后。教育资源整合后,开始公开聘请优质的教师,村镇也办起了兴趣培训班,走在路上就可以听见,朗朗的音乐声,从不远处的窗户里飘了出来,这是家乡最“厚实”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发展,正在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人的梦想基本上都得到了实现,从吃不饱饭到穿上新衣,从务工向往城市到盖起新房,从在外挣钱到回乡发展,从“马屎街”到“新农村”,每一步,都是一个脚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从未有过的变迁。随着党的十九大召开,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很多农村人搬进了城镇,其实,这也是农村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上已经有很多地方把农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网上销售可以直接面向全部网络用户,大大拓宽了受众人群,结合县里的农村电商,逐渐把农产品销售朝着品牌化发展,盘活了农村资源,有的家庭不会用互联网的,就把自己的农产品统一交由电商平台销售出去,网络拓宽了致富的思路,还有很多人利用微信,QQ成为微商,也为自己增加了一部分收入来源。家乡,再也不是闭塞偏僻的代名词,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回归到了现实社会中。家乡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以收入为导向,农村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就是一幅活的“富春山居图”。</p><p class="ql-block"> 家乡总是在装扮着自己,在探索幸福的道路上永不止步,家乡就像一坛老酒,发出诱人的醇香,让人如痴如醉,用一生细细品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