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头山尽显名山丽川之风韵

衣者

<p class="ql-block">  石人头山,位于汝阳县付店镇牌路社区王家庄境内,是一个历经千万年的奇特自然景观,最高处海拔1200米。从远处看,峰顶耸立的大石因类似头戴将军帽的人头,而名叫石人头山,又称谓“将军帽山”。在初春的暖阳里,应县文化馆李辉继老师邀请去王家庄登石人头山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八点我们乘车从县城岀发,一个半小时到达王家庄。车停在王家庄,石人头山就近在庄边,仰望那刀削般的悬崖拔地而起,上顶云天,危峰兀立,令人望而生畏。远远地望去,那悬崖是那么高,那么陡,好像是被人用巨斧劈峭过似的,方方正正,耸立在云海之间,令人感憾万千。</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车中向外拿背包,好客的群众都围了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一见是熟人李老师,都热情的问李老师吃早饭没有,而且拉李老师回家吃饭。群众们一听说我们来登石人头山,都详细的告诉我们登山走的线路。我问群众“这山为什么叫石人头山。”群众争着告诉我:你看那山峰最高处象不象个人头戴个将军帽,因此称石人头山。据传,北魏年间,南齐有一个叫房伯玉的将军任南阳太守,为防北魏南下,在边界山上建了一个齐家寨。房伯玉到齐家寨巡查时,常站在黄水河边的高山顶,摘掉将军帽放在大石头上,然后四周眺望察看军情。遇边界平安无事时,还会叫手下拿来笔墨纸砚,信手涂鸦。久而久至人们就把齐家寨北方这座房伯玉搁将军帽的山,叫作将军冒山,后又沿革为石人头山。</p> <p class="ql-block">  听了传说我们更想早点登顶一看究竟。开始出发时我问李老师,在山里为什么和老百姓这么熟,李老师自豪的笑着说:“前几年在这里扶贫驻队,沟沟岔岔,家家户户都去过。”李老师接着说:“今天要登的石人头山,我也登过,要不我今天敢当向导带你们上山。”我们在李老师带领下,出村走进山沟,山沟里没有路,到处都是厚厚的落叶,踏着软棉棉的栗叶,在树林里披荆斩棘向前移动。这里全是天然林木,远远望去,连绵不断的山峦被墨色的树干和白色的残雪装点的似水墨国画美不胜收,一条从山间流淌的小溪清澈见底,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的心情不由的激动万分,县电视台刘老师一边开机拍摄美丽山,一边开腔唱出了穿林海跨雪原的美声。走着走着,山势越来越陡,我们沿着陡峭的山凹之字形向前挪动。走走停停,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两旁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途中常有巨石挡路须攀岩附葛才能前行。但为了登顶,我们还是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向前攀登。</p><p class="ql-block"> 快到山顶时,几十米高的大石耸立根本无法攀登,我们只好绕到山背面。山背面虽然不是直上直下的绝壁,但坡度很徒,而且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主峰下仰望那山顶巨石,感觉一切都是梦幻般的神奇,羡慕能工巧匠是如何把山石雕琢的像模像样,简直是天工巧夺。我们无法追忆当时的沧桑巨变,只有在峰峦叠嶂的大石缝隙中,蜿蜒曲折盘旋而上。我们互相推拉,协作照应下,一步步踏着冰雪小心攀壁上升。</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互相配合登上了山顶,极目远眺,四周美景尽收眼底。广袤无垠群山层层叠叠,稀疏的民居散布在沟沟岔岔,有的房屋掩映于绿竹丛中。山脚下的牌路风情小镇,也都充满古香古色的浓厚气息。公路随山势在山中蜿蜒延伸。石人头山完全是淳朴、安静、自然的大山,站在石人头山顶,和大自然融为一起,我们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是很难得的。</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登顶后,马上开机将西泰山的山水村庄全部腑瞰录入镜头。我也打开手机不停的胡拍乱照。特别是爱好书画的李老一登顶,就看到古人房伯玉将军曾经用过的石笔架,石砚台和石墨条。我们在山顶虽然没有看到石人头,将军帽,但天然石笔架、石砚台、石墨条,让我们兴奋,感到非常的亲切。有石笔架、石砚台、石墨条肯定也有山水画,我们搭起手棚放眼望去,好一幅浓墨重彩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而我们此时就身置其中,临风而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便油然而生。我们尽情的在只有立锥之地的小山顶反复把玩,玩累了,玩的什么都看遍了,才决定下山。</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要想下山快捷安全,那就走回头路。可是我们被一路的步移景换所吸引,不想走回头路。我们准备下山的地方,山势依然很陡,大石挡道没有路,我们探索着向前,向前。实在太累了,就停下来躺在厚厚的粟叶上闭目小憩。这次登山一路惊险刺激,很消耗体力,但我们发现了石笔架、石砚台、石墨条,为文人墨客登山观瞻蹚出了道路,心里还是轻松自豪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