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家乡(51)锁厕所

神韵秋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锁 厕 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农村的厕所叫茅房,虽然人口在流失,留在家乡的零星人口却锁起了厕所。</p><p class="ql-block"> 过去到县城走一趟,最发愁的是找不到厕所,找到了厕所都是加的一把锁。知道机关单位有厕所,没有进入大门,就被看门房的挡出门外。后来找到厕所了,厕所门口有守门人,进一次厕所收费两毛,逐渐涨价到五毛一块。</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城乡建起了高标准公厕,并对全民开放,进城再也不用担心入厕问题。可城里人到乡下度假,到农村享受清新的环境,却入不了乡村的厕所。</p><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农村的茅房与粮囤一样重要,你去到别人的茅房,有人就会说你:“吃家饭,屙野屎。”自己的儿女若到别人家的茅房,屙尿一次,轻则会骂一顿,次数多了会挨打。茅里攒粪是多么不容易,自留地打的粮食全靠茅里的肥料。 </p><p class="ql-block"> 在集体时期,每个生产队都有牲口、羊群,并且提倡人人拾粪。只要捡到粪,就能挣工分,一箩头可记一分工。牛驴骡马羊,也包括人的粪便,只要你捡到筐里,交到集体都是工分。清早傍晚,村前庄后都能看到背筐提箩头的在拾粪。有的人对发软的大便捡不起来,总怕别人过后捡到,还要拿起一块石头,砸得屎沫飞天,心里才感到放心。在地头后塄,只要看到有一块石头砸了个坑,一定是捡不起的大便。</p><p class="ql-block"> 每户对于自己的茅房,就像守护自己的庄稼,少了一棵也会发现。春天里,集体统一把茅粪担完了,还要再到泊池里担来水倒入茅,用捣茅圪垛反复捣腾,再担到自留地。每人一分自留地,当年是对缺粮的最大补充。若是老茅房,每年都有人掏茅,把多年的沉淀粪挖出来,待到晒干再担到地里。老茅房多是本家或者兄弟合用,掏茅时合作,掏出的粪均分,若出现不公平,妯娌吵嘴,兄弟打架,此事不断发生,一家结怨成仇。处理的结果只能老茅作价,另打新茅。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谁家没有茅,就是缺少一分家产。</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化肥取代了生物肥料。虽然提倡生态种养,生态肥料的成本太高了,茅粪从农户的一份家产变成了一份负担。</p><p class="ql-block"> 城乡建设文明步伐加快,公厕开放,粪便进入下水道,彻底解决了粪便的储存,农村的旱厕,储存成为负担,但却得成为产财保护。腾一次茅房,清运工资就得几天劳务。</p><p class="ql-block"> 锁茅房吧,这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