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砥砺前行——记河东区魏晓春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成长交流活动

邸秀丽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为促进我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发展,真正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培养一支能吃苦、善钻研,业务素质强,有研究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根据区教研室工作安排,河东区魏晓春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成长交流活动于3月2日在临沂沂河实验小学举行,全体工作室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魏晓春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  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成员们进行自我介绍,大家热情的脸庞,激动的介绍,让原本有些束缚的环境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接着由骨干教师进行经验分享。</p> <p class="ql-block">  宋金花主任就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方面进行了具体细致的讲解,所列举的高都小学和沂河实验小学的例子更是深深激荡着全体科学老师的心。她对科学课堂提出四个要求:三带一课,即带教本(书头备课)、带课件、带教具、室外观察课。让老师们胸有成竹进课堂,让孩子们真实地走进自然中去观察,以实现科学服务生活的这一终极目标。宋主任的报告,让在座的老师们对日常教学中如何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所推荐的两个学习网站,更是解决了备课资料无处寻的困难,令人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可能对于自身的成长以及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着更深的关注与思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的成长有一个更合理的规划呢?周茂吉老师的报告发人深省。他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科学教师、科学课堂的专业发展现状与建议两个方面谈起,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把目前科学教师、科学课堂所遇到的困难、建议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大家。周老师的报告聚焦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浅出,启发思维。作为科学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站位,以问题为中心,落实好校本教研。</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才能获得。庞慧老师《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主动出击、坚持不懈并善于反思的她。纸上谈兵不如躬行实践,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很多,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才能提高我们的灵活处理能力,庞慧老师做到了,那一张张荣誉证书就是她成长的积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不断的鞭策自己,用心生活,用力向上,以期遇见更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开是压力,从内打开是成长。周丽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她所说的《成长无界限》的含义——工作性质的跨界、思想的跨界、地域的跨界、学科的跨界,而这无界限的成长也让她收获了很多,集各家所长成长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打破成长的边界,才能无限成长,让我们用无界思维来驱动内心的多元潜力吧。</p> <p class="ql-block">  魏晓春老师压轴出场,向我们介绍了她成长的三个阶段——摸索期、成长期、反思期。每一个阶段都各有收获,看着她满屏都快放不下的荣誉介绍,在座的老师们都不禁啧啧称赞。结合着自身丰富的经验,魏老师向正处于摸索期的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善于学习、积极参加各学科讲课比赛、研究教材。提高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并行,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切切实实的成长起来。</p> <p class="ql-block"> 同时,魏老师还推荐我们阅读《科学课》这本书,静下心来走进去,用知识武装自己、积淀自己、提升自己,做好个人的五年成长规划,为成长保驾护航。活动最后,魏晓春老师进行总结并部署工作室后期的计划安排。</p> <p class="ql-block"> 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此次活动的举行,为工作室共同发展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相信名师工作室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名师工作室建设也必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p>

成长

工作室

老师

名师

科学

魏晓春

骨干教师

跨界

课堂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