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巷的豆腐

冬梅 陕西靖边中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昨天晚上十点,楼上芬芬送下来一块榆林豆腐,说他爸爸去榆林刚回来,带回来了榆林豆腐。在沙发上躺着的孩儿他爸突然就坐了起来,忙忙地去切了几块豆腐放在蒸锅上蒸,刚几分钟就开始吃了,豆腐蘸着醋蒜吃,吃出了豆腐巷的豆腐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榆林的豆腐驰名已久,据说榆林的豆腐是桃花水做的,所以鲜嫩无比,吃了榆林的豆腐,喝着桃花水的榆林姑娘,也就长得妩媚动人,皮肤嫩得如榆林的豆腐,所以榆林也盛产美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哥哥补习的时候就住在豆腐巷,豆腐巷的巷口有两家很大的豆腐坊,每天早晨5:00的时候,豆腐坊就已经热气腾腾的,远近弥漫着浓浓的豆香味。我和哥哥经常买二斤豆腐,水煮着吃,放上一包在巷口买的一块钱十包的调料包,再蒸一点米饭就是一顿美餐了。这样的饭我们经常吃,而且都是哥哥做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豆腐巷离我们上学的地方大概五百多米,旧榆林一中就在北大街的旁边,豆腐巷就在城墙根儿下,走几步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到榆林时,我们带着铺盖卷儿无处落脚,就把行李放在了榆林师范,那里有的爸爸的同学,然后出去租房子。榆林街巷七拐八弯,巷道路幽深而繁多,在我们看来这些巷名字叫得更是离奇古怪。米面巷、挂面巷、砂锅巷、炒腊肉巷、豆腐巷……到榆林是我和哥哥第一次出远门,那时候从榆林到靖边的车得走上四个半小时,而且一天只有几趟。决定去榆林的时候,家里的大人赞成,但并没有去送我们,大人都忙。到了榆林之后,才发现人生地不熟,一切都得自己来。联系好了学校之后,我们需要联系住宿,因为我们是补习生,学校并没有住宿,我们需要在学校周边租房子住。如果只是几位女同学住的话,安全又存在问题,所以不得不和几位男同学租在一起,这样方便照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找了好多家都不合适,不是价钱太贵就是房子全是南房,阴暗潮湿。对于北方的人来说,南房在冬天是不行的,太阴冷。后来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豆腐巷的四号。房子的主家是一对老夫妻,他们要出租的房子面向东,是一套二层的楼房。老夫妻两个住在一层,二层有四间房子。其中有两间一套,是他的儿子在住,还有两间是独立的房子,平时就租给来这里学习的学生。说好了价钱之后,我们匆匆入住。到了下午大家饿坏了,就去市中心的饺子馆吃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记得那时候那个饺子馆叫塞北饺子馆。第一次买饺子吃,不知道一斤有多少,以为一斤饺子就是一盘子,所以我们六个人要了六斤饺子,六碗粉汤。当服务员把饺子端上来之后才发现,一斤饺子是两大盘。我们六个人根本不可能吃得了那么多。但是已经上来了,没有办法,只好在服务员疑惑的眼神下硬着头皮吃。而且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打包盒,要么吃掉,要么扔掉。大家都是从农村上来的孩子,哪里舍得把饺子扔掉?所以只得把它们全部吃掉。可是实在太多了,怎么吃啊?后来大家想到了一个办法——打老虎、杠子、鸡,谁输了谁吃一个饺子。就这样,边玩边吃,最终于把六斤饺子吃得一个不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租屋的两间房子,一间住了四位男同学,另一间住四位女同学,大家每天一起上下学,也还方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补习的日子非常辛苦,我和哥哥在一个班。哥哥因为英语学得不好,经常被老师为难。开始他还耐心地听课,后来干脆到了英语课上他就逃课。只要他逃课,就会在豆腐巷口买上二斤豆腐,提前回到我们的出租屋中生火做饭。那个时候宿舍里边烧的是火炉,火炉上拿一个饭盒就可以煮豆腐吃。哥哥逃课的日子,我可以远远就闻到煮豆腐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哥哥不逃课,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在学校不回去了,瞌睡的话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就可以了。冬天实在太瞌睡的时候,就用冷水洗洗脸清醒了,继续学习。从那时起,我养成了早起晚睡的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大多数人是从晚上十点开始上床休息,而我,晚上十点才开始工作学习,不论多晚休息,第二天早晨,我都会五点半起床,锻炼之后,开始一天的生活。人生不过三万多天,我一定要珍惜每天醒着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豆腐也不光是煮着吃,偶尔也会炒着吃,但做法奇特。因为是学生,没有灶具,也就铝的饭盒能勉强煮饭。铝盒里倒上一点油,放点蒜,炒一下,豆腐放里面,倒一点酱油,炒热了之后,将蒸熟的米饭拌进去,一道独特的便利餐就做好了。蒸饭的锅是借楼下住的房东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楼下的房东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头和一年四季病病怏怏的老太太,老头脾气不好,经常骂骂咧咧,但老太太一脸和气,很少言语。他们有一个儿子,就住在我们的隔壁,穿着花里胡哨,经常会带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回来,惹得老头站在楼下一通大骂。他们的儿子经常不在家,老头虽然脾气不好,但心地不坏,特别是老太太特别善良,经常会给我们借一些急时之需,蒸饭用的锅就是她借给我们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几个人也不只有我们兄妹做饭,其他的同学也偶尔做一次,不过是菜谱大同小异,都是最简单的食材和最简单的烹调,但这些饭菜,在艰难的求学岁月里,给了我们异乡的人,家的温暖。豆腐巷的豆腐,永远散发着诱人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去榆林的时候和闺蜜聊天,她想请我吃榆林的小吃,问我吃什么,我说就吃水煮豆腐吧,她很诧异,说那有什么好吃的?她一定要带我去大饭店吃饭,去了之后,我还是很执拗的要了一盘水煮豆腐。水煮豆腐上来之后,果然是水煮豆腐啊!清水里漂着的豆腐。看着这豆腐,让我想到了钱钟书笔下的“海军陆战队”的“舰艇”,真的是寡淡无味,但依然还是耐着性子吃了几口。感觉真的是可惜了,只有“水煮豆腐”的名字,根本就吃不出当年水煮豆腐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次出差到榆林,一个人偷偷溜出去,打了车,跑到豆腐巷。巷口早已经没有豆腐坊了,以前的豆腐坊成了一排杂货店。走到豆腐巷四号,门半掩着,透过门缝,依然能看到墙上的神龛。路过的行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这个路人,我终究没有勇气推开那扇门,含着泪转身匆匆逃走。我怕打开那扇门,所有的记忆一涌而出:飘着清香的豆腐,玩游戏时头上贴着的纸条,奋战高考时夜晚两点的灯光,还有年少时心怀梦想憧憬未来的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