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街道中心幼儿园夏季好书推荐之《园丁与木匠》

抹茶

序言 <p class="ql-block">  <i style="color:rgb(1, 1, 1);">爱孩子并不是给他们一个目的地,而是为他们的旅程提供给养。</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i style="color:rgb(1, 1, 1);">——艾莉森高普尼克</i></p> <ul><li>你以为孩子总爱胡乱地打闹?其实孩子在学习社交互动;</li><li>你以为孩子在安静地玩玩具?其实孩子是在探索世界奥秘;</li><li>你以为孩子因为无聊才问为什么?其实孩子是在寻找答案;</li><li>……</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孩子在玩的时候,究竟在学什么?他们又究竟是怎么学的?</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i>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带你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学习规律,用大量经典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向你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时候,在听的时候,在玩的时候,在做的时候,都是怎么学习的。</p> 【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我推荐的是一本教育界奇书《园丁与木匠》。</span></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艾莉森高普尼克,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她推翻了经典的“白板说”,是心理学理论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是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是首位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专家。</p> 【目录简介】 【内容介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园丁型父母 vs 木匠型父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园丁和木匠》一书中,艾莉森·高普尼克教授用园丁与木匠的比喻,从孩子成长的规律出发,提出了如何当父母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园丁父母</b>”提供给孩子丰富、稳定、安全的环境,接受和欣赏孩子自然生长出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木匠父母</b>”则按照自己得想法去雕刻和塑造孩子,木匠父母的心里实际上有个“模范孩子”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了解了园丁型父母和木匠型父母的差异,那么,作为孩子,他们到底会喜欢哪一种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本原因就在于,孩子本身具有极其强大的内在成长动力,他健康成长中所必备的品格、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父母像木匠一样,手里只有斧头、锥子、锯子,而没有尊重、理解、欣赏、支持和帮助,孩子怎么可能吸收到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充足养分呢?</p><p class="ql-block"> 如何成为园丁型父母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1.发现孩子</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要不带有色眼镜的观察孩子。观察孩子的天性,性格,兴趣爱好,特长,行为方式。孩子是活泼还是安静,是谨慎还是爱冒险,是更感性还是更理性。他在什么地方有潜力,语言天赋、音乐天赋、运动天赋、空间天赋等哪个方面更出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现他,肯定他,然后为他所感兴趣和擅长的东西提供充足的养分,让这一部分基因充分发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2.宽松的环境</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能给孩子的自由程度,是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际上,每个父母在教育孩子之前,都已经有了一些既定观念,社会的,以及自己小时候接触的,却常常被自己忽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开明的父母,不会逼着孩子上辅导班,也不会在以后孩子上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干预,还会全力支持孩子从小的梦想。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设定跑道。比如,你应该没有想过孩子可以不去学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20px;">3.合理的修剪</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给环境不代表对孩子放任不管,园丁要做的也有修剪枝丫,帮助植物更好的生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剪不是强行改变孩子的基因,改变孩子的长势,而是为了让植物少些分叉,或者是拥有更漂亮的外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由的生长难免会遇到旁逸斜出。比如孩子会懒惰,会耍小聪明,会撒谎,会利用别人,父母的作用是要在孩子需要引导的时候适时地出现,用正确的方式来帮助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其实是非常聪明的,比如他会发现,有外人在的时候爸爸妈妈非常好说话,于是一些平常不敢提的要求会专门在有比人在的情况下提出,从而满足自己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 【精彩书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边看边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是从父母和照顾者那里学习的。不仅如此,教养模式还让父母认为,他们可以,也应该有意识地去控制孩子的学习。就像学校里的学习模式一样:一位成人为了教授一个特定的孩子,精心设计自己的行为,以便让孩子学到指定的知识和技能。成果是:孩子确实学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孩子到底可以从父母身上学到什么呢?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远超我们的想象。这项研究中更引人注目的发现是,这种学习很少是通过刻意的教授来实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前文里,我描述过一幅生物学上的图景。它显示出,孩子、照顾行为和人类学习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的童年要更长,人类的幼儿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很长的学习期。孩子与照顾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尤其适用于文化性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漫长的童年和很多悉心的照顾者,孩子才可以很好地利用上一代的经验,尤其是祖父母的经验。他们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发现。学习行为的核心悖论就是所学到的传统与自己的创新之间所形成的对立。</p> 【结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教育者我们最应该了解每天面对的“对象”,我们应该是“养育”孩子而不是“教养”孩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园丁与木匠》 ,走近我们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我们可以试着舍弃一些,做一个从容的教师,享受生命,享受教育,享受人生该有的那份惬意和幸福。这,也许才是教师最应该拥有的生命底色。</p>

孩子

园丁

父母

木匠

学习

艾莉森

高普

尼克

天赋

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