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位于天津市河北区三戒里,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建馆,1986年邓颖超同志故地重访,并亲自题写“觉悟社纪念馆”的匾额。展馆通过大量丰富的历史文献、照片、绘画及雕塑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在天津展开的革命事迹,全面地展示了觉悟社、女星社的创立、成长及奋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觉悟社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天津青年学生的进步社团。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女界爱国同志会中的骨干周恩来、马骏、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等二十余名青年组织起来的革命团体,成立于1919年9月16日,地点在河北区宙纬路三戒里4号。</p> <p class="ql-block">这是觉悟社纪念馆的总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分为复原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复原陈列再现了原三戒里4号院的面貌和当年社员们活动时的情景,展出了社员抓阄决定代号的工具以及学习、生活用品等珍贵文物。辅助陈列室,则以大量历史文献、照片、绘画及雕塑等,生动展示出觉悟社成员组织革命宣传活动的斗争事迹。</p> <p class="ql-block">1919年5月4号,北京爆发了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体的爱国运动,天津学生积极响应,积极投身到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他们分别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和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男女学生冲破封建束缚联合起来,积极共同斗争,为觉悟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贞追随者,在天津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救亡活动。</p> <p class="ql-block">觉悟社成立后,到觉悟社演讲的知名人士除了李大钊,还有蒋梦麟、罗家伦、孙几伊、刘半农、钱玄同、徐季龙、周作人等,题目内容包括研究学术问题、白话诗、救国问题、对于新潮流的感想等。</p> <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前后,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爱国进步团体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觉悟社是天津学生爱国进步团体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经过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20位觉悟社社员们成长起来走向社会。他们有8人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有5人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继续求索,其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和民族作了伟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是觉悟社活动的旧址,这个院子是觉悟社社员李锡锦家,这间展室曾是主人的餐厅。觉悟社成立后一直没有固定的活动地点,1919年12月1日,他们搬到这里开展活动、探讨问题。社员们还将各自的书籍拿来,共同阅览。旧址的确定和房间摆设是根据《觉悟》记载,以及邓颖超、谌小岑等社员回忆复原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觉悟社纪念馆建馆后的历代参观券</p> <p class="ql-block">在觉悟社纪念馆内还有一个天津女星社旧址</p> <p class="ql-block">女星社是由邓颖超、李峙山、谌小岑等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创办的,其宗旨是“实地拯救被压迫的妇女”,“宣传妇女应有的革命精神”,“力求觉悟女子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p> <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天津在诸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女子教育逐渐兴起,妇女运动日益高涨。五四运动后,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女权请愿团和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等进步团体相继成立,推动了天津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1923年4月25日,女星社成立,成为天津妇女运动的先锋,被称为“女子的明星”和“妇女运动的指路碑”。</p> <p class="ql-block">女星社通过创办《女星》和《妇女日报》等刊物“宣传妇女应有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妇女日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讨论了与妇女切身利益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职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问题,登载了多篇反帝、反军阀、反封建专制和声援工运、学运、妇运的文章和新闻报道。时任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的向警予给予《妇女日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p> <p class="ql-block">此外,女星社还开办了女星第一补习学校,推行女子教育,培养其自主能力,以谋求妇女的彻底解放。为办好女星第一补习学校,社员们自编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形式新颖,教法灵活多样,并且组织学员投身社会实践,体会劳动者的疾苦,启发学员觉悟。</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当时的场景还原</p> <p class="ql-block">女星社成立的目的,除了传播进步思想,助力妇女解放运动等,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斗争。在1924年,女星社至少参与了14项社会活动。活动包括参加追悼列宁大会、参加“五七”国耻纪念会和发起成立天津反帝联盟等。</p> <p class="ql-block">1925年7月前后,李峙山、谌小岑和邓颖超先后离津,其他社员也担负起党、团组织分配的工作。至此,女星社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仿佛走过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年代。回望这座闹中取静的青砖古院,不禁要为革命先烈那份追求真理、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所深深触动。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历经重重考验,才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探索,成就了今日之中国的伟大成就。这都离不开革命先驱投身革命的忘我奉献,他们就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里。我们要永远牢记,只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辱使命;只有努力前行,方可续写新的荣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