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古色.红色 ——关于乡村旅游策划的浅层次思考

巽之先生

<p class="ql-block"><b>绿色.古色.红色</b></p><p class="ql-block"><b> ——关于乡村旅游策划的浅层次思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绿色、古色、红色,是乡村旅游的三原色,基本色。三色的轻重急缓与主次搭配,是乡村旅游策划题目中的应有之义。三色的轻重缓急和主次搭配的根据是什么?这就需要通过调研来提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调研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用脚走,用眼看,用耳听,用囗问,都可以的,问卷调查,实例调查,也可以的。我这里说一种比较特殊的调查:游记调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谓游记调查?就是你下乡调查时,通过脚走、眼看、耳听、囗问,获得该地一些感性文旅资料后,写成游记。直接发布到该地,当然也包括发各种媒体,然后看评论,看点击量,再综合分析点击量,分析当地的反应,取得合理数据,最后纳入到该地的乡村旅游策划案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我在写各村游记时,有意结合该村实际,将绿色、古色、红色元素渗透其中,只是轻重缓急与主次搭配有所不同。我们已考察调研了槽下、南岭、长岭、龙上、三勤、三星、下村、桂花、龙山、黄江、茅店等11个村,我因故未去三星、桂花村。但巳写出《雨中游槽下》、《我爱龙潭江》、《走进长岭》、《龙上行》、《勤劳.勤俭.勤奋——三勤村纪游》、巜走近苍老》、《如梦如幻之“竹格”》、《我所走过的下村》、巜青龙山下》等9篇游记,并发送到当地及我的朋友圈。个别两篇还被《文旅萍乡》和《美丽萍乡》转载。下面我列出这9篇游记的点击量、点赞和评论之数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目 点击量 点赞 评论</p><p class="ql-block">雨中游槽下 2079 94 2</p><p class="ql-block">我爱龙潭江 3814 168 2</p><p class="ql-block">走进长岭 2935 84 10</p><p class="ql-block">龙上行 2331 70 7</p><p class="ql-block">三勤村纪游 1992 70 4</p><p class="ql-block">走近苍老 3269 63 38</p><p class="ql-block">如梦如幻竹格 4444 134 42</p><p class="ql-block">我走过的下村 2822 137 2</p><p class="ql-block">青龙山下 1888 53 1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对上面9篇游记点击量、点赞数、评论数的分析,我觉得读者(即潜在的游客)对绿色元素最欢迎,古色次之,红色再次之。这里有必要再作深入分析:我在写每篇游记时,都牢牢记住一个主旨:留住乡愁(或曰唤醒乡愁)。往大里说,也可以说在游记中渗进一些家国情怀。这个主旨实际上也是我们乡村旅游策划案的主旨。这既是游记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策划案的灵魂。绿古红三色都可以留住乡愁,都可以体现家国情怀,但在乡村旅游策划上,它们还是有轻重缓急之分、主次不同之别。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最大众最受欢迎;古色是历史的象征,最小众最显档次;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最显眼最难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对乡村旅游策划中的红色元素多说几句:在江西(包括萍乡)老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是个显眼的存在。因为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重点区域,有很多红色人物和红色故事及红色旧址。但难点也就在这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离现在已有八九十年了。当事人多已去世,旧址也保存困难(或保存不全)。該挖掘的人物、故事早巳挖掘,现在挖掘有点为时过晚。如果硬要挖掘,或者“无中生有”,一是得不到党史部门的认可,二是使严肃的红色历史“庸俗化”,这就会演变成政治问题,谁也担不起这个责。所以,我们在搞乡村旅游策划时,对红色元素的进入应该采取严肃、慎重的态度,不能随意妄为。随意妄为,既对不起历史,也对不起游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对游记调查这个特殊的调查方式再深入分析,我发现我的9篇游记中有两篇比较特殊:一是《如梦如幻之“竹格”》全写绿色,未渗杂古色和红色,点击量最高,共4444人次阅读。一是《走近苍老》全写古色,未渗杂绿色和红色,点击量位居第三,共3269人阅读。巜如梦如幻之“竹格”》诗意抒写一家民宿的内部运营,《走近苍老》古意恣写一个村庄的历史。这种体现家国情怀、留住乡愁的单一主题写法,对我们乡村旅游策划有否启示,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起码值得我们关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乡村旅游除了绿色、古色和红色这三原色外,其实也可以“百‘色’齐放”“百‘色’争鸣”的。前天我们到茅店村,他们就做出适合本村实际的“绿色、红色、白色”方案。什么是白色?就是茅店村的“林氏豆腐”。这就是可以突出的特色。村上谭书记还准备全村栽种紫苏,既可食用又可药用,还可美化优化净化环境。这是紫色,也是可以突出的特色。色,既有有形之色,也有无形之色。能否发现“五颜六色”,就看你有不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这也是我们搞乡村旅游策划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