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载2022年3月3日《中老年时报》家庭版,责任编辑:董欣妍,作者:柳志(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我家有一只老的盖帘儿板,还是上世纪70年代由大伯手工制作的,迄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盖帘儿板,在老家人嘴里,平常就叫“盖帘”,四十岁以上的农村人,差不多都用过。这种用高粱秆做成的东西现在已很难见到,都被塑料等其他仿制品所代替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高粱是老家主要的大田作物。高粱秆用处最多,用它可以做房盖。其顶部最细的部分则可做苕帚、盖帘。盖帘有大有小,大个的可以当锅盖用,小个的可以当饺子板。到了秋后,家家晾晒山芋干时也要用盖帘儿。做盖帘儿并不复杂。记得所用的工具有锥子、麻绳和镰刀。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到秋天,我的大伯便把锁下来细秆放在炕上,由他自己穿绳子,大娘则给他帮忙打下手。盖帘必须是双层的,把这两层穿起来的工作,就由大娘来承担。</p><p class="ql-block"> 高粱秆做成的盖帘儿透气性好,放饺子、馒头等生面食都不会粘帘子,另外高粱秆外表有光泽,显得很干净,时间再久也无异味。现在市场上虽然出现了用其它材质的盖帘,但老家人仍然喜欢用高粱秸秆做的盖帘。</p><p class="ql-block"> 我大伯心灵手巧,他经常自己做盖帘到集上去卖。记得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价格为:大个的1元钱,小个的5毛钱。大伯因为有木工和编织手艺,所以,他家的日子一直过得非常好。他家里日用工具是最全的,几乎什么工具都有,而我们家里连老虎钳子都没有,我每次做弹弓子,都要到大伯家去借。</p><p class="ql-block"> 过去每到秋后,家家都要晒山芋干,将熥熟了的山芋放在盖帘上,然后端着盖帘放到草垛上或鸡窝上,晒上几天后,山芋就变成了干。山芋干可以保存很多时间,一直可以吃到来年春天。在节粮度荒的年代,山芋干就是农民最美的一道食品。</p><p class="ql-block"> 在合作社时期,大田作物以棒子为主,我们村因位于堤南片,麦子种得非常少。各家各户只有到中秋节或春节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白面。为了应付一家人过节之需,母亲往往用白面掺合着白棒子面包饺子、蒸馒头或烙糖饼。那时候我家人口多,印象中,每次做饭,家里的五六个盖帘都用上了,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盖帘板</p> <p class="ql-block">未成熟的高粱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