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擂故事

寿山石(Shoushan Stone),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特产。寿山石是中华瑰宝,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br><br>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其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色界分明,具有稀有性、人文性和升值性的特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并于2003年被确定为"国石"候选石。<br><br>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h1><font color="#39B54A"><b>寿山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b></font></h1></div><br>2010年0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寿山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h1><font color="#FF8A00"><b>产品特点</b></font><br></h1><h3><font color="#B06FBB"><b>一、综述</b></font></h3><h3>寿山石是指产自DB35_T 419-2012第3章规定的区域内,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包括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叶蜡石或伊利石的天然多晶质宝玉石,具有色彩多样,硬度较小,质地细腻及可雕性强等特性。</h3><h3><br>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是属于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都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寿山石原石普遍体量都不大,田坑石达到30克就称成材,达到250克为大材,500克以上就是超级材,堪称王中之王。</h3> <font color="#B06FBB"><b>二、种类</b></font><br>(一)寿山田黄冻石:田黄冻石是寿山田黄石中的珍品,田黄冻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br>(二)桃花冻石:桃花冻石形状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冻石,桃花冻石又叫"桃花水",或者"浪滚桃花。它质微透明,色多白、黄,中带细密的红点,深浅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浓淡掩映,点点分明,光彩夺目,娇艳欲流,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视之,似动非动,如花飘静水。<br>(三)芙蓉冻石:芙蓉冻石凝结脂润、细腻纯净,按照冻石质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黄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红芙蓉石、青芙蓉石、绿芙蓉石、竹头窝芙蓉石、瓷白芙蓉等,产地主要是将军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br>(四)荔枝冻石:荔枝冻石的石性凝结,透明度强,晶莹透澈,红、黄、白、黑等各色俱有,艳丽无比,肌里有粗萝卜丝纹,有些原石还有黄色皮。荔枝冻石分为老性荔枝、新性荔枝冻石、红荔枝、黄荔枝、红黄荔枝、纯白荔枝。<br>(五)牛角冻石:牛角冻石也是寿山石的一种,因色泽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冻石质地通灵,肌理隐存水流纹,纹色浓淡交错,黑中带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隐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纹,其中以羊脂冻最好。<br>(六)鱼脑冻石:鱼脑冻石也是寿山石的一种,鱼脑冻石 石质温润莹洁,半透明,肌理隐含棉花纹,产量稀少,十分难得,是水坑中的珍品。《后观石录》称其为"半脂",因状如煮熟的鱼脑而得名鱼脑冻石。<br>(七)天蓝冻石天蓝冻石,颜色蔚蓝带白或黄,肌理有黑点和棉花纹,如云霞朵朵。<br><div>(八)环冻石:环冻石是因为寿山石上有单环、双环乃至多环相连,布满石面。以环纹清晰、圆圈色灰白或深灰,经油浸渍后或变淡或反增浓是好的环冻石。</div><div>(九)水晶冻石:水晶冻石是因为这种寿山石透明度好,没有浑浊感,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所以因此得名。<br></div>(十)大红袍鸡血冻石:大红袍鸡血冻石的红色有鲜红、大红、淡红、暗红、深红等,一般以鲜艳的红色为上品,冻石质地细腻、油润、微透明至半透明为佳品。大红袍鸡血石红色越多,冻石价格越高,但是冻石的地子也非常关键,是决定冻石整体效果的因素之一。<br>(十一)鳝草冻石:鳝草冻产于坑头洞,质地清灵,色蟹青中略带微黄,肌理含细点,类似鳝鱼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体,内现条条粗纹,状如水底飘荡的草叶,或寥寥数片,或满石密布。鳝草冻石石质凝腻,净洁如玉,色光而通灵,是寿山石冻石精品品种。<br>(十二)豹皮冻:豹皮冻是因为寿山石肌理里有隐隐约约的豹纹而得名,豹皮冻很少见。 <h1><font color="#FF8A00"><b>产地环境</b></font><br></h1><h3>福州寿山石矿区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常年温暖湿润,露水雨量充沛。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h3><h3><br>寿山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寿山村由群山所环抱,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有"石帝"之称的田黄正是出产于寿山溪自身及周边。</h3> <div><h1><font color="#FF8A00"><b>传承历史</b></font></h1></div><div>由于寿山石"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作雕刻的材料。1965年,福州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区北郊五凤山的一座南朝墓中出土两只寿山石猪俑,这说明,寿山石至少在1500多年前的南朝,便已被作为雕刻的材料。<br>寿山石寿山石<br><br>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使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从而形成寿山石雕刻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寿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的文化艺术珍品。<br><br>在梁克家的《三山志》中写道,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成为一种社会风气。<br><br>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写:"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资料记载,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并且,在那时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就有"易金十倍"的价值。<br><br>明清时期,尤其是清代的几任皇帝都对寿山石钟爱有加,寿山石因此成为宫廷御用品,以寿山石作为篆刻材料的风气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雍正时寿山石已纳入官府征税范围,寿山石雕刻因材施艺,印章的钮饰更加精致多样,出现了印章、文房用具、人物、动物及金玉镶嵌等类别。最喜欢用寿山石制作印章的非乾隆帝莫属,乾隆帝拥有的田黄石印章近千枚,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大名鼎鼎的《田黄三链章》就是其中较重要的一枚,该印是在一块田黄石上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颗印章,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br><br>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寿山石雕刻艺术史上的两个重要人物--杨璇和周彬。杨璇,是明末清初最为杰出的寿山石雕刻巨匠,以善制钮雕及人物圆雕而闻名,有鬼斧神工之美誉,雕刻题材广泛,诸如观音、罗汉、动物形印钮皆为其所擅长。与杨璇同时期的周彬,擅长人物雕刻,尤精于印钮制作,为清初制钮第一高手,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制人物及印钮。<br><br>民国时期,印章收藏之风极盛,专门收藏印章的藏家辈出,以寿山石刻印风行一时。寿山石章洁净如玉、柔而易刻,备受书画家、篆刻家的赏识,如吴昌硕、齐白石等著名书画家,都对寿山石钟爱有加。<br><br>这一时期,福建出现了多位声名显赫的寿山石雕刻大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门派"代表人物郭懋介和"西门派"高手林清卿。郭懋介以雕刻薄意而著称,擅刻人物圆雕及浮雕,兼工篆刻、书画,作品题材广泛,技法上得师法而有新意,文学艺术底蕴深厚,融诗书画篆于一炉。林清卿师从寿山石雕高手陈可应,开创薄意雕刻,其作以画法行之,以印章文玩用具为主,自出新意,成为誉满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师,被称为"西门清"。<br></div> <h1><font color="#FF8A00"><b>地理标志</b></font><br></h1><h3><font color="#B06FBB"><b>一、地域保护范围:</b></font>寿山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连江县小沧畲族乡、蓼沿乡等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h3> <b>二、专用标志使用:</b>寿山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福建省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寿山石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br> <font color="#B06FBB"><b>三、质量技术要求</b></font><br>(一)开采:主要为赋存在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中的火山热液矿床。开采时要注意围岩蚀变、矿脉走向及其几何形态的变化,做好矿体预测。遇到矿体时,除与周边围岩紧密相连的大块原石可在围岩中采取微量炸药爆裂方式分离原石外,其余情况下均应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取石。作业前应查看原石产出情况,找准合适的切入点,避免损伤原石。<br>(二)养护:石料的养护以"保持润泽,切忌高温"为原则,应浸泡在水中或覆沙土和稻草,以保持湿度。开料时采用水锯,谨防燥裂。经去除杂质制成原坯石料。 (三)管理:寿山石资源实行有计划保护性开采,实行采矿许可证制度。开采的寿山石应进行鉴定、拍照、登记、备案,由寿山石保护管理机构出具产地证明,建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 (四)质量特色<br>1. 感官特色:色彩斑斓,硬度较小,可雕性强。按其颜色、质地、结构的不同分为田黄石类、高山石类、芙蓉石类和汶洋石类四大类。<br>(1)田黄石类:呈卵状,颜色以黄色为主,微透明至半透明,具有石皮、红筋格和萝卜丝纹三大特征。主要品种有黄田石、红田石、黑田石、白田石等。<br>(2)高山石类:颜色为白、红、黄、黑等,微透明至透明。主要品种有高山石、坑头石、荔枝洞石、都成坑石、善伯洞石等。<br>(3)芙蓉石类:颜色为黄、红、白,紫、绿等,不透明至半透明,蜡状光泽强。主要品种有芙蓉石、半山石、绿若通石等。<br>(4)汶洋石类:颜色为黄、白、粉红色等,不透明至半透明。主要品种有汶洋石、连江黄石和山仔濑石等。<br>2. 理化指标:寿山石是由层状含水铝硅酸盐类矿物组成的多晶质宝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等。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包括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叶蜡石或伊利石等。主要理化指标列表如下: 3. 质量等级 4.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