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崤函古道上的函谷关有三处,分别为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都在河南省境内。之所以会出现三个函谷关,和秦函谷关的地形变迁有着莫大关系。秦函谷关、汉函谷关、魏函谷关,是后来人为了加以区分才在前面加了朝代修饰。三个函谷关并不处于同一位置,但是为何在古代都冠以“函谷关”之名?《辞海》里的内容对此已经有所解释了,从河南新安县到陕西潼关一带,具有天险,是重要的屏障。不同的朝代依据自身的疆域因时因势加以迁改,但是总的来说,都在这一带附近,并且“函谷”原本就不特指某地,只是形容此地的地貌而得名,而秦时的“函谷关”之名又太有名了,所以才会被沿用下来。只是,到了宋代以后,由于政治中心转移,随着黄河泥沙堆积,函谷关以北的河岸不断抬高,破坏了函谷的地势,进攻方无需攻占关城,就能从北面河岸绕行,函谷关原先的险要地势在黄河的冲积下荡然无存。潼关就是在函谷关的地利优势消失之后,利用山川优势,为控制交通要道采取的补救措施,而且潼关的防御面比函谷关更大,于是潼关也随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地区的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函谷关在三门峡也算比较有名的景区了,从2002年10月3日第一次去到现在,我也去了多次。函谷关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通常我们所说的函谷关,就是秦函谷关,简称秦关,东临洪溜涧,西依稠桑原,南接衡山(岭),北塞黄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函谷关铭序》所云:“天作崤函,俾屏京宝,崇山回合,长河曲盘,岸奔巅蹙,谷抱溪斗,崖起重险,为秦东门,设险守关,作藩于京。”崤山、黄河、衡山构成了函谷关立体天然防御屏障。</p> <p class="ql-block">秦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从1987年开始,灵宝市在古函谷关遗址进行了瞻紫台、鸡鸣台等先期建设,1992年重修关楼,2009年开始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如今的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辖区面积16.9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灵宝市委、市政府倾全市之力建设改造提升景区,累计投资2.3亿元,建成了道德天书、老子圣像、道岛、德岛、太极湖等人文景观,景区的文化氛围更加浓郁,自然景色更加迷人。</p> 一、景区印象 从南边进入景区入口,首先映入眼帘“道通古今”大牌楼。 一路向北前行,一面巨大的“道德天书”,篆刻的全本《道德经》长约一华里。 继续前行,挺拔伟岸的老子塑像屹立在广场中间,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 再往前走,上了高台,便来到了尹喜故宅、碑林、太初宫。 太初宫的西边,有一块“灵石”,传说为老子著经之桌,有“灵石高就”的意思。据说恋人摸了爱情天长地久,青年人摸了事业有成、高升高就,上年纪人摸了松鹤一样健康长寿。 太初宫的西边高台,是鸡鸣台。 经过太初宫,来到函谷关大道院。它是2002年由台湾省谷关大道院与函谷关镇共同投资修建的仿秦汉风格的道观建筑。 再往北,经过城墙遗址、战国井式箭库,就是关楼。 现在,虽然秦函谷关被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但称其为在函谷关遗址上修建的“道教主题公园”倒还差不多。景区内除城墙遗址、箭窟遗址、太初宫及两通“重修太初宫记事碑”可以称得上货真价实的老东西外,其余所有建筑都是新建的。 二、关城遗迹 《灵宝大事记》记载:公元前1762年,商汤伐桀过函谷关至陕渡黄河。公元前1057年-1046年,周武王伐纣,过函谷关。武王伐纣后,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置关于函谷,设令以守。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函谷关”。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尹喜为函谷关令。一日,尹喜见东方紫气升腾,老子骑青牛西游而至。尹喜遂留老子在太初宫著《道德经》五千言。春秋时,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侯国西进(初为备魏,后为防山东六国),于秦惠文王八年至后元年(公元前330—前324年)在桃林塞东入口设置新关隘,构筑城堡,派重兵把守,凭借天险打败了诸侯各国,统一了中国,称秦函谷关。 1、关城遗址 随着人类的进化,部落的发展,商周时代的桃林塞已成为函谷关的雏形。东起渑池,西至潼关400里崤函古道中设一关塞,将会控扼东西大道。公元前1029年武王伐纣就是出函谷会师诸侯于孟津的。灭纣后,放马南山,牧牛桃林(就是灵宝西部),刀枪入库(东城门南侧有同时期的箭库遗址),向天下表示不再复用,均于此地有关。公元前658年的虢公败戎后,晋假虞灭虢,此地归晋。公元前614年,晋灵公命詹嘉居瑕,守桃林塞。秦占领后,成为了防御山东六国东大门。汉以后,成为帝畿,又分为居关内为荣,关外为耻,关城逐渐扩大。 据三门峡市文管会考察钻探表明,函谷关为一不规则的长方形,东城墙沿弘农涧河的西岸蜿蜒起伏,长约1800多米;西城墙沿衡岭(当地人称西原)下顺势而筑,长约1300多米;南城墙约900多米;北为与孟村交界的深沟,沟深300余米,陡峭壁立,可能是以沟代墙。墙基宽10—12米。东、南、西墙断断续续还留有0.5—2.3米的残墙,从残墙遗址中发现有用长、圆、平夯筑打的夯窝,夯层厚8—12厘米。钻探的成果与《太平寰宇记》:“其城(函谷关城)北带河、南依山,周迥五里余四十步,高二丈”的记载,基本吻合。 关城东城门南侧15米,东墙内侧5米处有一高11米,直径0.9米的箭窑遗址。窑距地表8.5米为脏土,下有2.5米的箭簇、箭杆锈块。箭簇为锥形铜质,三面光滑平整,带有凹槽;箭杆为铁芯竹竿。每30枚为一捆,平、斜、立堆放在一起,已锈成块状,经省文物研究所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的兵器。 这个箭库的位置及遗物证明了函谷关东城门的确切位置。这个地方离城垛最近,便于守城兵士取递;遗物证明函谷关建关应在春秋时期,战国期间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堆放的平、立、斜插的形式,又像武王灭纣后让刀枪入库、不再复用,收集入库,随便堆放之状。 关城东门北墙20米处,内侧20米有一高5米、直径4米的烧铸遗址。 二、太初宫 古函谷关的古建筑遗存,成规模的只有老子著经处的太初宫。<br>关城南侧,东城墙西侧有太初宫。史载,太初宫始建于西周。太初宫为春秋末期老子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拜留老子在此著写《道德经》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件事,后人便在老子著经的地方修筑了太初观,后人又叫老子故宅,宋时改名太初宫。<br>现存太初宫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殿式,砖木结构,为元代建筑特点,还存有唐、明柱础。殿脊和山墙檐边上塑有麒麟、狮、虎、鸡、狗等珍禽异兽,神形兼备。殿顶飞梁纵横,椽檩参差,虽然屋架复杂,但却自成规矩,殿宇宽阔,中无撑柱。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br>太初宫前左右各有石碑一通。东为元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重修太初宫时所建立。碑额为三龙首下垂浮雕,中有篆书阴刻“重修太初宫碑”六字。详细地介绍了周代老子过函谷关为尹喜著书的事,与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记载基本吻合,还分述了唐宋重修太初宫的情况,为研究老子过关提供了翔实的资料。<br>西边为清代重修太初宫时所立的石碑。比元代碑略小,质料稍差,字迹多已模糊。碑前原有瘟神庙、天王庙,均已坍毁。 <p class="ql-block">1987年省政府拨款维修,保留了元代遗风。据李效民先生在《函谷关文化产业园—千古名城函谷关—关于灵宝函谷关古城历史变迁的考述》一文中回忆,1986年8月至1988年6月,他任函谷关镇党委委员,亲自参与了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函谷关开发建设筹备会议,并起草了函谷关开发建设会议纪要。那时,函谷关楼还没有重建,太初宫还是小学教室。此后,县政府拨款5万元修复了太初宫,灵宝化学工业公司投资270余万元重修了函谷关楼,函谷关的开发建设从此拉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太初宫东侧有青牛观,为老子在此著写《道德经》时,坐骑青牛拴绑处。原有一大槐树。后树、观均毁,只留下瓦砾一片。</p> 三、鸡鸣台 太初宫西60米处有鸡鸣台,俗称田文台。1987年,文管会钻探出该处距地表1.5米下,东西75米,南北83米有瓦砾残片。又距《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国孟尝君入秦为相,秦昭襄王听信谗言囚之欲害。孟尝君门客用狗盗之术得狐皮裘皮,献于幸姬,放得脱逃。行到此处,时值半夜,关门紧闭。又一门客站在高阜处学鸡鸣叫,赚开关门,始得逃脱。“还据县志等记载,肯定了位置。1987年,市旅游局重修了该纪念处,建了碑亭。 四、西关城墙 鸡鸣台下北部5米处有一段10余米长的夯土层,往北直通到沟边,北部还有同类夯层,该夯层应为春秋函谷关西城墙。西部距夯层50米还有战国城墙遗址。孟尝君是公元前298年赚关出逃的,他当时进不了关门,在高阜处学鸡鸣。所以该处应为春秋关城外。 鸡鸣台北15米处有一条东西宽20—30米的大沟,应为函谷关城的中心街道。该段城墙应为战国时期的函谷关西城墙。后在大沟口修建了西关关楼。 五、尹喜故宅 位于望气台偏西,鸡鸣台正南,遗址面积一万平方米,内有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建筑墙瓦、古砖。地表下有庭院遗址,相传为关今尹喜寓所。至于具体在那个地方,也考究不出来。尹喜,春秋时代人,素识天象,曾为函谷关关令。《资冶通鉴》载:唐玄宗天宝元年“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见玄元皇帝于丹凤门之空中,告以:“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上遣使于古函谷尹喜台旁求得之”。……壬辰,群臣上表,以“函谷灵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讳,请于尊号加天宝字。”从之。……二月,辛卯……改桃林县曰“灵宝”。现已新修。 六、望气台 太初宫南60米处有望气台遗址。传说是函谷关关令尹喜登高望远,观察天象之地。“紫气东来”这一成语源出于此。后人为纪念他,便将尹喜登高望远的土山起名为望气台。据《大明统一志.河南府》(卷二十九)载:“函谷关在灵宝县南十里,老聃西度,田文东出皆此关。左右有望气、鸡鸣二台遗址。”唐时在上面修建了3丈多高的瞻紫楼。此楼民国年间毁于兵火。1987年,市旅游局重新修建了瞻紫楼。 七、东城关楼 关楼建在峡谷之间,高大坚固,上有防御,前面有护城河。函谷关东城门设在现梁家沟口。东门楼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呈凹字形。 如今的关楼(函谷关门)是1992年依据四川成都青羊山出土的汉像砖古函谷关楼重新修建的复古建筑。东门关楼南北长71.2米,高21.5米,呈凹型,坐西向东,控制入关的要道。关楼为双门双楼悬山顶式三层建筑,楼顶各饰丹凤一只,所以又叫“丹凤楼”。 八、函关古道 关楼向西便是函谷古道,那时是这一带唯一的东西通道。据王垛村民张成群说,函谷古道从他们村经过,过去他们不知道这是古道,把它叫沟,或叫黄河幽,没有人沿它走。他儿时经常到那里去拾柴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听考古的说这是函关古道。 函谷古道深约300余米,长15华里。往西出了沟口,相继有西寨、新寨两个烽火台。再往西下坡,到坡底为稠桑驿。再往西是东古驿,东古驿村南也有一烽火台。西寨烽火台是传递东古驿烽火台战斗信息的,新寨是接应信息的。现在这些烽火台依然屹立在塬顶高颠。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秦函谷关多次遭受战争的毁坏。据说,原关楼在楚汉相争时,被楚霸王项羽手下的大将黥布一把火给烧了,后来曾多次修复,又多次被毁于战争的硝烟之中。又传,汉武帝时期,杨仆东迁函谷关时,将秦函谷关砖瓦木料全部拆除,用于建新安新关。至于是否有材料用于建造魏函谷关,亦未可知。</p><p class="ql-block">秦函谷关影响久远。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仙丹救民、终军弃襦等历史故事和传说。至今灵宝流行的仍是关中方言。灵宝的老户,一般都说关中方言。出了秦函谷关,进入陕州区,才变成河南方言。</p><p class="ql-block">秦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秦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