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老门墩

糖葫芦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p><p class="ql-block"> 哭着喊着要媳妇儿,</p><p class="ql-block"> 要媳妇儿干嘛呀?</p><p class="ql-block"> 点灯,说话,吹灯,作伴,</p><p class="ql-block"> 明儿早儿上起来梳小辫儿!</p><p class="ql-block"> 这首老北京童谣在我小的时候就很熟悉,现在想起那些老胡同里的生活和过往,依然觉得亲切有意思。朱红色斑驳的大门,<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久风化的老门墩儿;几代人过往出入磨得圆润的门槛;</span>铺着青砖的大杂院,还有糊着窗户纸的门窗,或将是北京人的回忆。这一切仿佛诉说着往昔岁月,仿佛听到胡同里小贩的吆喝声,看到孩子们在大门口嬉笑、打闹、玩耍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我所转过的胡同不计其数,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老门墩。这些老门墩随着胡同的拆迁改造,越来越少了。门墩反映着胡同文化,它见证了胡同的历史与今昔,把它们拍下来为的是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门墩常见于四合院建筑,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门礅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北京的门礅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还有狮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门礅。门墩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方箱,以及兽吻或狮子(有说是狻猊)几部分构成。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有差异。</p><p class="ql-block"> 门墩是四合院院门上一个重要的建筑构件,不仅有着承载门框支撑门轴的实际作用,而且还有着重要的装饰效果,素门墩虽然也有,但绝大多数门墩上都雕刻有图案。</p> <p class="ql-block">  “宅以门户为冠带”,“门”是宅子的脸面。当你还未走进宅子里,门前的门墩石,早已悄悄地告诉你:房屋主人那些往日的荣光。门墩的方圆,又被称为箱形和抱鼓形。它们有着不同的寓意,方形的门墩多为文官使用,圆形的门墩多为武官使用。</p> <p class="ql-block">  方形即箱型,取其谐音“书香”,表示自己是书香门第,也有人品方正的意思。箱子型门墩多刻有蝠(福)、鹿(禄)等吉祥之物,表现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p> <p class="ql-block">  圆形即抱鼓形,《说文》:“鼓,击鼓也。”相传,在古代,打仗胜利归来的将军,为显耀其赫赫战功,把战鼓置于门前,后来逐渐衍变为抱鼓石。抱鼓石有击鼓、升堂、听政之意,只有衙门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抱鼓也有通报来客之鼓的寓意,说明主人的人缘儿好,家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  严格按建筑等级划分,门墩又可以分成皇家门墩、文武官门墩、豪富门墩及民宅门墩。</p> <p class="ql-block">  除此以外,四合院门墩上的饰物都不是随便雕上去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有其讲究和由来。雕一个佛手柑、一个仙桃、一个石榴,象征“多福”(“佛”字的谐音 )、多寿( 桃子象征长寿 )、多男子( 石榴子多 ) 。雕女娃撒金钱,戏弄三足蟾的图案,金钱代表富贵,蟾是多产多育的象征,刘海戏金蟾的涵义亦为富贵多子。</p> <p class="ql-block">  慈慧胡同11号院大门的门墩,2003年被东城区列为文物保护对象。给门墩围上保护罩并登记在册还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  素门墩,就是没有花纹图案的门墩,这种门墩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小小门墩,多样图案,使门的建筑富于变化和灵气,隐含了中国传统古老的观念。历史的风风雨雨,剥蚀不去它古拙生动的风神,也淘漉不去它的世俗人情。</p><p class="ql-block"> 门墩是一种民俗文化,不但有它的实用价值,可以美化门庭,也有历史价值,象征着一个时代,这些美妙的石雕艺术映刻着历史与文化的意蕴,饱含着人们对于美好与幸福的希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