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羲之”的一件小楷——静心,养心,炼心。

蒋老师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喜欢写小楷,就一定会十分熟悉一部经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这部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的经卷,几乎是历代书家研习小楷的必写之作。</p> <p class="ql-block">本篇展示的这件小楷《心经》,出自明朝书法家沈度之手。这位在永乐大帝朱棣眼中明朝的“圣王羲之”,“馆阁体”的祖师爷,其小楷功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道。</p> <p class="ql-block">例如这件沈度49岁时所书写《心经》, 清新俊逸,婉丽飘逸,确实美的不可方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常说的“馆阁体”在明代,被称之为“台阁体”,到了清朝才被改为“馆阁体”。严格意义来说,明朝的“台阁体”其实仍具有很强的书法性。只是发展到清代后,书体才逐渐走向了呆板僵硬的不归之路。</p> <p class="ql-block">横平观看</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学习小楷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喜欢把《心经》作为日课的临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但练习了书法,同时还可以禅定炼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另一个维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诠释出书法是人生的一场修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