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特使夏子阳《使琉球录》: 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一重要证据

雷利荣

林牧阳提供<br> 夏子阳,字君甫,号鹤田,玉山六都人。据《沙川夏氏宗谱》明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吴道南所作的《明敕封通奉大夫 太常寺卿 前赐一品服 册封琉球正使 兵科右给事中 升工科都给事中 鹤田夏公神道碑》记载,夏子阳,嘉靖壬子(三十一年,1552)十月初十日辰时生,万历己丑(十七年,1589)进士。万历三十四年(1606)五月二十四日出使流球,册封琉球国王尚宁。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长安,享年五十九岁。右给事中为从七品,都给事中为正七品,太常寺卿为正三品,通奉大夫为从二品。琉球即今日本冲绳,时属大明王朝附属国。 沙川夏氏宗谱 夏子阳出使琉球时写了本《使琉球录》,在其《使事纪》中写道:“(万历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四日黎明,开洋,南风迅发,一望汪洋,渺渺连天,海波起伏,前激后拥,澎湃有声。……午后,过东沙山……次日,过鸡笼屿。午后,过小琉球。……二十六日,过平(彭)佳山,花瓶屿。二十七,……午后,过钓鱼屿。次日,过黄尾屿。是夜,风急浪狂,舵牙连折。连日所过水皆深黑色,宛如浊沟积水,或又如靛色。……二十九日,望见米古山,夷人喜甚,以为渐达其家。……三十日,过土那奇山。……次日为六月朔,世子遣法司、王舅等官具猪、羊、酒、果来劳从者。……次日,始达那霸港。”即在海上航行了九天,路过了钓鱼岛,说明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命名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重要证据之一。 《使琉球录》航海图 林牧阳提供 《使琉球录》航海图 林牧阳提供 2016年六都乡政府为弘扬乡土文化,增进文化自信,在六都村路口建了一座夏子阳公园,雕了一尊夏子阳塑像。这是好事,应予充分肯定。但由于缺乏了解,随意雕了一个身穿铠甲、手执长剑的塑像,这就与弘扬历史文化有点大相径庭了!当时选特使有两个考量:一是状貌伟然,气质优雅,代表国家形象;二是才思敏捷、能言善辨,不辱使命。吴道南的《神道碑》称夏子阳“长髯丰颐”,与特使的要求是吻合的。出使琉球时,年54岁,官职为兵科右给事中,从七品,授一品麒麟服。历朝历代官服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明史·舆服志》规定:一品为七梁冠,仙鹤服,绯袍,革带玉佩,象牙笏。公、侯、伯、驸马为一品麒麟服,即夏子阳是按公、侯、伯品级出使的。所以,夏子阳塑像就应按公、侯、伯品级去雕——头戴七梁冠,长髯丰颐,状貌伟然,年龄50岁左右,身穿麒麟服,腰系玉带,站一航行在浪花滔滔的大船上,背后旗帜上大书“大明册封琉球正使”,前方两小岛——钓鱼屿和黄尾屿,再前方一大岛——琉球,这样才具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可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大乡土文化研究,努力提升建设项目文化品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