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赛尼三部曲》读书笔记

嘉嘉🌺

<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出外旅行都按下暂停键,沒有办法用脚步丈量世界,只能改为用心灵体会人生。正好静下心来把早有听闻的卡勒德·胡赛尼三部曲阅读一下,看看作者笔下那片苦难国度里的故事都是怎样的……</p> <p class="ql-block">  《追风筝的人》是作者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以自我为第一名称的述事小说,以其真情实感生动描述了阿富汗百姓在时代变迁、动荡环境下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细致诠释出主人公为实现自我救赎所经历的曲折心路历程,深层次揭示人性,遣责战争的罪恶,极具现实意义,反响强烈。</p><p class="ql-block"> 小说情节曲折,吸引读者层层深入,虽然文字描写上略显幼稚单薄,但瑕不掩瑜,不能否认这是一篇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好作品。</p><p class="ql-block"> 《追风筝的人》的主角阿米尔在童年时期是个内向儒弱,没有担当的孩子,他的父亲一早就发现孩子的这个弱点而常为此斥之,因此父子关系一直很生分。阿米尔从小没有多少玩伴,只有仆人的孩子哈桑与之亲近,一直全心全意陪伴左右。但阿米尔内心却总为父亲对哈桑的偏爱而深怀不满,有所嫌恶。年幼的阿米尔内心是自私的。正因为这样,他在公众场合从不承认哈桑是他的好朋友、好兄弟。</p><p class="ql-block"> 而哈桑却对阿米尔完全付出,义无反顾。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玩耍中,哈桑的内心只有一个阿米尔,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纯净无私的爱。“为你,千千万万遍”。无论是为了保护阿米尔赢得的风筝而遭受侮辱,还是明知被阿米尔栽赃陷害还一力承担,不作辩解,哈桑这种无私的爱跟阿米尔狭隘自私形成鲜明对比,引起读者的深深同情,也为阿米尔后来的自我赎罪打下伏笔,做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小说最大亮点就是对各种感情的真实表现。其中最为打动读者的是哈桑对阿米尔那份毫无保留的友情之爱。这份爱甚于生死、不记得失、不求回报。就算相隔千里,相距多年,却不曾淡忘,铭记在心。正因为这种爱,才让阿米尔直面内心的愧疚,有勇气走上自我救赎之路。</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阿米尔父亲对孩子那份深埋内心的亲情之爱。小说开头,总觉得阿米尔的父亲对阿米尔过于冷漠,不关心孩子,认为他对阿米尔过于苛求。但随着故事发展,战争爆发后父子俩踏上逃亡之路,路途上父亲表现出来的骨气和担当,对传统、对原则的坚持,改变读者对他的陈见。世间的父爱往往都是深沉内敛的,只有在危境中,在困苦中才能体会得到。</p><p class="ql-block"> 三是阿米尔和妻子索拉雅之间那份相互支持的爱情之爱。当知道索拉雅年少时的经历,阿米尔坚持不离不弃,依然心怀初衷;当知道阿米尔决定去故国找寻孩子时,索拉雅给予充分信任和支持,减去阿米尔的后顾之忧。爱情并非童话,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之间共同维系经营,很多时候,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善良宽容的高尚人格,这些都是爱情长久的基石所在。</p><p class="ql-block"> 作为作者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文字可能不够华丽,描述可能略显生涩,但小说所呈现给读者的那份心灵震撼却是很多小说无法比拟的。小说中主人翁不断剖析内心,不断自我批判,自我思考,最终实现自我救赎,这个过程是艰难的,漫长的、痛苦的,但正如风筝,在有风的季节必将又会飞翔于蓝天之上,心灵的自由必将会得到放飞。</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生动描绘了阿富汗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这个战乱不断的国家是如此的伤痕累累,战争带给人民的只有无尽伤害和痛苦,在战争面前没有胜利者,只有和平才能带来希望。而由无知者统治的国家,情形更加惨烈,他们对历史的背叛,对文化的清洗,对人性的掩埋,最终也导致自己的失败,永远被人民唾弃。</p><p class="ql-block"> 真心希望地球上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安全、充满关爱的环境,能够无忧无虑、快乐健康的成长;真心希望地球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动乱,每个人民都能过上畅所欲言、自由安乐的生活;真心希望每个人都能心怀感恩,心怀友爱,让自己内心安详宁静;真心希望人生路上有那么一个人,为你,千千万万遍!</p> <p class="ql-block">  看了《追风筝的人》,曾经一度感觉阅读疲劳,一直沉浸在阿米尔的世界里难以解脱,似乎对其他小说不再有兴趣,甚至对作者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也深感怀疑,担心作者江郎才尽,没有办法突破自己的思想高度,重复相同风格或思路,给读者留下遗憾。</p><p class="ql-block"> 这种情况在文学界、影视界很普遍,第一部作品惊世诞生后就后续无力,再无优秀作品,让读者深感失望,也破坏作者在读者心目中的光辉形象。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对作者的第二部作品我是放了一段时间才决定阅读,阅读之前还一直不断暗示自己,尽量减少期待值,或许这样才不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p><p class="ql-block"> 出乎意料的是胡赛尼真可谓是一个伟大作家,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灿烂千阳》无论在文字呈现,还是思想深度,抑或是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程度,都比《追风筝的人》更上一台阶,更加引人入胜,让人惊喜万分。</p><p class="ql-block"> 《灿烂千阳》的主人翁是二个阿富汗女性,作者通过女性的角度来描写这个充满痛苦国度下女性的无助、苦难,为女性发声,仿佛为读者掀开层层面纱,让读者近距离去感受,去体会阿富汗女性对自由、对人权的呐喊,这种心灵的冲击甚至比阅读《追风筝的人》更为强烈直接、更加痛彻心扉。</p><p class="ql-block"> 《灿烂千阳》主人翁玛丽雅姆和莱拉刚好为二代人,这二个时代的阿富汗女性在历史变迁中人生际遇却都是充满苦难和悲伤。玛丽雅姆出生在1959年,那时的阿富汗还没有动乱,她的母亲是个女仆,与主人家的已婚男主人发生了关系,生下玛丽雅姆。在当时严格教义下,这种关系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可怜的玛丽雅姆出生后就和母亲被赶出主人家,她的父亲给她母女俩在一个远离小镇的偏僻山坡上搭了个小房子,每隔一段时间给母女俩送来生活物资,顺便给玛丽雅姆讲外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小玛丽雅姆心目中,父亲是一个和蔼可亲,非常疼爱自己的人,对父亲非常依恋。而母亲却总是责骂玛丽雅姆,认为是她害了自己人生,对玛丽雅姆父亲态度充满反感埋怨。母亲一直提醒玛丽雅姆不要轻信父亲虚伪的爱。但对于母亲说的话,小玛丽雅姆一直怀疑不信,认为是母亲故意破坏父亲的形象,一直认为如果没有母亲阻拦,父亲一定会接她回家过上幸福日子。于是,在玛丽雅姆15岁生日时,她不顾母亲反对,毅然离家前往父亲家找寻父亲。</p><p class="ql-block"> 现实总是残酷的。当玛丽雅姆艰难找到父亲家,期待跟父亲团圆时,父亲却让仆人推说自己不在家躲在家里不开门,玛丽雅姆在寒风中坐在父亲家门口过了一夜,当她亲眼看见父亲躲在楼上不开门时,心里所有幻想都破灭了,她才相信母亲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玛丽雅姆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当她赶着回到自己家准备向母亲道歉时,却发现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绝望自杀了。这一刻,玛丽雅姆的幸福从此戛然而止。</p><p class="ql-block"> 母亲死后,玛丽雅姆被父亲领回家,没过多久,父亲的几个老婆就给玛丽雅姆找了个老公,年仅16的玛丽雅姆成了粗俗暴躁的鞋匠拉希德之妻,跟随丈夫来到喀布尔。拉希德是个宗教徒,在他看来,老婆完全是自己的私人附属品,不能与外界有任何接触。自己家女人出门必须穿上布卡,从面到脚的身体所有部分不能暴露一分在外,不能与外人交谈。</p><p class="ql-block"> 拉希德盼望着有个男孩,玛丽雅姆初次怀孕时他表现出一些关心,但当玛丽雅姆流产几次不能再生育孩子时,他对玛丽雅姆的失望、厌恶日益严重,常常用打骂来发泄,玛丽雅姆一直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长年家暴,玛丽雅姆已经麻木,她默默忍受,不敢反抗,将所有痛苦归咎在命运身上,每天只能通过背诵经文来寻求寄托。</p><p class="ql-block"> 当莱拉加入家里的一段时间里,玛丽雅姆一直将她视为敌人,认为是莱拉的出现抢了自己的位子,让自己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但随着相处,这种敌意渐渐消失,玛丽雅姆喜欢上莱拉,在莱拉身上找到为人母亲的感觉,她将莱拉当成自己的女儿,特别对莱拉的女儿阿兹莎更是疼爱无比。最后,为了保护莱拉,玛丽雅姆不得不打死正在施暴的拉希德,被处死刑,痛苦的一生在天堂最终得以解脱。</p><p class="ql-block"> 在玛丽雅姆身上,读者看到老一辈的阿富汗女人的生活境遇,她们没有学习机会,没有社会地位,在家庭中只能成为附属品,人生幸福与否完全取决于丈夫,在她们身上,看不到希望,感受不了自由,身体和心灵都被桎梏着。</p><p class="ql-block"> 小说里玛丽雅姆苦难的一生让读者唏嘘不语,而她身上散发出来人性善良和母爱光芒却又让读者赞叹不已。当爱的人生命危在旦夕时,所有教义、所有畏惧、所有麻木都不存在了,只有反抗才有救赎。所以当玛丽雅姆杀死自己丈夫,她没有任何内疚,她坦然接受惩罚,她感受到从未有的舒坦和安乐,她总算自己做了自己的主人。玛丽雅姆是可悲的,但又是可敬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玛丽雅姆代表的是旧一辈阿富汗女人,那莱拉代表的就是新一辈阿富汗女人,在她们身上,有文化、有思想,敢于反抗,敢于积极改变命运争取自己的幸福,她们是阿富汗女人的希望,有她们在,阿富汗才有可能实现女性解放。</p><p class="ql-block"> 小说中,莱拉出生在70年代,那时候阿富汗正经历苏联统治的动乱期。莱拉小时候生活虽然艰辛,但还算安稳,两个哥哥参加反抗组织生死未卜,母亲能干泼辣,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阿富汗女人,家里大小事都由母亲做主。父亲是个老师,文弱内向,但思想先进,不似一般阿富汗男人那样重男轻女,非常疼爱女儿。当学校不再安排阿富汗人担任教师工作时,他每天在家给莱拉传授知识,教导莱拉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学习。</p><p class="ql-block"> 父亲经常说一句话:“将来阿富汗肯定需要有知识的女子”。正是父亲的教育,莱拉内心渴望自由,追求独立,所以她敢于跟心爱的塔里克表白,许下爱的承诺。</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残酷战争面前,爱情之花早早枯萎。炮弹催毁房屋,夺去父母生命,塔里克下落不明,莱拉身受重伤,被拉希德和玛丽雅姆救回家里养伤。</p><p class="ql-block"> 拉希德救莱拉是抱有私心的,他看上年青美貌的莱拉,要娶她为妻生孩子。所以最初一段时间,拉希德把莱拉视同公主般细心照顾,想方设法讨莱拉欢心。甚至不惜花钱找人编造塔里克死亡的假消息,让莱拉断绝找寻对心上人的念头。心灰意冷之下,为了保全腹中跟心上人的骨肉,莱拉不得已隐瞒怀孕情况嫁给拉希德为妻。</p><p class="ql-block"> 莱拉婚后的生活一直很压抑,拉希德变态的监控行为让莱拉忍无可忍,不断反抗,招来更多的打骂和拳打脚踢,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p><p class="ql-block"> 跟玛丽雅姆的逆来顺受不同,莱拉敢于反抗拉希德,无论被处罚得多严重,她也不妥协放弃。所以她一直在尝试,一直在努力,最终能够争取到自己的幸福。特别感动读者的是,当莱拉经历种种挫折和艰难,终于过上安宁日子时,她毅然决然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定,带着家人重新回到故土,教孤儿院孩子学习,为国家尽自己绵薄之力,实现父亲当初的希望。莱拉代表着阿富汗新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坚持、执着,有担当,正因为有她们,相信阿富汗女性权益会有更大提升。</p><p class="ql-block"> 对比《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感觉后者的思想境界更高一层次。《追风筝的人》主要立足于个人视野去看待阿富汗这几十年的历史变迁,着力于主人翁内心世界的救赎,最为触动人心的是哈桑对阿米尔无限信任、宽容甚至可以委以生命的那份真情。读者由衷为阿米尔从怯弱、自私、缺少担当的男孩成长为一个大爱无私、义无反顾的血性男人感到高兴,也真心希望阿富汗每个孩子都能过上充满安全感,幸福感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而《灿烂千阳》让读者透过女性角度去看待战乱下的阿富汗,从两个女主角悲惨人生际遇去体会阿富汗女性所承受的种种轻视和苦难,更能感觉到阿富汗女性维权之路的任重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小说让读者看到阿富汗女性的觉醒,虽然获得真正的独立和自由或者还需要一段漫长时光,但起码已经在改变了,这种悄然而至的改变必将会引领无数“玛丽雅姆”最终过上理想中的生活,黑暗长夜后必将迎来灿烂千阳!</p> <p class="ql-block">  胡赛尼小说三部曲发表时间分别为:2003年《追风筝的人》、2007年《灿烂千阳》、2013年《群山回唱》。其中《群山回唱》的创作时间是最长的。作者在2007年与联合国难民署一同前往阿富汗时便开始构思情节,经历6年时间方才创作完成、出版发行,可谓倾注全力。小说发表以来,一如既往地获得高度好评,媒体和读者纷纷赞赏《群山回唱》无论在思想深度抑或艺术高度都取得突破。出版5个月,销量就突破300万册。荣获美国亚马逊书店2013年上半年最佳图书。</p><p class="ql-block"> 但相对而言,笔者更喜欢胡赛尼的前两部作品,主题鲜明、情节流畅,阅读起来淋漓尽致。《群山回唱》或者为了增强时代感,作者设计的主线过于繁多,内容过于丰富,导致整部作品欠缺连贯性,阅读过程中常常让读者感到思维顿滞、断节,影响阅读快感。同时,小说由于主角众多,也直接导致了灵魂人物的缺失和弱化,使精神立意无法实现突破。</p><p class="ql-block"> 当然,主线多也具其好处,每个人物代表一种人生,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将阿富汗60年的历史长河中的各种生命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细细思量,正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个人都有不同悟道。</p> <p class="ql-block">  小说里最先上场的是苦难父亲萨布尔。这位生活一直穷困缭绕,却又有着强烈自尊的汉子,一生都是苦难的。萨布尔年少时拥有文学天赋,幻想着当小说家。可成年后迫于生计,不得不干苦力。在当时阶层悬殊,贫富分化的年代里,这位农家汉子虽然拼尽全力,但仍然维持不了生活所需。刚出生的儿子因为严寒冻死了,最疼爱的女儿不得以卖给喀布尔的富商夫妇当养女,自己一生辛苦劳作、操劳而亡。萨布尔这个角色代表了阿富汗的众多家庭男人,他们的生活充满痛苦煎熬,最大的痛就是对儿女的割舍,在他们内心写照中,生活就是魔鬼,而他们不得不臣服魔鬼的安排而无力反抗。</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二章描写的是慈爱哥哥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七岁时母亲就离世了,留下他和不满周岁的妹妹帕丽。父亲娶了后妈后,照顾帕丽的责任完全落在阿卜杜拉身上。阿卜杜拉像父亲一样全心全意爱护照顾着妹妹,为了送帕丽心爱礼物,阿卜杜拉不惜把自己唯一的一双皮革鞋子拿去交换孔雀羽毛。当帕丽被父亲卖给别的人家时,阿卜杜拉心里空了一大个洞,一辈子郁郁寡欢。为了纪念帕丽,阿卜杜拉给女儿取了和自己妹妹相同的名字,将思念寄托在女儿身上,一直期待着能再见到心爱的妹妹。让人遗憾的是,50多年后,当帕丽找到哥哥时,阿卜杜拉已经患上阿兹海默病,他不再记得这个深爱的妹妹。就算帕丽给哥哥哼起童年两人经常传唱的歌谣时,阿卜杜拉也只是若有所思,茫然无语。这种永久分离的痛苦在作者胡赛尼的小说中屡见不鲜,一转身往往便是一世,再也无法弥补,让读者唏嘘不已。或者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广大读者深刻体会什么是失去,什么是珍惜现在,提醒世人牢牢抓住你现在拥有的东西,珍惜当下,珍爱眼前人。</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三章描写的人物是帕尔瓦娜,是阿卜杜拉和帕丽的继母。帕尔瓦娜在沙德巴格出生,和自己的哥哥纳比以及孪生姐姐马苏玛一同长大。从懂事开始,帕尔瓦娜总是嫉妒比自己美貌的姐姐能获得人们的偏爱,心里为此一直愤愤不平。少女时代因为自己爱慕的人喜欢上姐姐,帕尔瓦娜控制不住恶念把姐姐推下树枝,造成马苏尔全身瘫痪的严重后果。帕尔瓦娜受到罪恶感的折磨,开始尽心照顾姐姐的生活。为了不耽误妹妹一生,马苏玛说服帕尔瓦娜,让她把自己抛弃在荒野中自生自灭。没有马苏玛的羁绊,帕尔瓦娜终于嫁给了她年少时爱慕对象——丧妻的萨布尔。但婚后因为性格差异和生活矛盾,两人生活一直不幸福。在帕尔瓦娜身上,笔者看到嫉妒所作的恶,它是一把双刃剑,伤人又伤已,一个心胸狭隘的女人注定是无法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四章描写的是瓦赫达提夫妇和纳比。这一章节抒写手法是纳比写给马科斯先生的一封信,通过书信的形式让读者去了解这几位书中重要角色。《群山回唱》有个特点,书里许多章节是分散的,不同章节里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章节的时间也是跳跃的。往往上一章节才投入其中,下一章节又剥离其外。所以初时读起来,让读者非常不适应,思维总是像碎珠,无法很好连贯起来,导致情绪一直积压在一起,缺少一个爆发点,如鲠在喉,少了畅快感。</p> <p class="ql-block">  在信中,纳比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纳比是帕尔瓦娜和马苏玛的哥哥,是阿卜杜拉和帕丽的舅舅,很早就离开家去喀布尔给富人瓦赫达提夫妇当厨师和司机,每个月都会回家乡看望家人和给家人一些生活费。在瓦赫达提家,瓦赫达提先生和夫人妮拉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两人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妮拉是个美貌独特的女人,纳比见她的第一面就被深深吸引。在了解到妮拉因为没有孩子而郁郁不乐之后,他说服萨布尔把帕丽卖给妮拉,希望借此赢得她的芳心。后来,妮拉在丈夫中风后带帕丽前往巴黎,纳比也放弃了追求妮拉的念头,留下来独自照顾自己的老板。偶然间他发现瓦赫达提先生暗恋自己已久,虽然一时难以接受,但还是留下来陪伴老板度过余生,并逐渐产生感情,两人相依为伴多年。瓦赫达提先生过世后将所有财产赠给纳比。纳比一直对帕丽心怀内疚,在过世前写信拜托租住在自己房子里来阿富汗提供医疗援助的外国医生马科斯,帮自己寻找帕丽,把遗产给她,以弥补当年让她与家人分开所带来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  小说中纳比和瓦赫达提先生的感情非常微妙,从纳比进入房子的一刻起,瓦赫达提先生就爱上了他,但一直把感情深埋在心底,不让纳比发现。纳比爱的是性感、独特的妮拉,为了妮拉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但最后发现妮拉只是把他当朋友。妮拉离开后,纳比知道了瓦赫达提先生爱着自己的真相,从一开始的排斥,到慢慢适应,最后到精神上伴侣相互陪伴一生,纳比和瓦赫达提先生共同渡过了半个世纪,不离不弃。这种感情是非常奇特的,不同于爱情,也不同于友情,更似一种亲情,精神上的相互寄托,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日久弥深。</p> <p class="ql-block">  信中,纳比有这样一段话让读者印象深刻:“半个多世纪了,我一直都在照顾苏莱曼。我每天的生活都囿于他的需要,始终都有他的陪伴。现在我自由了,可以做我想做的事, 但我发现这自由不过是个错觉,因为我最想做的事已不复存在。人家说,去发现,发现你生活的目标,然后去过那样的生活。可是有的时候,你只有生活过,才能认识到早已有了生活的目标,也许这目标你从来不曾想到。”的确,生活中往往是这样的,当我们苦苦追求一个目标时,却没曾想到目标已经在自己周围,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好好珍惜当前拥有的,或许那就是你苦苦追求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五章描写的人物是阿姆拉和伊德里斯及铁木尔。阿姆拉是一个来自波斯尼亚的护士,塔利班政权垮台之后,她来到阿富汗的一家医院工作。在此期间她一直看护一个受重伤的阿富汗孤儿罗诗,后来又收养她作女儿,帮罗诗联系手术,恢复生活热情,培养罗诗成为作家。罗诗在自己书中写下题献:“献给我生命中的两位天使:我的妈妈阿姆拉,我的卡卡铁木尔。你们是救主。你们给了我一切。”阿姆拉形象代表了来到阿富汗的外国医疗援助工作者,他们为了援助阿富汗离开原本舒适的生活,如同天使,把无私的爱奉献给需要关怀的每一个人。在他们身上,闪耀着亮眼光芒,那是人性之光,点燃希望。</p> <p class="ql-block">  在阿姆拉身上,读者看到了无私、责任和奉献。而在伊德里斯身上,读者看到了自私、失信和伪善。伊德里斯是瓦赫达提邻居家的儿子,苏联入侵期间全家逃离去了美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2003年和堂兄弟铁木尔一同回到阿富汗希望收回家族留下的土地。在阿富汗期间,他遇到了罗诗,被她的悲惨境遇打动,和她成为了朋友,承诺要出钱资助罗诗前往美国进行手术治疗,但回到家之后便失去了帮助她的动力,最后甚至连信件也不回复。伊德里斯影射了当时许多外籍阿富汗人,他们回到故土时被震撼、被触动,在他们看来“每平方英里都有一千个悲剧”,于是他们轻言承诺,信誓旦旦要为阿富汗做贡献。但一旦离开这片苦难之地回到现实生活时,那种英雄感“发作起来是那么急迫,又那么强烈,现在却已蜕变成了慢性的溃疡”,种种承诺很快就找到种种理由放弃。这些失信的人永远不知道会给信任他们的人带来多大的再次创伤。</p> <p class="ql-block">  伪善的人最终会被人看清本质,罗诗看清了伊德里斯,她没有在书上给伊德里斯签名,而是留下的两句话:“别担心。里面没你。”云淡风清中有太多让人回味之处。</p> <p class="ql-block">  相比之下,伊德里斯的堂兄弟铁木尔为人更加真实可爱,更容易让读者接受。铁木尔虽然有许多缺点,比如爱投机取巧、爱炫耀露富、内心自私自大,包括他为阿富汗募捐求助、援助罗诗手术费,很大程度都为表现自己,满足内心虚荣。但他不掩饰,不伪善,说到做到,是个真实的人。所以罗诗称他为天使,最起码铁木尔敢于担当、信守承诺,他的人格在读者看来比伊德里斯高出许多。</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六章描写的人物是妮拉和帕丽,应该算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书中对妮拉的描述大都是通过杂志的专访,那时她已经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小城定居,是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阿富汗新派女诗人。专访中,记者眼中的妮拉是一个极具魅力、自我、反叛,酷爱抽烟喝酒的女人。通过访问,读者窥到一个真实立体的妮拉。</p> <p class="ql-block">  她出身贵族,异常美丽,性格率真叛逆,特立独行。这种不羁个性在阿富汗世俗眼光中注定就是悲剧。妮拉年少时因病被切除了子宫失去生育能力,对生活总是怀有不满,在没有感情情况下嫁给了富有的喀布尔商人瓦赫达提为妻,婚姻生活名存实亡,很不愉快。她的内心脆弱而自恋,常用烟酒麻醉自己。她写了许多大胆的新派诗歌,里面充满挑逗和性暗示,用来宣泄心中的无限压抑和满腔怒火。在丈夫中风之后,她带着养女帕丽到巴黎定居,生活的不如意,还有女儿的“背叛”,让她更加厌世,最后自杀身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可怜又可悲的女性。一生都在追求真爱,可总是遇人不淑,总与真爱擦肩而过,最终落得伤痕累累的下场。</p> <p class="ql-block">  个性上的放任张扬,生活上的抽烟酗酒,使得妮拉这个母亲角色做得很失败。帕丽虽是她的养女,跟养母关系却一直很生疏,妮拉常说在帕丽身上看不到自己。帕丽性格内敛,是个处事低调的女孩,她总是静默的安排自己生活。帕丽初恋对象是养母的情人于连,三人在一起,关系很是暧昧。当于连跟养母分开以后,帕丽便跟他同居了。在养母眼里,这是一种“背叛”,这种背叛直接导致养母自杀。</p> <p class="ql-block">  帕丽被父亲卖给瓦赫达提夫妇时只有3岁,随养母离开阿富汗去巴黎定居时也年仅十岁,幼年时的许多记忆已经逐渐淡忘。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世,也忘记了阿卜杜拉。阿富汗留在帕丽童年脑海中的是喀布尔那幢美丽的大房子,是帅气可亲的纳比厨师,是养父抓着她的手耐心教她给画在衣橱上的动物涂颜色……不过,隐约之间帕丽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缺失寄托之感,“这种感觉朦朦胧胧,像一个信号,穿越了晦暗的小径和浩瀚的荒野,化作收音机里一声细弱的呼叫,遥远而飘忽不定。”</p> <p class="ql-block">  养母去世后,帕丽离开于连,认识了埃里克,这个文静害羞的男子成了帕丽的老公。几年以后,帕丽已经是巴黎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里最年轻的教授,并且通过自己能力赢得同事们的认可。他们生了三个孩子,日子安定而幸福。孩子们慢慢长大,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帕丽因为疾病办理了提前退休,在家安度晚年。某天,她收到了舅舅纳比生前留给她的信,知道了一切。瞬间,记忆被触动,从最深处向上升起,那个难以捉摸的影子不断清晰起来,幼年时的歌谣忽然飘落到她的舌尖,“哥哥”她轻声叫出,潸然泪下。原来,我们“终其一生,只为寻找最初失去的那个人。”虽然她与阿卜杜拉团聚时,阿卜杜拉因阿兹海默病已经忘记了她。但帕丽还是心怀感恩,现在的她总算生命完整了,心底那个巨大窟窿已经填平,她终于找寻到自己的根。</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七章描写的人物是阿德尔,阿富汗战争犯的儿子,父亲靠贩毒牟取暴利,在当地很有权势。阿德尔从小在与世隔绝的豪宅中长大,一直目睹父亲捐钱帮助他人、建造学校,以为父亲是战斗英雄。当了解到父亲的真实恶行之后,他受到巨大打击,内心极度痛苦。但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将"将逐渐地,难以察觉地接受这个新的身份",尽管在"此时此刻,它还像湿透的毛衣,让他感到刺痛"。在读者看来,知道真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特别是最亲近的人,最崇拜的人,如同天使变为恶魔,极端的反差为常人所难接受。阿德尔知道了真相,但他无力改变命运,只能出随波逐流,最终与真相和解。</p> <p class="ql-block">  小说第八章描写的人物是马科斯,来自希腊蒂诺斯岛的整形外科医生。他的童年好友萨丽娅因被恶犬袭击而面部受伤,又接受了粗劣的整形手术被毁容。萨丽娅的遭遇激励他成为整形外科医生,带着萨丽娅的照片环游世界,在全球的发展中国家做医疗志愿者。2002年,他在阿姆拉的邀请下前往了阿富汗帮助当地儿童,在这里与纳比相识,并受纳比请求寻找帕丽,将遗产转赠给她。马科斯这个角色在小说众多角色中并不太显眼,因为在他身上发生的故事相对较为简单,读者对这个角色最深印象就是他对世人习惯以貌取人的无奈和反感:“这个世界看不见你的内在,它一点也不关心你的希望、梦想,以及忧伤。他们都被皮肤和骨骼遮蔽着。这是如此简单,如此荒谬,又如此残忍。美貌是个巨大而不当的礼物,来得既任意,又愚蠢。”</p> <p class="ql-block">  小说最后章节第九章描写的人物名字也叫帕丽,她是阿卜杜拉的女儿。阿卜杜拉为了纪念心爱的妹妹,给自己女儿起了妹妹帕丽的名字,这分思念深沉厚重。从小,帕丽就知道关于父亲妹妹的故事,在她的幻想世界中,那个帕丽如同自己的亲妹妹,相伴着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父亲常年沉浸在对妹妹的思念中,帕丽一直有个心愿,帮父亲找寻妹妹,实现她许给父亲的美梦。多年以后,当两个帕丽真实相会在机场,仿如两个世界重合在一起,一切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此来之不易。虽然相隔了58年,虽然阿卜杜拉因为疾病已经忘却曾经深爱的家人,但妹妹帕丽终于找到了哥哥,找到了心中那一直苦苦寻求的根,兄妹俩终于团聚。女儿帕丽终于为父亲实现心愿,帮父亲清除掉一个个噩梦,再以好梦相赠。在梦中,“这是个明媚的午后。他们又一次成了孩童,哥哥和妹妹。……他们躺在一片高草中,置身于苹果树的树荫下。一树花开,满枝吐焰。……他们躺着,带着睡意,带着满足,紧紧相挨。……一切都是清澈的,灿烂的,没有烦忧,一切都同时来到了。”文章到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  小说九个章节,呈现给读者十多个角色,这些各具特色的人物命运,就如群山一样回响在读者心间。或许,作者将小说命名为《群山回唱》也是缘于此因。对于阿富汗战争的惨烈苦痛,作者在前两部小说已经做了许多细致描绘,所以《群山回唱》在这方面所用笔墨不多,正如小说中纳比写给马科斯信中说:“对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近来的历史,您了解得非常清楚,不需要我再向您重述那些黑暗的日子。一想到要写这些事,我就心生厌倦,而且这个国家遭受的苦难,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记载,它们远比我的笔墨更有见识,更有说服力。”。</p> <p class="ql-block">  《群山回唱》更多描述的是芸芸众生,他们有的是拯救者,有的是逃逸者,有的是投机者,有的是受难者,有的是迷途者,有的是寻找者……。他们来自不同时期、不同种族、不同国界,但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交织相会,彼此相关。作者通过对人物描写,让读者从中找到一些熟悉的影子,唤醒读者内心的思索。</p> <p class="ql-block">  人生如轮回,寻寻觅觅中,不断交错,不断丢失,最终“踉跄前行中,你总能在他们身上找到丢失的那一部分自己。”</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一直沉浸在胡赛尼的书中世界,减少许多因为疫情所产生的烦闷之情。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放松,也是一种静思。在喧嚣浮躁的人世间,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书中精髓,在字里行前中不断思量人生,于心灵、于思想都是一种洗涤净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书中有天地,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