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前言</p><p class="ql-block"> 在《诗学——写诗的技术》第四篇中,我曾经罗列了诗歌之美。</p><p class="ql-block"> 详见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1hi15oz?share_from=self&share_to=copy_link&user_id=269368575&uuid=3b9d7750acaa1afe5403fc97212c1102&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69368575&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f31df6989089032b3d6a462eea900de9&um_rtc=1154a28f9aa97aef27b1069c494e04d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网页链接</a></p><p class="ql-block"> 但是当时并没有从美学的角度剖析诗歌之美的现象与本质。</p><p class="ql-block">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只是做了一些素材收集工作,记录了自己一段时间内的零星思考。在正式论述前并没有预设结论,是以边写边推导的方式,完成了这一篇内容。写完后,我发现推导结论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也许它不像数学和物理学那样严谨,但是它符合人类思考和写作的惯常方法。因而,我觉得也许这一篇,真正触及了“现代诗”的一些本质。所以虽然前面有点枯燥,但是如果能够认真看完,也许对写诗会有一些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美是一种主观判断</p><p class="ql-block"> 美并不是一种主观存在。那些被感知的客体本身并没有美的属性。是人类这个感知主体,将自己的某种情感投射到了被感知的客体上,才让主体产生了美的感受。杜甫有首诗特别生动地说明了这种认知现象:</p><p class="ql-block">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舒婷也在《神女峰》中这样写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p><p class="ql-block">沿着江岸</p><p class="ql-block">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p><p class="ql-block">正煽动新的背叛</p><p class="ql-block">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p><p class="ql-block">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样一朵花,同样一声鸟鸣,同样一座石头峰,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人看来就大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所以美的存在是取决于人类这个感知主体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区分某种东西是不是美的,我们不是通过知性把表象与客体相联系以达成知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与知性相结合)把表象与主体及其愉快或者不快的情感相联系。因此,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因而不是逻辑的,而是审美的,人们把它理解为这样的东西,它的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康德</p><p class="ql-block">以上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的一段话,也可以印证以上思考。</p><p class="ql-block"> (2)对于美的鉴赏却可以被后天塑造</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古代的中国崇尚对称美,而西方则认为“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样的黄金分割最美。</p><p class="ql-block"> 我在以前还介绍过,阿拉伯悬诗《让我们停下来哭泣》,被阿拉伯世界视为美的标准。他们形容美的时候会说:像“让我们停下来哭泣”那样美。</p><p class="ql-block"> 人类个体对于美的感知具有这个个体本身的独特性;某个人类群体又有这个群体对于美的感知的独特性;全人类对于美的感知,又有全人类的共性。比如认为玫瑰花是美丽的,这是一个可以让全人类达成共识的感知。但是如果说羚羊的眼睛很美,可能就只有一部分人类群体能够同意。</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一个族群对于美的感知面前,它内部的每个个体人的审美就是主观的,而这个群体的审美共识就是客观的。全人类的审美共识,对于个体人也好,一个单一族群也好,又是一种客观存在。全人类的审美会反过来会塑造每个人类族群和人类个体。比如,每年的全球流行服饰对于各个国家服装潮流的影响。在这些过程当中,一些强大的商业机构通过资本、技术、媒体渠道等等方式,将一种美的感知,传播向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而成为人类在某段时间内的共识。</p><p class="ql-block"> 全人类或者个体所在的族群的审美,也会塑造个体人。比如,我们教科书上选择的诗或者文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我们每个个体的审美。从而通过集体的教育,成为一个族群的审美共识。</p><p class="ql-block"> 但是个体在走出校园后,通过差异化的训练,又可以培养对于美的不同的感知力,比如职业画家通过美术学院内的学习、大自然中的写生、通过参观展览等长期高密度训练,就形成了这个画家对于美的独特理解。而他的审美能力应该会高于高中阶段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也相信我们这些诗歌热爱者,因为走出学校后,自我持续地诗歌训练,在对于诗歌的美的感知方面,会比在学校时的我们有更深的或者至少说是更不同的理解。至少我们会比只接受过学校诗歌审美教育时的我们自己,多一些对于诗歌之美的感知经验。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年轻时,我喜欢的那些现代诗(比如:戴望舒、舒婷、汪国真等),在今天看来,就觉得有些浅。而当年我无法理解的一些诗歌(比如:海子、顾城、木心),或者课本上没有罗列、也根本就没有机会阅读的诗(比如:狄金森、鲁米、萨福、荷尔德林、洛尔迦),在今天,却成了深深吸引我的东西。因此,我也经常在话题里分享的狄金森、鲁米等诗人的诗。</p><p class="ql-block"> 个体中的佼佼者,通过圈层影响,逐渐将自己的审美经验反馈回自己所在族群,甚至反馈入全人类的文化和审美系统,又一次影响全人类对于美的感知。比如,达芬奇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成长时期的达芬奇通过学习掌握了感知美的认知系统和用画笔创作美的技术,而成熟后达芬奇,又用他的画作又重新影响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的审美。这样的过程就是人类个体、人类某个族群乃至全人类,在对于美的感知这个课题上的作用路径。</p><p class="ql-block"> 总之,审美体验就是这样形成和扩散的。</p><p class="ql-block"> 其中,某个族群的审美,就是这个族群在其文化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呈现。</p><p class="ql-block">而全人类的审美,则代表了地球文明这个整体形成的整体风格和呈现。</p><p class="ql-block"> 关于全人类的审美共性,这个现象在人类进入现代化之前,是没有的。人类进入现代化的最根本标志,就是全人类对于审美有了基于全人类的统一性,进而出现了可以风靡全球的文化符号。如西装革履代表的着装美。</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尤其是审美的共识,只是技术、军事、贸易以强权的方式横扫全球,那么全人类也还没有真正进入现代化。</p><p class="ql-block"> 对于每个人类族群(国家或者地区),现代化都是不同于本族群文化的一种全新趋势。所以即使像欧美这样文化强势族群(我们以前认为他们就代表现代化),在某个阶段以后,也会开始反对全球化和现代化。因为他们也只是现代化的一部分,而不是现代化本身。这些欧美国家,如果他们的族群内部,反对全球化的力量超过了支持全球化的力量,那么这个族群也必然会开始变得内向,从而走向现代化的反面。当他们向现代化这个潮流里输入的文化和美的元素变得越来越少,世界其他族群就会向现代化潮流里注入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美的元素,现代化的潮流就会发生一些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重新定义“现代诗”</p><p class="ql-block"> 基于以上论述,也许我们应该为现代诗重新下一个定义。</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不是中国这个国家因为白话文革命而产生的。这样的认知只是基于中华民族内部视角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是人类审美共识冲击了中国传统审美,从而导致的诗歌写作革命。</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代诗的要领,不仅仅在于白话文这个语言载体,还在于“现代性的美”这个魂。</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这才是现代诗应该确认的方向——现代性的美。</p><p class="ql-block"> 重新给现代诗下一个定义:用白话文写成的符合现代美的诗歌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一百年来诗歌的再批判</p><p class="ql-block"> 如果阅读一下中国早期的现代诗,就会发现有很重的传统气息。</p><p class="ql-block"> 比如:《再别康桥》中的离愁情绪。《雨巷》中那种江南雨季的幽怨(而且《雨巷》中“太息”一词,直接取自离骚)。朱湘创作的《采莲曲》中采莲这种活动,也是很浓的古诗气息。</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很大一批诗人从古诗中直接平移了意象、情感和审美。这有一定社会原因,当时的中国诗人很难充分了解全世界的现代化潮流,所以也只能更多地从古诗中汲取营养。</p><p class="ql-block"> 不过上述三位:徐志摩、戴望舒、朱湘以及一些有留学背景的诗人,很早就开始关注西班牙的洛尔迦等西方诗人的诗,从而有限地融合了一些西方前沿的诗歌元素以及写作方法。所以徐志摩和戴望舒等一批诗人,会比其他诗人走得更远一些。</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中国后,传统文化被作为糟粕进行了严厉批判,同时外来文化也无法输入,所以导致中国诗歌无论是纵向的历史传承还是横向的世界交流都被割裂了。整个中国诗坛成为了文化孤岛,因此而变得越来越乱,主要表现在作品的低俗,而且是无下限地低俗下去。这个低俗的趋势一直影响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时间的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割裂导致的方向缺失,现代诗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一个语言上的结合点,以诗歌创新为基础,为汉语言注入现代性的美学元素。但是这些年,中国的诗人因为缺少深刻学习和急功近利,始终在做既不现代也不美的事情。作者端的迷茫,给读者造成了混乱,从而彻底失去了读者的心。</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重续古诗传承的“体”,这也是相对容易的,但是不容易的是:现代化使得作者也好、读者也好,这些人类审美的主体对于情感的共鸣,这个“魂”发生了变化,而我们能否在这个魂上,做得让读者认为足够好。也就是说,我们引领了现代化的美学潮流。</p><p class="ql-block"> 在传统诗歌情感中,冲击最大的当属“思乡”。在交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如果诗歌中还表现特别强烈的思乡情绪。读者就会质疑:为什么不坐高铁或者飞机回去。这种感情之所以在古人中有很强的共鸣,是因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巨大的交通不便,使得回乡探望成为一生也许只能完成一次的极度奢侈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情感:忧愤。绝大多数忧愤都是一个古代读书人,对于民间疾苦或者自身遭遇鸣的不平。这种情感在今天的中国,也很难引起普遍共鸣。因为我们的现实环境确实是变得越来越好了。人们甚至给这种情绪的抒发者起了一些负面的名词:愤青、键盘侠。</p><p class="ql-block"> 得到APP里的熊逸老师为唐诗划分了这样十一个情绪和场景单元:登高、怀古、羁旅、壮心、田园、思慕、聚散、忧愤、感时、隐逸和快意。不知道您觉得,在现代诗中,这些情绪还有多少可以平移过来的。现代社会有现代社会的现实,如果一个诗人脱离了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现实,就会显得空洞和格格不入。而现实中,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诗,表现出的最大问题,也确实是空洞和格格不入。有时候甚至整个人都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导致人们把“诗人”这个名词当成了一个负面词汇。</p><p class="ql-block"> 所以,现代诗回归现代性,以现代性的美为目标才是我们的写作方向。现代化的情感、现代性的美,肯定比古诗更加丰富,这个需要每个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爱好、阅读偏高、审美偏好来寻找。找到切合自己的,写起诗来就会灵动很多。</p><p class="ql-block"> 现代诗仍旧要继承古诗中的诗歌特性,比如韵律、诗志、词章华美等,但是现代诗也必须现代化这个趋势——符合世界潮流和现代化趋势中的美学共识。一位诗歌创作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反思自己是否为自己的诗赋予现代性的美。而这些美都有哪些呈现方式,请参考拙作《诗学——写诗的技术》第四篇。</p><p class="ql-block"> 下一篇,我争取罗列一下世界优秀诗歌中的现代性。</p><p class="ql-block"> 注:以上观点还不够完善,今后还会不断修正。我写这些文字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树立观点而树立观点。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诗歌创作,所以会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而不断更新,也欢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或给予指正。</p><p class="ql-block"> 感谢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现代诗研究苑 聂瑞海</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1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