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风筝飘飞时

美心门

<h3>又到风筝飘飞时</h3></br><h3>徐水法</h3></br><h3>刚过了“二月二龙抬头”,春天的热情就象从初恋到热恋一样——节节升温,严严实实象茧一样裹住每个人的冬衣,在阳光下被剥笋壳般一件件告别臃肿的身躯,特别是最惯于享受轻装薄衣的女孩子,在春天的丽阳下,顿时显山露水风情万种起来。</h3></br><h3>除了大街小巷变化万端的女孩子的风景,每年这时候,一道不变的风景总是那么的撩人情思。我坐在店里,从早到晚可以看到店外一拨拨来来往往去放风筝的各式人们。红男绿女,有老有小;有卷着风筝用手或拎或提的,也有把它夹在腋窝下的,孩子自然是孩子的本色,很多是把风筝举在头上,用线牵着半走半跑的,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前面牵着风筝跑,后面的大人充满担心的口气,“别跑别跑,当心摔着”,胆小的站住了,胆大的不仅没停下,还会一边加快脚步,一边回过头来向大人做个鬼脸。偶尔也会看到两三个人或抬或提着一个大的风筝走过门前,那自然是需要几个人才能放上去的“飞龙”、“蜈蚣”类的巨型风筝。店里忙时,凡此种种景象,从眼角惊鸿一瞥,不会留下多少感触。遇到店里空闲时,眼睁睁看着这一拨拨嬉笑闹腾的人来来往往,心里不免升腾起无限的感慨来。</h3></br><h3> <h3>有一天我驱车经过小城的西山公园,看到路口两边摆满了五彩缤纷各种式样的风筝,公园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抬头四顾,天空中高高低低飘飞着各种造型的风筝,动物的、人物的,还有一些抽象的只是具备某种几何图案的风筝,你高我低,正在争奇斗姸。看到这一幕,似乎触及了我心底深处某一种沉淀很久的情思。我停住车,站在路边,痴痴地看了好一会,许久了才想起还有许多未办的事宜,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h3></br><h3>正月龙灯二月鹞,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看完正月里大人们舞完龙灯,二月里自己可以放鹞子了。鹞子就是风筝,不过是我们山里人土话的叫法。我最想放风筝的年龄还是大集体的年代,父母亲整天在生产队里挣工分,一家的口粮还得靠全年的工分来兑现,他们根本不会来想到我们小孩子的感觉。事实上那年代有钱也买不到风筝,何况我们每一个孩子的衣兜里连一个钢蹦儿也掏不出来。</h3></br><h3> <h3>记不清是那一年了,正是春和景明世间万物一切显得朝气蓬勃向上的好时节。我和几个小伙伴因为赶不走理还乱的放风筝情结,决定自己来做风筝。趁上山放牛割草的空闲,砍了几枝细竹,然后用柴刀把竹子剖成细条,让一个小伙伴从他母亲的针线篮里偷来纳鞋底的搓好的苎麻绳,东缠西绕成一只蝴蝶的骨架模样,又在竹架子上糊上讨来的旧报纸,把家里父亲种田用的棕绳拿来做风筝线,于是,一只笨拙的风筝就做好了。可惜这只风筝实在是太笨重了,不管是顺风还是我们特意借下坡的冲力,待我们用力掷上天空的余势消尽,即便我们用力拉着绳子,它依然一头栽下来。有大人告诉我们,糊风筝得用又薄又韧的皮纸才行,依我们当时的财力,我们只好把放风筝作为一种童年的遗憾,在无奈又无望中折叠几番,藏到心里的最深处。尽管如此,但它总是“逢春又发生”,每次看到买风筝和放风筝的场景,总会情不自禁地把那藏了许多年的遗憾,不经意地掉在春天的阳光下,鲜活灵灵地来诱惑我的情智,来乱我的心神!</h3></br><h3>    回想起来,我们小时侯对放风筝那么魂牵梦绕,不过是童年生活乐趣的一种内容而已。古人放风筝意蕴就比较丰富,人们蛰居了漫长的冬季,沉寂了一冬,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去田野郊外放一会风筝,在奔逐嬉闹之间,可以让人的四肢百骸起到激浊扬清、吐故纳新的作用,从而得到强健身体、放松心灵的效果,实在是寓教于乐、寓健于玩之中也!如今触目所见看到的放风筝,早已失去了古来有之的放风筝文化和意义了。</h3></br><h3> <h3>我目下居住的浙中小城,是典型的江南气候,一年之中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颇多。因此小城的几个公园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风筝飘飞,不过春天尤多。材料也不限于传统的竹为骨、纸为面了,有细铁丝为骨的,有薄绸软布、甚至薄软而韧的塑料膜为面的,飞禽走兽,点朱描绛,花式繁多,应有尽有,成为小城每年春天的美丽风景线。事实上除了那些咋咋呼呼的孩童,在放风筝之中找到率真的乐趣外,其余的更多不过是应景而已。偶尔也有几个白发鹤颜的老人在放风筝,虽步履缓慢,神态却酷肖垂髫少年,兴致更不亚于自己绕膝尽欢的年少孙辈。那是在重拾记忆,寻觅失去过的欢乐,在弥补童年时留下的缺憾。过不了多少年,我或许也会去春花春树之间,寻找属于我的那份绿色的纯真的快乐,了却自己萦绕心中几十年的宿愿。</h3></br><h3>有一天夜里我居然梦见自己成了一只风筝,如一只矫健的大鸟,盘旋于小城的上空,看到了许多从未看到过的风景,高楼林立,街衢畅通,人如流水车如龙,……我飞过江河飘过山峦,看到了通往家乡的盘山公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玉带一样飘袅于群山之间,一直延伸向我日思夜想的故土家园,我的熟悉又亲切的家乡山水向我扑面而来。……</h3></br><h3> <h3>从梦中惊醒过来的我,久久不曾睡去,脑子里挥散不去的就是自己变成了风筝。仔细想想,生活中的自己何尝不像一只风筝。人到中年,上有年老的父母长辈要赡养,下有日渐长大的儿女需培养,中有自己苦心经营的事业、工作。自己身后比一根线系着的风筝多好几根线,每一根线都绷得紧紧的,每一根线的力量都要均衡,每一根线都不能出现松弛或断裂的状况,否则我这只“风筝”就有可能因倾斜导致失控甚至坠地。把身后的几根线控制均衡了,自然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父母家人快乐健康颐养天年,儿女孝顺有出息,一家大小享不完的天伦之乐,何其幸福也!加上工作诸事顺利,事业蒸蒸日上,这是人生最美丽的风景,许多人追求一生也可能达不到这种境界,看不到这幅美丽如画的奇景。人们不是说人到中年是一个人的黄金岁月,这是一个能把人生发挥到极致的非常年龄,一生中最美丽的风景就会出现在这个阶段。这也正如风筝飘飞到高空向下俯瞰到的极目四顾一览无余的感觉。想到这里,心中释然了,不知不觉中我又重新沉沉地睡去。</h3></br><h3> <p class="ql-block">本期插图来源网络,感谢图片原作者。</p> <h3><strong>      徐水法,浙江浦江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曾任浦江县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三级,主攻散文、小小说。在《小说选刊》《散文百家》《读者》《文化月刊》《小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等数十家报刊先后发表散文小小说百余万字。多篇小小说、散文入编中高考检测卷等。迄今已出版散文集《红尘寄情》《石门槛上不老的歌谣》《都市阳台上的天空》《一个人的江南地理》、小小说集《金手指》《谁是谁的恩人》《享受阳光》等七本。</strong>  </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KSHf25ddGyE7Hgs2kwHA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