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们是发小─从小家住在一个大院(五栋楼),1963年上小学(机车四校)在一个班级,1970年直升初中(151中)没分班还在一起,1972年集体转入85中学仍是同班,1974年中学毕业下乡、工作,有的同学下乡还在一个队。</h3> <h3>1966年“文革”开始,停课一年多,所以我们小学在校7年。五、六年时,学校经常有学工学农劳动</h3> <h3>中学集体直升151中,学校是小学“戴帽”改的初中,校舍简陋,学生经常劳动:打土坯砌围墙等。冬天教室靠生炉子取暖,由当天值日生负责。还进工厂扛过水泥(从货车上卸100斤的水泥袋),去运输车间当养路工……</h3> <h3>那时寒假有捡粪任务,我和董光很能干,每天起早贪黑一盆盆的捡,送到学校,居然捡了两千多斤!开学后在教室里收听喇叭的开学典礼上,听到了我俩的名字:被评为积肥能手。现在想来,真的很佩服那时十多岁的两个小姑娘的吃苦精神的!</h3> <h3>学校为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组织学生野营拉练,打起背包走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听忆苦思甜报告、下稻田干农活……</h3> <h3>连续两年寒假,去夏杂服务。春节前的夏杂最忙:买厨具的买鞭炮的等等人很多,我们跟着师傅学站柜台,一起卖货</h3> <h3>1972年春季开学,我们集体转到85中学。学校的校办工厂是缝纫车间,轮班去劳动:扎鞋垫。每学期仍然有校外的学工学农劳动。1973年没有毕业生,所以中学在校4年</h3> <h3>学生情况通知书,保存了50多年,很珍贵呦</h3> <h3>荣誉奖励</h3> <h3>1974年8月中学毕业,除少数留城大部分同学一个面向:下乡。春节农闲放假回沈阳,同学们总要聚聚的,之后工作生活结婚生子各自忙着……</h3> <h3>那时我们正青春</h3> <h3>1974年8月毕业前的一天,班主任常老师、语文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北陵公园,游玩拍照,从此告别校园走向社会</h3> <h3>1979年7月,抽调回沈阳上班的、考学回沈阳读书的姐妹们,周日相约去北陵游玩</h3> <p class="ql-block">1989年春节假期,几个姐妹凑到一起,开心吃喝玩跳,“策划”开春儿后咱们一日游去!重启了间断十年的相聚之幕……</p> <h3>这是聚在谁家呢?</h3> <h3>1996.9.1. 毕业22年,同学聚会(51人)</h3> <h3>2004.1.27. (正月初六)本历年我们一起过生日</h3> <h3>2016.2.23. (正月十六)本历年我们一起过生日</h3> <h3>我们是属猴的</h3> <h3>2016.3.26. 我们和三位小学老师相聚</h3> <h3>2016.8.11. 毕业42年,同学聚会(45人)</h3> <h3>2017年2月末,我们一起海南贵州游</h3> <h3>我们的儿女们陆续结婚了</h3> <h3>泡泡浴 嘻唰唰</h3> <h3>2021.6.7. 丁香湖一日游</h3> <p class="ql-block">纪念入学60周年 1963~2023</p> <p class="ql-block">纪念毕业50周年 1974~2024</p> <h3>大院里,装满了童年的记忆<br>教室里,飘散着弥久的书香<br>同学是茶,品味一生的芬芳<br>同学是歌,唱出一生的温暖<br>我们的故事,续写一生的精彩……<br></h3> <h3>附:</h3> <h3>1. 五栋楼大院 2007年已拆迁</h3> <h3>2. 机车四校 (入学时叫机车车辆厂第四小学) 后来几次变化:机车一中、84中、现在是43中。因做核酸检测,有幸再次走进校园并进入教学楼内,感到很亲切!</h3> <h3>3. 151中学 上学时三趟平房的校舍早已拆迁,新建为服装职高,又更名几次。看现在的校园状况,可能又有变动?</h3> <h3>4. 85中学 上学时是平房,后拆建为金融职高,更名几次,现在是沈阳市轻工艺术学校</h3> <h3>5. 和两位小学老师的合影</h3>